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L
女巫L

我是女巫L,可以直接叫我女巫或是L,L代表Language。 (網站:https://witchlina.mystrikingly.com/)

教育 / 同理心

(编辑过)
教育需要同理心,同樣教學也要教同理心。

先來個輕鬆的,請想想看,說到「鳥」,你想到的形象會是什麼?

(請在腦海裡想一種鳥類,再往下看。)

圖片取自Unsplash (拍攝者Priscilla Du Preez)

你腦海裡的形象,是比較像麻雀這種,小小隻的,翅膀也小小、在天上飛的鳥類,對嗎?

其實,這是你腦中對鳥類原型(prototype)的呈現。因為你可能在台灣最常看到、接觸到的是麻雀,所以你下意識地認為麻雀的樣態,是正常鳥類的形體,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比方說企鵝、紅鶴或鴕鳥,也都是鳥類,但它們卻因為和我們認知中的鳥類,長相和習性大不相同而被忽略。


如果套用在人身上也是一樣。因為我們或者跟我們常接觸的人是一個固定的樣子,所以我們就認為跟我們不同的人是異類。比方說如果班上有一個原住民,其他學生極有可能就會把他特別拿出來說「我們班上有一位原住民欸!」但說到底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是人,只是是不同的個體罷了。

而今天這篇文想要強調的就是,與其強調其中一個群體是典型,其他的是非典型,更應該清楚,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所不同,因為就算你和你的父母也一定不會完全相同。這麼說好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而這個差異是常態,而非例外。

因為我們平常已經習慣,把跟我們一樣的人視為一種規範/標準(norm / standard),所以常常會以自己(或自己所處的群體)的想法為主,忽視了其他人的看法,並自然而然地抱怨說,為什麼他們沒有辦法跟我一樣,卻忘記了每一個人本來就是不同的個體。


在教育上,有時有的學生可能因為性取向、身體障礙、學習障礙、經濟條件、種族,而被其他同學排斥,以至於學習的效率較低。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引起其他同學的的同理心,讓他們可以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

但要怎麼提高學生的同理心呢?「不舒服教育」(pedagogy of discomfort)是一個滿有趣的框架,意思是要讓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挑戰他們的情感舒適區,比方說討論不同的信念、社會習慣和規範,讓他們的想法彼此碰撞,好讓他們了解差異。

但僅僅體驗這種不適感是不夠的。因為體驗完並不代表就有同理心,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同理心教育」(pedagogy of empathy)。第一,尋求自己之外他人的觀點。第二,要用心去了解他的觀點。第三,保持開放的心去接受,並且包容對方和你的觀點不同的地方。如此一來,才能真正的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擁有同情心,並學會尊重他人。

比如說貧窮這件事情,對每個人的痛苦程度可能不同。家庭沒有經濟壓力的學生,可能很難對貧困的學生有同理心。因此,教師可以藉由活動引導學生,(1)詢問其他人對貧富差距的看法,並(2)深入了解貧窮是不是讓會讓人受到了不公平、不公正的歧視,最後(3)學生將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包容彼此不一樣的想法。


有一個課堂活動想提供給老師們。

這個活動是社會身分之輪,它可以幫助學生批判性地思考自己的身份,同時也建立學生之間的聯繫。活動的單子,大家可以從上面的網站去下載手冊,並找到相關內容。大致的說一下,就是它是一個圈圈,然後劃分開來,一格一格的寫上了,種族、年齡、性別、社會取向、社會地位、國籍、身體障礙、母語、信仰等等的社會身分。

因為每個人都必須要選擇一個以上的身分,來針對單子上的問題回答,所以學生可以了解不同的社會身分,對不同的人會有怎樣的影響,並嘗試將自己置於其他學生的角度。比方說一位黑人可能在活動中,說出自己覺得自己的種族帶給它很大的影響。然後,另一位白人,可能針對自己的信仰發表,他覺得他和其他人不同,但被認為是一樣的這種的困擾。

學生在與他人分享的同時也會發現身分的多樣性,而這對教師和學生都會有啟發,會明白像今天一開始說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而且沒有一個人是標準的,所以我們不應該對跟自己不同的人有偏見或歧視。然而,改變社會偏見仍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但至少通過教育,我們能先為學生提供一個社會是多元化的想法。


最後,再分享一個自己的小故事吧。

那時候我在韓國上語言課,班上的同學是世界各地的學生,中國同學也非常的多。大家知道,第一堂課一定會來自我介紹,問說自己是哪裡來的。那天,老師就問學生說,你們從哪裡來的,然後就有中國的學生、英國的學生、智利的學生、菲律賓的學生舉手用英文說自己是哪裡來的,接著老師會把那個國家的韓文名字唸給我們聽。

我那時候還有一點小害羞,而且班上也只有我一個是台灣人,所以一直沒有舉手。坐在我旁邊的美國同學知道我是台灣人,而且她說她在美國的教授也是台灣人。因此,她主動跟老師說,我是來自台灣的。可能美國人的想法比較不會顧慮東顧慮西,她就直接說不是中國,是另一個國家台灣。

這時候,班上就炸掉了,中國學生開始舉手說,這是一個政治問題,然後用英文發表長篇大論......。我到現在還記得老師當時聽完的回應是點點頭,然後就跳過了,繼續講她接下來要教的東西,班上大概就只剩下我還耿耿於懷剛剛中國同學的那一番話。

我想老師有可能因為已經浪費太多時間,也有可能是因為她不知道要怎麼回應,又或者是她聽不太懂英文。但總之在我眼中,中國同學的觀點貌似被老師同意了,而我只是班上唯一一個無關緊要的台灣學生。

站在老師的立場,不回應也許是好的吧,教育如果牽扯了政治就會變得複雜。但我那時候好希望他們能有一點同情心,站在我的立場想想。雖然我現在在想,如果我是那位老師,遇到這種情況我可能也會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吧。


我發現大家好像其實對教育方面的也滿有興趣的,但因為寫一篇要浪費好多腦力,所以這系列會更新的比較慢><


Reference:

Zembylas, M. & Papamichael, E. (2017) Pedagogies of discomfort and empathy in multicultural teacher educatio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Online] 28 (1), 1–19. Available from: doi:10.1080/14675986.2017.1288448 [Accessed: 20 October 2019].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