愛粵之城CantonLand
愛粵之城CantonLand

「愛粵之城CantonLand」是一個令你再度愛上粵語歌的聲音節目。 節目1「似水流年」:全球首個維基百科式的Cantopop編年史節目,講述百年粵語歌的前世今生。 節目2「一生所愛」:特邀兩岸三地音樂人/創作人/傳媒人等跨界嘉賓,講述他/她喜愛的粵語歌和背後的情感故事。

似水流年02|1950-1959(上):為什麼“羅馬噴泉”遇到廣東歌就變成了“坑渠”?

本期節目又名《被嫌棄的粵語時代曲之“跌落坑渠”》。1950年前後,國語時代曲的生產中心搬遷到了香港,出現了一大批港產國語時代曲。同時也誕生了第一批粵語時代曲,其中有最重要的音樂人比如廣東音樂宗師呂文成、“粵語流行曲之父”周聰等,以及一代“低俗”神曲《哥仔靚》的前世今生。

似水流年1950-1959(上):為什麼“羅馬噴泉”遇到廣東歌就變成了“坑渠”

在Spotify收聽高音質版

本期歌單

01. 鄭君綿、鄧寄塵、李寶瑩《飛哥跌落坑渠》(1958)

02. 姚莉《羅馬之戀》(1954)

03. Frank Sinatra《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1954)

04. 鄧白英《月兒彎彎照九洲》(1952)

05. 白英《漁歌晚唱》(1952)

06. 周聰、呂紅《快樂伴侶》(1953)

07. 羅嘉良、林家棟、張可頤、宣萱《快樂伴侶》(1999)

08.《祝壽歌》《祝婚歌》(1969)

09. 呂紅、何大傻《天之嬌女》(1955)

10. 許艷秋《哥仔靚》(1959)

11. 麗莎《哥仔靚〉(1972)

12. 梁家輝《哥仔靚》(1993)

13. AMK《哥仔靚》(1994)

“羅馬跌落坑渠”之謎

1950年代的香港樂壇,被黃霑稱為《夜來香》時代,國語流行曲、美國流行曲和粵曲三足鼎立。在時髦的國語歌和洋氣的英文歌的夾縫中,從古舊的粵曲土壤裏,粵語歌長出了一些怎樣的“騎呢”奇葩呢?

1958年,粵語歌舞喜劇電影《兩傻遊地獄》中有一首插曲《飛哥跌落坑渠》,由片中演員鄭君綿、鄧寄塵和李寶瑩演唱,成了當年非常熱門的粵語流行金曲,後來曾被廟街歌王尹光、張偉文等人多次翻唱。

《飛哥跌落坑渠》

作曲:Jule Styne

作詞:胡文森

飛哥跌落坑渠

飛女睇見流淚

似醬鴨臭腥攻鼻

飛女夾硬扶住佢

飛哥跌落坑渠

飛女心痛流淚

臭夾壓個啲滋味

飛女索著唔順氣

索野索著“亞檬尼”

跳舞好似隻蟚蜞

應該跌落坑渠 

百厭終歸會跌跛

猛咁跳盞仆崩鼻

一交撻直唔順氣

蠄渠氣 難下氣 難下氣

索野索著“亞檬尼”

跳舞好似隻蟚蜞

應該跌落坑渠 

百厭終歸會跌跛

猛咁跳盞仆崩鼻

一交撻直唔順氣

蠄渠氣 難下氣 難下氣

就像它的歌名一樣,這首歌的歌詞充滿了“坑渠”的重口味。然而,當年這首歌也有國語版,是姚莉演唱的《羅馬之戀》,聽起來卻完全不臭,而且還非常“香”。

唱歌的姚莉,人稱“銀嗓子”(“金嗓子”是周旋)。在1940年代,她與周璇、白虹、白光、龔秋霞、李香蘭、吳鶯音等,被稱為上海灘7大歌星。1941年,她為電影《天涯歌女》演唱的一首《玫瑰玫瑰我愛妳》後來被美國歌手Frankie Laine翻唱為英文版本的《Rose, Rose, I Love You》,打進美國排行榜第3位,成為第一首打入美國音樂流行榜前列位置的華人作品。

姚莉演唱的《羅馬之戀》,其實是1954年美國電影《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主題歌的國語翻唱版,這部電影的中文譯名就叫做《羅馬之戀》。而英文原版是由Frank Sinatra演唱的《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國語版歌詞跟原版意思差不多,講的是在羅馬的噴泉許願池裏,三個人許下了各自的願望,希望能夠帶來好運。

那麽,為什麽浪漫的“羅馬噴泉”,到了粵語版裏就變成了“臭腥攻鼻的坑渠”呢?在接下來的幾期節目裏,我們就想揭開這個謎題。

粵語時代曲的誕生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很多內地人遷移到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250萬人。上海的文化精英紛紛南下,陳歌辛、姚敏、陳蝶衣等詞曲作家,姚莉、白光、龔秋霞等歌星都移居香港,“金嗓子”周旋也是在上海香港兩地穿梭。國語時代曲的生產中心幾乎完全搬遷到了香港,出現了一大批港產國語時代曲。

黃霑曾在他的港大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中寫到:“香港流行曲在1949 後的發展,上海影響,處處可見。令人不得不相信,歴史時常在自我重復中。”

1952年錄制的《月兒彎彎照九洲》,就是港產國語時代曲經典之一,由南下的海派音樂人梁樂音作曲,李雋青作詞,是同名電影主題曲。作曲家梁樂音是廣東人, 曾留學日本, 抗戰期間回國開始在上海從事電影配樂、歌曲創作,創作了不少流行一時的國語時代曲,1950年代他移居香港,後來也參與了粵語流行曲的創作,成了黃霑少年時代的音樂前輩。

在電影中,《月兒彎彎照九州》是分兩段播出,由女主角陳雲裳演唱,而幕後代唱的女歌手叫做屈雲雲(上方視頻就是屈雲雲代唱的電影片段)。後來灌錄唱片時,她因為趕聖誕節的登臺檔期去了新加玻, 結果就由百代唱片公司香港辦事處招募的首批歌手鄧白英主唱,併且一唱成名。而且有意思的是,鄧白英同時也用“白英”這個名字錄制了一批最早期的“粵語時代曲”。

據香港流行音樂研究學者黃誌華考證,香港和聲歌林唱片公司於1952年8月26日發行了四張78轉黑膠唱片,在唱片廣告上首次用了“粵語時代曲”這個名稱,這四張黑膠唱片一共有八首歌,歌手分別是白英和呂紅。其中白英演唱的《漁歌晚唱》就是八首歌曲中的一首,作曲者署名是呂文成,但後來也有人認為《漁歌晚唱》是呂文成根據古曲改編而來。

呂文成是廣東音樂的一代宗師,曾參與薛覺先錄制粵劇唱片。他能演奏提琴、二弦、喉管、椰胡、古箏、二胡、秦琴、木琴、小提琴、鋼琴、吉他,錄制了大量器樂合奏和獨奏唱片。還與人合作發明了高胡,而高胡為廣東音樂重要的領奏樂器。

這首《漁歌晚唱》的作詞人後來也成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周聰,是早期粵語流行曲極重要人物,黃霑尊稱他為“粵語流行曲之父”。因為黃霑已是“粵語流行曲教父”,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將周聰成為“粵語流行曲祖師爺”。

在1950年代,參與“粵語時代曲”創作的音樂人,大多都是由寫粵曲的人兼任,只有周聰是唯一一個不是做粵曲的新人。

周聰出生在廣州,1950年代初他任職夜總會樂隊領班,後來受到和聲唱片公司老闆賞識,得到填詞和演唱的機會,經常與呂文成的女兒呂紅搭檔合唱歌曲。《快樂伴侶》就是由呂文成作曲,周聰填詞,併和呂紅合唱的粵語時代曲名作,1953年8月5日由和聲唱片公司推出。這首歌非常流行,而且流傳久遠。香港著名填詞人鄭國江曾稱贊它是第一首脫離了粵曲小調風格的作品。

後來有很多人都唱過這首《快樂伴侶》,包括薛家燕、黎小田、薰妮、陳浩德、呂珊、葉振棠、羅嘉良、宣萱等等一票合家歡歌手都唱過這首歌。在傳統新春佳節或者喜慶晚會常常會播這首歌。不過,比這首《快樂伴侶》更加厲害的是,人人都會唱的《祝壽歌》、《祝婚歌》都是周聰填的詞。其中那句“恭祝妳福壽與天齊,慶賀妳生辰快樂,年年都有今日,歲歲都有今朝”真是人人識唱,在1991年電影《整蠱專家》中,周星馳、吳孟達、劉德華也唱過這首歌。

周聰雖然是“粵語流行曲祖師爺”,能曲能詞能唱,但是在1950年代,併沒有多少人聽粵語歌,也沒有多少人會買粵語歌唱片,靠灌錄唱片他根本養不活自己。所以後來,周聰去了電臺當播音員,在當時的香港電臺、麗的呼聲兩家電臺主持節目,1959年更是加盟剛剛開播的商業電臺,在俞琤擔任商業二臺臺長之前,臺長一職就由周聰出任,被譽為“播音皇帝”。

《祝壽歌》、《祝婚歌》兩首歌都是周聰為商業電臺節目創作的歌曲。他還創作了很多廣播劇主題曲,比如《薔薇之戀》、《勁草嬌花》、《癡情淚》等。這些都是周聰在1960年代在電臺打工時搞的創作,在以後的節目裏我們還會詳細介紹。

被嫌棄的粵語時代曲

在1950年代的香港,大家都是聽國語時代曲和歐西流行曲,沒有多少人聽粵語歌,尤其是年輕人,覺得粵曲小調太老土,唱片公司把錄制粵語歌命名為“粵語時代曲”,也是想借國語時代曲的名號,標榜“粵語時代曲”要比粵曲時髦,但在香港本地很少有人聽。

但是,當時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人社群中,反而流行粵語歌,他們特別喜歡聽一些詼諧逗笑的廣東歌,所以當時新馬的唱片公司灌錄了不少粵語歌唱片,然後再賣到香港,結果就造成了南洋粵語歌吹襲香港的潮流。根據黃誌華考證,新馬地區的粵語歌唱片初次吹襲香港,大概是在1953-54左右。而且新馬制作都是把國語時代曲、歐西流行曲或者粵曲小調重新填上口語化的廣東話歌詞,根本沒有原創,卻賣得很好,香港唱片公司也開始如法炮制詼諧逗笑的翻唱歌曲。

在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最早上映的國語版裏,葉問在1950年剛到香港時,有一段香港街景混剪,配樂用了一首粵語歌,是呂文成女兒呂紅與何大傻合唱的《天之嬌女》(何大傻是跟呂文成一起被稱為廣東音樂“四大天王””的音樂人和喜劇演員)。但在現實中的1950年,這首歌併不存在。

《天之嬌女》是和聲歌林唱片公司在1958年8月出版的一首粵語時代曲,改編自1948年美國西部片《脂粉雙槍俠The Paleface》插曲《Buttons And Bows》。由粵曲創作人胡文森重新填上粵語詞之後,就變成一首超級搞笑的廣東歌。

不過,在《一代宗師》後來剪輯上映的各種版本中,這一段的配樂換成了另一首粵語時代曲《良宵真可愛》,這又有另一個有趣的故事,在以後的節目,我們會詳細講講。

《天之嬌女》

作曲:Jay Livingston

作詞:胡文森

男:樓上有位大老闆,

品性古怪立雜,

著新西裝畢挺直漿到硬,

頭髮白油燙滑

女:都唔算係老額角打摺,

餵 樓下有位電髮妹,

交際手法極圓滑

男:好老 man 心愛慕

貪佢係眉夾白

皮軟滑 成晚度計落去勾搭

女:談話無資格

自嘆多須兼老額

用雪花膏

男:一撻撻 東一撻 西一撻

女:一於將佢呃 呀

男:樓外有單邋遢貓

肯去通訊做傳達

女:一開刀講鐵辣

鐘意就隨佢 sap 隨佢 dup

合唱:成個木曬被佢恐嚇

女:其實唔襟嚇

又好酸姜兼怕辣

撞見惡妻

男:雌威髮 一巴刮一巴刮

女:須甩兼眼黑 噢

男:黃面惡婆罰老坑

朝晚鎖睏在頭站

女:Oh 老 man 他怨命兼無力

人太 lup 隨佢 dup

合唱:成個木曬受佢欺壓

1993年,在王家衛監制、劉鎮偉導演的賀歲電影《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中,梁家輝扮演的南帝,男扮女裝假扮成林青霞演的三公主,要引誘張國榮扮演的東邪說三聲“我愛妳”,出場時,他唱了一首十分妖艷的粵語歌,邊唱邊跳,試圖撲倒哥哥張國榮。這首歌就是一代“低俗”神曲《哥仔靚》。

1959年,和聲歌林唱片發行了一張33轉黑膠大碟《一路佳景:和聲群星》,其中有一首許艷秋演唱的《哥仔靚》,全長9分20秒。它被認為是早期廣東歌的“低俗”代表作,黃霑對它的評價是“粗糙低俗,實在已在社會標准之下”。

《哥仔靚》(節錄)

調寄《餓馬搖鈴》

作曲:何柳堂

作詞:朱頂鶴

哥仔靚 靚得妙

哥仔靚咯 引動我思潮

我含情帶笑

把眼角做介紹

還望哥妳把我來瞧

哥仔靚 靚得妙

潘安見了

都要讓妳擔摽

風雅別饒

搵通世界咁靚嘅男人

確係少

我為妳病染單思愛戀

險送命一條

思君心更焦

三魂都被妳勾了咯

嗰種癡心執筆亦難描

一見左 見左妳

就情醉心動搖

願作同林鳥

長慰我寂寥

我要哥仔妳把我願消

不忍我身葬於愛河潮

我認妳係我心肝妳都未曉

叫一句我地有情哥仔

尋歡樂最緊要咯

我唱共彈琴 妳吹蕭

今生永久兩家快樂逍遙

真係其樂不少

恩義情同鴛鳥

只要多歡笑

跳舞仲妙

又睇下影戲咯

中國調真夠俏

情詞彈來

妾嬌郎更嬌

天下有情人

求祈心照咯

哥仔靚 靚得妙

哥仔靚咯 引動我思潮

我含情帶笑

把眼角做介紹

還望哥妳把我來瞧

哥仔靚 靚得妙

哥仔見了

都要讓妳擔摽

風雅別饒

搵通世界咁靚嘅男人

確係少

我為妳病染單思愛戀

險送命一條

思君心更焦

三魂都被妳勾了咯

嗰種癡心執筆亦難描

一見左 見左妳

就情醉心動搖

願作同林鳥

長慰我寂寥

我要哥仔妳把我願消

不忍我身葬於愛河潮

我認妳係我心肝妳都未曉

叫一句我地有情哥仔

尋歡樂最緊要咯

我唱共彈琴 妳吹蕭

今生永久兩家快樂逍遙

真係其樂不少

恩義情同鴛鳥

只要多歡笑

跳舞仲妙

又睇下影戲咯

中國調真夠俏

情詞彈來

妾嬌郎更嬌

天下有情人

求祈心照咯

這首歌的曲調寄廣東音樂《餓馬搖鈴》,由粵劇諧角醜生明星朱頂鶴作詞。即使到了現在,這首歌詞都算是十分大膽,因為直接將女人對男人示愛之心表露無遺。

《哥仔靚》已經是成了粵語時代曲的傳奇之作,後來也是被很多人比如李燕萍、李香琴、麗莎等翻唱,成為一代廟街神曲。著名填詞人、專欄作家邁克曾經這樣點評不同版本的《哥仔靚》:

“《哥仔靚》有四個流行版本,反反覆覆聽了幾次,發現開山鼻祖許艷秋其實姣得很含蓄,接近佈紐爾經典《中產階級有分寸的魅力》描繪的境界,要不是之後接棒的姊妹搔首弄姿作怪,聲名應該不至於狼藉到那麼不堪。

別說演繹粉面含威春不露,連歌詞也點到即止,那句在李燕萍口中的'哥妳唱共彈琴,妹吹簫',原版是'我唱共彈琴,妳吹簫',不過輕輕引顧曲周郎想入非非,公仔沒有畫出腸。李女士不愧廟街皇後,廉價風情極盡kitsch之能事,風急火急的節奏,地攤色彩的配樂,摣頸就命的唱腔,誠為消失了的時代寫照。

李香琴則走誇張鬼馬路線,有種以笑遮醜況味,騷在骨子裏的助語尾音是廣東話最佳教材,不但初學者必須倒模,粵語講來講去唔啱音的南來藝人也請虛心參考。至於麗莎……算了罷。”

1993年,梁家輝在電影《東成西就》裏演唱了一段《哥仔靚》,讓這首早期粵語時代曲再次翻紅。

1994年,Indie Pop樂隊AMK在他們的細碟《翻版EP》裏,也翻唱了《哥仔靚》,他們用戲虐的朋克方式,賦予了這首歌更加荒誕的反叛意味,用一種反主流的風格演繹了一首反主流的(一年之後,AMK與王菲合唱了一首《一人分飾兩角》,成為他們最為人所知的作品)。

關於「愛粵之城CantonLand」

「愛粵之城CantonLand」是一個令你再度愛上粵語歌的聲音節目,邀集每一個愛過/愛著/愛上粵語歌的人,一齊重拾粵語歌的流金歲月。

節目1「似水流年」:全球首個維基百科式的Cantopop編年史節目,由跨世代粵語主播Paul與尷尬對談,講述百年粵語歌的前世今生。

節目2「一生所愛」:Paul與嘉賓親密傾談,講述他/她喜愛的粵語歌和背後的情感故事,特邀兩岸三地音樂人、創作人、傳媒人等跨界嘉賓,敞開心扉,重拾記憶,傾出他/她的一生所愛。

關於主播與制作人

Paul(主播),粵語DJ教父

1989年創立國內第一個專業介紹歐美音樂的電臺節目《V2 Salon》,1991年創立音樂人訪談節目《都市觸覺》,是內地最早採訪張學友、劉德華、林子祥、林憶蓮等港臺巨星的電臺主持人,節目影響全國廣播人,被譽為“歐西音樂教父”,是華語電臺傳媒引領者。

尷尬(主播),新銳粵語主播

2014年創辦粵語原創節目《尷卵尬》,成為粵語圈最受歡迎的網絡電臺節目,曾專訪陳奕迅、譚詠麟、盧冠廷、Aga江海迦、JW王灝兒、Ares鄭建鵬、Supper Moment等多位粵語歌手。

風子thewind(制作人),傳媒人/專欄作家/樂評人

曾任《21世紀經濟報道》《城市畫報》資深編輯、貓王音樂臺制作總監; 先後創辦DIYMUSIC音樂分享網站、想去Video旅行視頻等;曾出版音樂文集《克萊因藍》《單嚮度藍》。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