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根
雷根

生活是永無盡頭又徒勞無功,唯有寫作,在文學、歷史、哲學、宗教、藝術、電影當中,讓人沉澱。

「儒」的緣起與特性

關於「儒」的來源,學界有數種不同說法,若從研究方法相異處觀察,可略分為史學、語學、思想史三類,說明「儒」在古代的緣起與特性。對於「儒」的來源,可分為史學、語學、思想史三個角度進行分析。

在史學研究方面,馮友蘭的觀察角度是注重制度的發生與變化。他提出「職業說」,認為「儒家」出於「儒」,而儒在春秋以前是社會生活的一種職業。馮友蘭的《原儒墨》:「儒,是一種有知識有學問之專家,散在民間,因以為人教書相禮為生。」、「因貴族政治崩塌後,散在民間,落魄而靠其知識生活而這些專家在殷亡國後,或有知識的貴族因落魄,而靠其知識生活。」馮友蘭亦認為「儒」來先淪落的祝宗卜史,而這祝宗卜史是來自西周末年,而非來自殷末的祝宗卜史。他的說法不認為王官失守直接散化為諸子,他認為這是「王官—職業—諸子」的過程。他的結論是孔子以前的儒,是一種教授禮樂知識的職業,這種職業儒是由西周職掌禮儀典籍的官員流落轉化而來。

語言學的方法注重考釋文字的源流,即是文字音義的本源。徐中舒先生的觀察角度,從文字語言學的方法,著重解釋春秋時以傳授禮樂為生的職業何以稱之為「儒」。徐中舒先生《甲骨文中所見的儒》一文, 商代已有「卿士」,而「卿士」中主相禮事務之官即為「儒」。而甲骨文寫作「需」或「濡」。他認為,濡字造字意圖指「齋戒沐浴」,整個字像以水沖洗沐浴濡身之形,也就是濡是儒的初文。因此根據這種說法,儒在商代是一種宗教性職官,與巫祝相近。

思想史方面,陳來的觀察角度,從《周禮》中的西周以及春秋制度中的教化傳統,看儒家思想在西周文化傳統中的根源。首先必須釐清,儒家思想本身是三代以來的產物,因儒學思想是接續著三代文化的傳統,及其所養育的精神氣質,在三代中已形成,並在西周時成型地發展。西周以及春秋制度中的教化傳統,《周禮》所言「教典」的功能為「以安邦國,以教官府,以擾萬民」,而「教典,司徒之職」,其功能主要是「教化」。地官之「大司徒」中有「十二教」,其中有「六教」的內容屬於「禮樂教化」,與後來春秋戰國儒家的「禮樂教化」之精神為一致。另外,大司徒職中又詳細敘述「養、安、教」三方。先是「養」,他指為養民之政,是承繼了「三代」德政傳統,如慈幼養老寬疾,後來儒家也承繼。而「安」,為安民之政。最後是「教」,以「鄉三物」(即六德、六行、六合)教萬民。這三方面的產物,由「儒家」所承繼,也是其教人之主要內容。在西周到春秋,鄉以下本來就有像黨正“以禮屬民"、“凡其黨之祭祀、喪禮、昏冠、飲酒,教其禮事"的教禮者,更有退休官員教授子弟的“師儒"。「師儒」既然是致仕賢者教授鄉裡子弟的人,這種職業教化不待王官失守而已有之。而且,師氏、保氏以及“大司徒"中所說的“聯師儒",是《周禮》中唯一使用“儒"字的一段:「以九兩系邦之民」、「四曰儒,以道得民」,指出儒並非職官名稱,而是類似職業類型。

從以上三個角度分析後,可以得知論述「儒」的來源時,需要在不同的角度論述,才可得到一個較完整的結果。因此,現在綜合論述所謂「儒」在古代的緣起與特性。

先是「儒」在古代的緣起。首先看「儒」字之古義,《說文》言『儒,柔也,劉士之稱。從人,需聲』」。「儒」字與「需」、「耎」字通,耎有「弱」之義,「需」又有柔軟之義。儒者柔也,由於最古的儒有特別的衣裝,如逢衣,博帶等,表現出文弱迂緩的神氣,所以有「儒」之名。因此,穿古衣冠,外表文弱迂緩的人就是「儒」第一義。「儒」的第二古義,穿「儒服」者皆是殷的遺民,能推論出他們會行殷的古禮。古禮是殷人的宗教-祖先教所行的禮儀,如喪禮。殷亡後,周室注意到殷文化深厚,故「鎮撫殷民」,殷文代合法地存在周的監視下。殷文化能保留,並與周同化,同化一部份是自然的,另一部份是因「儒」這階級與職業。「儒」是具殷禮知識、專長之人,其知識為統治階級、普通人民所用。因此,「儒」的身份非常特別,在自己族群眼中,他們是「儒文化的保存者、殷禮的宣導者」。

再者是「儒」在古代的「特性」。由於「儒」起源於殷士,而這種遺民的士,古服古言,所以「儒」是一個特殊階級。儒可以分為「君子儒」和「小人儒」,雖品格各有高低,但生活路子一樣。「柔弱不事生產,皆以禮、教為衣食之端」,儒是殷民族的教士,靠宗教知識為衣食之端。「小人儒」之生活特點有四。一,他們是很貧窮,因不務農、不作務。二,他們是受人輕視與嘲笑的,因他們的衣食靠別人供給,但自己卻有倨傲的遺風。三,他們的職業是宗教的,熟悉禮樂,能進行治喪相禮。「因人之野以為尊」而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四,他們實行「久喪之制」,其重要謀生技能為「治喪」,是殷民「祖先教」的教士。這是「儒」的本業。由小人儒的生活中可見「儒」主要靠他們的宗教知識為衣食之端之特性。另外,從相禮中可看出儒不只是「殷士」,又是商祝,執行「士喪禮」,身份複雜。由此可見,「儒」不只是禮節的顧問,而是主持最繁重之職務「祝」,又因為職務繁重,故「儒者」方可以此作「衣食之端」。最後,趕鬼與祈雨方面可見「儒」也有「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特性。例如天久不雨,國君也要請教儒者。喪禮、樂舞、教學都是他們的長處,而鄉人打鬼、國君求雨也要找「儒」。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