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named
unnamed

一個剛出生的人,正準備在這未知的世界裡長大,他沒有名字,完全不了解自我,祈求透過文字來更加地了解自己。

第一天

「 誤解不自信 」--> 第一天

整整過了三周共二十一天,也就是五百零四個小時又或者三萬零兩百四十分鐘,我才終於有一絲絲的體悟能稱得上這個系列的第一天。

我在這三周的時間,開始創作歌曲,重新拾起了我曾經幾乎放棄的吉他,同時也應付著學業,嘗試開始思考未來的方向,也是在這個過程我漸漸思考了以前不曾思索過的問題,也獲得了一些解答,而這個解答也正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關於自己對於"不自信"的誤解。

「自信它被理解為是指由內在思維過程帶來的對自己人格的積極認識;在經歷這種思考過程後,人們或許可以回答諸如『 我是誰或我是什麼?』這類問題。」維基百科

剛到大學時我對於上台報告這件事情本身感到非常緊張,那一種緊張感會伴隨著噁心想吐然後在報告前的三十分鐘達到高峰,但當我事後開始回想我準備到報告完這整個過程的時候,我發現到我明明也有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且我報告的也算是不錯,跟班上的交情的也算不錯,但最重要的是平常與他人的交流對我來說完全沒有問題,甚至在討論某個方面我算是挺有自信的,但為什麼我會將我恐懼「上台」這件事,誤解成我沒有自信呢?

「 同理心或稱同感心、共情等,是從他人的參照系統中理解或感受他人正在經歷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運用理解力與想像力等,嘗試(在想像中)將自身置於他人處境或所在「位置」的能力。」維基百科

我在經歷了這一些日子的思考過後,我認為問題的根源其實是「 同理心 」,仔細回想我整個報告的過程,我發現到我對"報告"這一件事並不緊張,緊張的是我擔心他人對我的看法有所改觀,我擔心我在這一次報告如果忘詞或表現得很差,他們對待我的方式會不會有所改變,這時我才真正意識到,為什麼兩人分組討論的時候,對方提出的點子再怎麼不好我都會接受,為什麼需要幫忙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來找我,即使是一些對他們來說非常簡單的事,而讓我感覺我被利用了,甚至是現在,我都還在想說,他們看到這篇文章會有什麼看法。

但....

同理心真的只帶給我負面的影響嗎?也不盡然,除了讓我感覺我被利用的人,我因為同理心甚至與他們更好了,我甚至會變成他們談心的對象,報告結束的時候,即使那次我表現得不是很理想,當天晚上他們還是會問我說要不要打一場遊戲,我才發現將我困在這件事的其實是我,將我戴上這名為"不自信"的手銬的人其實是我。

「 人生當中偶爾會帶些時間,你有辦法讓別人相信你,但你內心深處卻不相信自己。」史蒂芬.柯維


以上就是我這次想分享的故事了,我認為人生來並不是為了達成某一些成就,而是體驗這中間的過程而已,但如果追尋到錯誤的事物的話,體驗過程這件事豈不是變得很無趣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