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星罐
储星罐

微信公众号「储星罐」内容分享

《婚姻故事》:就是一本婚姻劝退指南

刑事律师会看到坏人最好的一面,离婚律师会看到好人最坏的一面。

当Scarlett Johansson和Adam Driver在《婚姻故事》里口水横飞,贡献了大量关于婚姻爱情的台词时,我只记住了剧中离婚律师的这句话。离婚的现场,没有最难看,只有更难看,而电影呈现的,不过是婚姻最不堪的一个侧面。


《婚姻故事》从去年年底登场,就被提上今年奥斯卡热门电影之一。原定今年2月底在中国上映的《婚姻故事》,由于特殊疫情下也已延迟上映。虽然电影有不少温馨化处理夫妻情感与家庭羁绊的场面,但残酷的离婚过程,以及彻底撕破脸的相互指责,倒是让人好奇进场观影的夫妻或情侣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这部电影的导演Noah Baumbach,在2005年就曾以父母离婚的经历创作了电影《鱿鱼与鲸》。但生活的戏剧性就在于,14年后,他与前妻Jennifer Jason Leigh的离婚经历,被他创作进另一个富有冲击力的婚姻题材故事,被搬上大银幕。

《鱿鱼与鲸》,一部从儿子的视角出发,去看父母离婚的一部电影

《婚姻故事》被网友们提及最多的一个评论是:这就是一本婚姻劝退指南。但很多专业评论人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但是不是一部婚姻劝退指南全由观众说了算。如果你看完了依然对婚姻充满希望,那就不是。如果你因此若有所思,产生恐婚情绪,那他就是一部婚姻劝退指南。

关于离婚,过程大体都差不多,从提出到法律执行,就是一个扔掉风度相互抓挠的过程。如果双方能平和走完流程,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不能,过去所有对彼此不满的生活细节,都会被无限放大。


《婚姻故事》所呈现的只是某个阶层,非常生活化的离婚场景。电影中纽约的街景让我想起去年的情感系列剧《摩登爱情》。但事实上大家都会很自然地将电影同1979年的《克莱默夫妇》对上号,因为这两部电影实在是太像了。

《婚姻故事》与《克莱默夫妇》,似乎连海报设计人物造型都很像

但不同之处在于,两部电影展示的其实是两种不同阶层身份之间的离婚争权拉锯战。《克莱默夫妇》中,男主人只是一家广告公司的普通职员,没有非常高的身份地位意味着他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刻苦工作,才能很好地维持一个中产小家庭的正常运转。而《婚姻故事》,男女主人都是纽约上层的高知文艺青年,男主Charlie是一个拥有独立剧团的导演,女主Nicole则是顺便支持丈夫事业小有名气的女演员。

表面上,两部剧呈现的都是一场普通的离婚事件,但核心都是关于女性个体价值追求的话题。两部剧的离婚导火索相当一致,女性在家庭角色中所承担不平等的牺牲,让她们不愿意因为家庭的束缚,而错过个人发展的机会。

家庭、婚姻、女性个人价值,三个不同关键词组合起来,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化学反应。当一个牺牲多年个人发展的家庭主妇告诉你,她想要选择离婚去追求个人事业,你内心或许会希望她去大胆追求,但你大概率不会支持她大胆离婚。因为你不清楚,一个为家庭牺牲事业多年的女性,选择放弃婚姻家庭后,她需要承受多大的生活成本和风险。

《婚姻故事》中的Nicole,成长在洛杉矶的演艺世家,母亲姐姐都是演员,身边围绕着大量与电影电视相关的关系和资源。在纽约,她选择牺牲自己成全丈夫。一旦回到洛杉矶,她完全可以有预见性地判断自己的事业会比现在更上一层楼。

而《克莱默夫妇》中,克莱默夫人的前期身份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没有社会资源甚至身份。出走后,前半场克莱默夫人几乎轻描淡写。当她成功回归自己的设计事业后,她才有资本去和丈夫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婚姻故事》中作为拥有足够多的资源和能力去争夺权力的夫妻双方,他们同样有资本去请上流社会最好的律师来为他们服务。电影中有大量的信息去展示打赢官司,需要花费多大的金钱成本,但这些成本对于一个普通阶层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电影大量细节铺陈了离婚的高昂成本,以及阶级性问题

对于大部分家庭而且,尤其是今天的东亚社会,更多家庭女性更接近克莱默夫人的身份状态。不得不提到去年的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对于一部分东亚家庭女性而言,选择事业,必定无法全心兼顾家庭。选择家庭,她们就只能放弃自我,成为某某妈妈,某某老婆。甚至电影中丈夫的角色,搬到现实世界来看都已经过分完美了。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大多数东亚社会下放弃事业成全家庭的女性,最终名字都会成为某某妈妈,某某老婆

而回到《婚姻故事》与《克莱默夫妇》,他们都是一个非常男性视角下的婚姻故事,男性视角下的女性离婚出走,男性视角下的男性为家庭牺牲。或许你会感叹电影缺少女性视角的场面刻画,但正因为从男性视角去看婚姻的破碎,你才会知道女性为家庭的牺牲有多么的不易。

男性作为家庭重要的经济支柱,或许接管母亲职责后,才知道家庭妇女的不易。但这对于一般阶层的男性说,却又是双重压力。这点在《克莱默夫妇》被着力刻画

过了将近半个世纪再看《克莱默夫妇》,故事完全不过时(至少从东亚社会发展来看)。而《婚姻故事》中所呈现的情节,尤其是强调女性个人价值,大胆做出离婚抉择的行为,对于大多数家庭女性而言却是一种奢侈。或许因为电影与现实缺少可比性在,许多人并不同意《婚姻故事》是一本婚姻劝退指南。但未来,当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无论男女)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主流价值后,我相信Nicole式的女性抉择也许会更加常见。

婚姻是一个家庭单位建立起来的基础仪式。但时代发展下,无论是因为追求个体独立的意识不断提高,还是因为高压的社会竞争,让越来越多人不愿因为选择婚姻而牺牲个人发展。或者说家庭婚姻已经不是一个让人更有安全感的选择,个人奋斗或许更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反观幸福的婚姻结合,显得无比奢侈。

故事结尾放了一枚矫情的催泪弹——儿子不经意在父亲面前读了妻子在调解会上写关于丈夫的一篇文,瞬间将场面扭转成一副温馨动人的场面。这个安排略显刻意生硬,更多离婚场面不过是从不堪过渡到反思,到相互理解,再到平静开启新生活。但为了让结局显得不那么丧,那好吧。

愿你对婚姻还保有一丝乐观的希望。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