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吉
D吉

Be Interesting & Interested

看懂《后浪》你还有奔涌感吗?

《后浪》是五四青年节前夕B站推出的一支宣传片,5月3日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之前首次播出,出品方定调为“献给新一代的演讲”,之后众多媒体陆续转发,继而形成刷屏效应。抛开高超的商业操作不说,单从内容、演员、制作等因素看,短片确实是具备刷屏的硬实力,但令出品方B站策划团队感到有些意外或有落差的是:被《后浪》带节奏奔涌起来的主力人群是70后、80后,而B站主力用户95后(被定义为后浪)并没有如预期般奔涌,他们不为所动甚至不买账。

    第一遍看《后浪》就有点不适,压迫感和侵入感太强,慢慢觉察后,也就明白95后为何会反应如此淡漠。演讲者何冰的演技自不必多言,出生于68年的他作为前浪的代表,在镜头前展现一个志得意满中年男人的威与权,演说字正腔圆、掷地有声,不经意间透着长辈和父权的居高临下,相信绝大多数的95后不喜欢这样的伪对话,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他们很可能在家里已经受够这种“爹味”的折磨。

01 - 批评和吹捧的本质并无二样!

一个宣称前浪对话后浪的演讲,演讲者刚开口就是否定和批判,这难道不是一种摆高姿态的作风吗?对话,从一开始就已经跑调。“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那些前浪着实招人厌烦,但虚伪不实的吹捧同样令人反感,演技精湛的何冰越用力地去讲演台词,就越显现出一位自以为是、洋洋自得的父亲形象。“一代不如一代”固然令人生厌,但否定至少是直接和坦诚的。而“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云云,而真实要表达的是:你们后浪能够享有今天的一切,都是前浪我们的功劳,只有感激我们的付出,你们借助我们的帮助才能更进一步。

    批评和吹捧的本质并无二样,都是以我为尊、以我为强的自证,没我哪有你!B站的策划团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选择何冰作为演讲人,是因为数据显示不少年轻人喜欢他,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随后提到何冰主演的电视剧《大宋提刑官》(2005年播出),才是选择何冰的真实原因,何冰参与的优秀作品那么多,为何单单点出15年前的《大宋提刑官》?何冰对威权角色的驾驭炉火纯青,非常符合出品方导演的口味,而出品方强调的平等对话,有谁能够在短片中感受得到呢?所以跟着奔涌的只会是70后、80后,他们对演讲的代入感是自动自觉的,他们也正在享有父权或者实现自己的父权。

02 - 前浪眼中只有少数精英后浪!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短片采用美好宏大的叙事手法,一瞬间就能把对号入座受众的情绪带动,油然而生的激昂与心潮澎湃。而对于大多数普普通通的年轻后浪,他们的感受呢?只要理性稍微回归,在与现实的对照中,被刺激而来的很可能是自我否定与反感。短片中的后浪如此优秀,他们就是父母惯常所指“别人家的孩子”,而反照自己则只有哀叹:不优秀,不配活!这是毫不留情的否定。而反感者还稍微能自我调适,他们深知“生活只为热爱、引领创新、改变世界”,只是极少数所谓“精英”后浪的专属。绝大多数后浪都曾经或正在现实中苦苦挣扎,但演讲中一句也没有提到,这是一种故意的无视。

演讲者 何冰


    小山村95后不久前还背负着贫穷拼命考到城市上大学,城市里95后不久前还埋头在补习班力求考个重点学校,他们都是只有读书改变命运一条路可走。大学毕业即失业、有工作则996、想留在城市房价却高出天际等等,这些都被《后浪》的策划团队忽视与无视,正如同某个镜头中演讲者何冰的眼神,有一种深不见底的空洞漠视感。只有极少数精英后浪,才能被短片中所代表的前浪所看见,就如同虎父无犬子,成功的前浪必然只会带起同样成功的后浪,精英后浪才符合他们想象的样子。

03 - 前浪心心念念的是控制欲!

     演讲者每一句“我看着你们......”都让人心里一颤;“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这世界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的青春,就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有多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能够内心强大?又有多少人在年轻的时候不是常常忧伤迷茫?嘲讽和否定就一定弱小吗?只会赞美和鼓励的人又怎么能有独立批判思维?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都是充满正能量的美好,但英雄也有落寞的时候,古今中外多少文艺经典都是直面阴暗、反观自省人性的荒诞。

    演讲者反复说“我看着你们......”,看着你们不能示弱,因为就该像前浪我“刚”到底才能功成名就;看着你们不能批评反对,因为前浪我对你们都能如此极尽赞美与鼓励;看着你们不能忧伤迷茫,因为前浪我在生命力由盛转衰时都能如此激昂。我看着你们,你们只能正能量,这一切都只是前浪心心念念的控制欲。

04 - 结束语

     不知道《后浪》策划团队是否对“心理防御机制”有所了解,从他们策划出品的这支短片可以看出:B站的经营者内心看不上绝大多数95后,他们要的是流量和附带的商业价值。当然,对于那些精英UP主们,B站的流量担当们,那是他们的真爱,他们希望能有这样的孩子,这是一种掩饰不了的投射。

    《后浪》的策划团队成员必定是以男性为主,整个短片满满的父权气息,前浪与后浪映射的是父与子的关系,剖析的背后是:父辈误以为付出就是爱而寻求下一代的回报,有条件的爱披着赞美与鼓励的外衣,以“好”“正”的价值判断作为控制的枷锁。而事实是,后浪无需前浪的羡慕、感激和祝福,任何对后浪的附加都很可能是自己的单方投射,对后浪是一种压制。后浪需要的只是自由与平等,他们不一定喜欢跟前浪在同一条河里奔涌,或许各有各的河流,以各自的生命节奏流淌,或奔涌,或缓缓,或滞流,浪也行,静也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