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牧
艾德牧

自由职业者,艺术爱好者。

从古至今

几年前去过一次莫高窟。一个导游带领着一组进来的游客,拿着一把钥匙,游走于迷宫一样的台阶和洞穴之间。一个游客只能被允许拜访8个洞穴,但我不甘心,在看到第7个的时候偷偷跟在了另一支队伍后面,以此类推,直到我感觉累了为止。

其实以现代造物的标准来看,每个窟积压在感官上的强度远远不及我们现在所拥有的那些动辄插入云天或者精美异常的事物。但我还是被这趟经历震撼了。从五代到清朝,诸多不同风格的文化符号,融合了千年的异域和交往,忽然以感官的方式尽显于此。历史不是一句虚言,它每一个时间密度的累积都将未来的人们推向更远,但我们似乎很少“相信”历史的存在。这不是说我们不相信历史发生过,而是不相信它与我们切肤的联系,它确实是我们所站的土地,是我们感到迷惑或痛苦时理应可以依靠的一条长河。但我们还是不相信它,依靠着本能行事。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一幅隋代的壁画,飘逸但不简约,时间没有摧毁它精美的细节,于是那时的衣物、小件、饰物依然带有未尽然消退的色彩,竟然,与现在的华丽衣衫拥有一种共同的质感。对于古代印象,往往源自地下陵墓和古书灰蒙蒙的陈腐时间,一并混合古装剧惯会打造的轻浮虚假之感,所以总教人对古代没有什么太鲜活的好感。但若亲眼目睹了这些华丽精密的所在,那种具有生命力的感受就又回来了。

另一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七座彩雕,宝相庄严的释迦摩尼,苦修的迦叶,灵慧的阿难,两尊怒目圆睁的罗汉,两尊婀娜多姿的菩萨。他们各自守住了关于自己的故事和姿态,立于洞窟之中,充满了戏剧的色彩。这番活泛甚少在一般的寺庙中看到。或者说,我早就习惯了各种寺庙千篇一律的佛像,假装慈悲,面无表情,做出一副区分人和神的麻木姿态。莫高窟的很多神佛都是活的,他们是人。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变了,佛也就变了,某个时代之后,人心变了,佛像也就停滞了。如果我说,心中要有什么神的话,那神自是应该听得懂你心脏的言语,熟悉你的一举一动,因为万千的变体和镜像应该收于神之手,它怎么会惊讶于这些我们这个时代崭新地令人惊异的事物呢?

莫高窟是一个引子,一个桥接的记忆,今日想起它的缘故是想接续一个话题:从古至今,有什么事物是没变的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