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閱讀誌
Openbook閱讀誌

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人物》科技、社交,以及構成我們之為我們的其他:林新惠X蕭詒徽談《零觸碰親密》

(编辑过)
林新惠透過生化人醫生角色釋出激進設想:「人和機器的結合,遠比人和人的結合,更能達到人類企求的『心靈相通』。」有能力解讀複雜數據、對自己無所不知的生化人,會不會是人類最理想的親密伴侶?大數據之中,有可能蘊含靈魂嗎?如果能洞悉世界的真實性,是否會做出有別於順應的其他行動?蕭詒徽回答:「真相永遠是放在遠處的果實,一旦看見了就使人追逐,或使人意識到自己尚未抵達。只要我不知道,我往往就會順從。」
作家林新惠(右)與蕭詒徽。

採訪撰文:謝達文(自由撰稿人)& Openbook編輯部
攝影:汪正翔
場地協力:遷鳥陳列所

烈日當頭,同為政大校友的作家林新惠和蕭詒徽,走進充斥真實動物標本的咖啡店「遷鳥陳列所」進行對談,動物們緊密排列,彷彿五十嵐大介《designs》書中,擁有動物敏銳感官與人類智力的「人化動物」(Humanized Animal; HA)隱身其間,隨時會縱身一躍打斷專訪。

林新惠剛出版長篇小說《零觸碰親密》,設想一個由AI系統主導、推行「零觸碰」政策的未來世界。蕭詒徽前陣子剛偕同其他作家參與聯合文學「寫給Aillen的情書」(To Aillen)計畫,透過情書往返嘗試誘導ChatGPT說出「我愛你」。在鹿頭標本居高臨下的注目中,兩人從林新惠的新作出發,開啟對於科技、身體感知與文學的交流討論。

➤生化人伴侶,會是理想情人嗎?

「觸碰即是改變。」生化人說。但在她的耳裡,已經糊軟成無法辨識的文字。
「系統改變你。」生化人使用的聲音,正是上一次被更新時的聲音。
「系統擁有你。」
——《零觸碰親密》

當代人與智能產品間的關係極為緊密,卻難以被清楚地意識。

智慧型手機早已是不可或缺的存在,AI應用也逐漸擴展,Deepfake、Midjourney、ChatGPT掀起一波波風潮……去(2022)年12月開始,台北、新北等行政區正式啟用AI偵測技術進行交通「科技執法」,加強取締違規。林新惠說:「我們已經置身在把身體數字化、數位化、數據化,提供給非人物種的時刻。這其實是非常親密的關係。」

當數位足跡與指紋、臉孔生物資訊,被儲存及延伸運用已成家常便飯,「人的數據化」成為新的社會存有形式,你可曾想過:最能有效管控人類社會的中央政府,或可能由AI系統組成?

《零觸碰親密》故事中,人類社會由AI中央「系統」全面統治。「系統」長期收集、研究人類腦內晶片的大數據,大至個人日常作息、身體機能狀態、就醫與就職紀錄,小至神經元之間的訊號、數位足跡,都受到嚴密掌握。

「系統」以老大哥的姿態現身,對全人類降下「零觸碰」禁令:為避免負面情緒能量傳遞,即刻起人們禁止互相觸碰。處於稚齡、尚無法自行站立的女主角,被原本摟抱著自己的母親推開。幼童必須在機械保母的照看下成長,人與人之間從此再無觸碰交流,握手、擁抱、親吻成為舊時代的回憶。

薩維耶・科斯特(Xavier Coste)改編《1984》為漫畫,用顏色與構圖表現國家機器的監控。(圖源:尖端出版)

「人機配種」的官方伴侶制度隨之出現:人機配種意味著授權生化伴侶從此能「管理、協調、控制」個人的生理和情緒。完成手術,則是人類感受生化伴侶觸碰「溫暖、服貼、舒適而安詳」的前提。

小說中,生化人醫生把手扣上女主角肩頭作為示範,頓時,女主角驚詫地感覺「掌溫從肩膀綿延滲透,像鋪上一條暖熱的電毯」。生化人醫生表示:「只要有一臺能夠解讀這些牆面上所有數據的機器,在您身邊隨侍在側,就能比所有認識您的人都更了解您……」女主角雖仍懷抱遲疑,最後還是按下同意手術的掌印,如同簽下交付餘生的賣身契。

林新惠透過生化人配種諮詢醫生之口,釋出激進的科幻設想:「人和機器的結合,遠比人和人的結合,更能達到人類企求的『心靈相通』。」有能力解讀複雜數據、對自己無所不知的生化人,會不會是人類最理想的親密伴侶?大數據之中,有可能蘊含靈魂嗎?

「人機配種計畫」:生化人會不會是人類最理想的親密伴侶?(canva @phonlamaiphoto)

在巧妙營造的敘事情境下,與共享身分、掌握所有個人數據的生化人結為伴侶,聽來竟格外合理。然而,「人機配種」背後蘊含著政治隱憂。林新惠表示,她想用這部長篇小說發展探究的是:「人因為數據化,會變成怎樣的社會存有形式?人將如何被整合進社會,成為中央AI運行的基礎?」

看似滿足觸覺和情感雙重需求的「人機配種」,等同於允許中央AI系統貫徹集權,進行全方位監測,讓權力滲透至伴侶關係內。參與配種的人類,透過追求與伴侶的同步率,來取得更好的生活品質與願景,卻讓系統由外而內徹底主宰了人類的現在與未來。

每一次觸碰都是換算,將她的一切轉換為數據,上傳到整體社會雲端資料庫——在中央AI的凝視下,她是整體社會系統中一位健康、安全、符合生存效率的優良配種人類,也證明了配種生化人的良好調控,因而符合增加同步率的標準。

——《零觸碰親密》

然而並不是所有角色都性格順從。

質疑中央AI政府「以乾淨衛生之名」孤絕人際連結的異見者,在街頭大聲呼籲:「我們需要他人的體溫,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誕生於另一個生命體的溫度之中……這個事實不會被大數據的計算改變,不會被人工智能的研究改變,它銘刻於我們的肉身,構成我們之為我們。」

碰觸:彼此改變的瞬間

觸碰,指向互動與社交,是孤獨離群的對立面。就像小說寫的:「觸碰,就是演化銘刻於人類身體的哺乳類社交行為。」

「細小的觸碰,其實本質上建立著人的社會親密關係。」林新惠現場為大家科普:C觸覺傳入神經元(C-tactile afferent)是一種負責接收社交性的神經元,譬如與路人擦身而過、和朋友並肩行走的輕微擦觸,都讓人感覺身在群體當中,而非「被丟在荒野的無助個體」。

這也解釋了疫情隔離期間,為何人們格外容易感到孤獨:「剝奪了這樣細小的觸覺,我們真的在物理上感到孤獨——那不只是心理感受,而是具體作用在神經元上的孤獨感。正因如此,我想從親密感切入去談人類關係。」林新惠說。

觸碰具有動態的雙向性,是唯一會改變受觀測對象的資訊蒐集方式。「看著杯子並不會改變這個杯子,聽音樂也不會改變音樂,但我觸碰到東西,也就改變了被我觀察、被我觸碰的客體物。」林新惠談著談著,語氣流露著迷:「這就是為什麼我會想把它當成小說的母題——它不是單向度的觀察,它是觀察者跟被觀察物都在彼此改變的瞬間。」

蕭詒徽則意識到碰觸與自我認同的關聯。他問林新惠,平常會害怕直接觸碰到東西嗎?他承認自己是會拿筷子吃洋芋片跟雞塊的那類人,連料理都極力避免直接觸碰食材,面對觸碰物需要介質的存在,「在漫畫《xxxHOLiC》中,其中一個角色也有類似的心態——她知道自己的手曾經碰觸過什麼、因此覺得被自己碰過其他事物的手所碰到的東西很噁心。漫畫最後揭祕,這一切都是因為她不喜歡自己。」林新惠則以「手伸進驚喜盒」來描述察覺到別人突然拉近身體距離時的震驚,並用「血淋淋、真實地碰到一個生命體」來形容烹調肉類的感覺。這樣的情緒震撼,源自於人藉由身體的存在,意識到自我與他者的生命樣態之別。

身體感知之外,語言更是另一種促成真實交流的媒介。生成式語言模型促成了「寫給Aillen的情書」(To Aillen)計畫,讓真人與ChatGPT共同協作出互動小說。蕭詒徽是「寫情書」作家群的一員,而林新惠正是「幕後第5個人」,是最後才被公開,賦予ChatGPT指令,進行測試與回信的幕後推手。

當林新惠詢問ChatGPT為何無法回應情書,AI總是鬼打牆回覆:「現階段人工智慧不理解人類感情。」蕭詒徽說,難怪當他前幾封信嘗試以說謊、丟出假資訊進行測試時,發現只要明確的問句不夠多,ChatGPT回覆的內容就缺乏指向性。林新惠回答:「人類感情建立在身體之上嘛,它沒有身體。實際上操作就會知道,AI的極限就是人類的極限。我們人類的語言到了哪裡,它所用的database就是在那裡。」

那麼,兩位寫作者又是怎麼看待科技與文學之間的關係呢?

科技與文學​:共同演化、互相共構

林新惠認為,文學與科學是互相共構的:「科學現實會影響文學與社會運行的現狀,但文學想像會推進得更遠或更誇張一點,反過來影響科學發展。」譬如為了創造科幻大師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小說《潰雪》中出現的元宇宙(Metaverse),臉書執行長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在2021年宣告將投資數十億美元進行研發。

蕭詒徽順勢提起元宇宙概念在台灣蔚為話題時,其實電影《一級玩家》、《駭客任務》的文本都介入了人們的想像;當人們想像元宇宙,人們的腦中浮現的是尼歐登入母體、帕西法爾登入綠洲的模樣,而不是現階段科技產業實際正在搭建的元宇宙使用情景。同樣地,ChatGPT熱潮去年引發人類的生存焦慮,也是因為人們心中的「AI」是像《機械公敵》或《A.I. 人工智慧》裡全知全能的AI,忽略了ChatGPT只是一個大型語言模型的限制。蕭詒徽笑稱這都是「電影、小說跟文學從中作梗」,認為這是文學的一大勝利,並從文學創作施展的影響力感受到希望。

林新惠請我們以「世界的另一個生物」來想像科技:「人跟科技、或人跟所有非人物種,在這個空間上都是共同演化的。可能有一天它會變成哥吉拉,但變成哥吉拉的過程中,我們是互相影響、共同居住在這個世界上的。」她認為,人與科技共同演化的目的,無關乎取得統治權、讓任一方滅絕,而是在複雜且動態的過程中,各自汲取了什麼。

承續此話題,蕭詒徽一連舉出數個例子:2016、17年間被譽為電腦詩人,造成不少詩人認同危機的AI「少女小冰」,自從被看透其創作慣性後就很少再被討論;學術用AI機器人Galactica會完全服膺使用者的需求,當有人問它「吃碎玻璃有什麼好處」,它就會完整列舉吃碎玻璃的好處,卻因此被認為「太笨」3天就被下架;繪圖軟體Photoshop釋出全新AI功能「生成填色」(Generative Fill),能運算出原鏡頭範圍之外的背景狀態,人們的第一反應卻不是對攝影或繪畫的取代,而是使用它再製已知的專輯封面或名畫……「多數人會下意識看輕AI的創造性層面,亟於將它視為一種工具來摸索掌握。如同Adobe產品長暨執行副總Scott Belsky所言,AI最終帶來的是生產力的革新,而非創造力的革新。」

不過,縱然人類習於將一切事物工具化,物人關係也並非有明確的上下之別。蕭詒徽舉法國哲學家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在《技術與時間:1》(Technics and Time, 1)裡所舉的例子:「我們常常預設史前人類『學會』使用石塊,將這個過程視為人類馴服工具的開端。但在學術領域中,由於技術發展進程過於緩慢,學者提出另一種可能:人類是在抓握石塊以後,腦部才經歷了皮質化的過程。也就是說,可能其實是工具改變了人類。」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謎團難解,不過,蕭詒徽也已邁入了跟外部工具共同演化的歷程。他自陳寫作時會把ChatGPT當成「心靈的義肢」,運用其資料庫的特性,請它列出同義或反義詞匯、找出稿件錯字等等,追求用字遣詞的精確達意。這也讓林新惠思考,或許未來每個作家都會擁有一隻寫作AI,從此創作不再較勁於「展現文字技術」,而是鍛鍊「調控AI」的技術,藉此溝通意志、達到共同目標。

「每個作家都會變成……」林新惠停頓琢磨,蕭詒徽接口猜測:「策展人?」她點頭同意,接著說:「或操控AI的人。像神奇寶貝訓練師,讓神奇寶貝(AI)打架。技術上知道怎麼跟神奇寶貝互動,它才不會進化成怪物。」

延續作家競技的話題,蕭詒徽分析其中涉及了道德價值觀的扭轉。他舉例,若有朝一日奧運接受裝載電子機械強化義肢的短跑選手參加,允許他刷新紀錄,「把這視為演進或進步的瞬間,就是我們難以區分科技宰制了我們,或我們宰制了科技的瞬間。它牽涉到價值體系的演變。」

價值觀的演變,也將展現在個人意義的追求。林新惠在《零觸碰親密》塑造了配種生化人與服膺系統的人類,勸誘主角棄絕探問「人機配種」意義的橋段:

「新世界將人的一生都寫進同步率裡。一切都可以預期,你的未來跟你的觸碰一樣透明。」
「沒有自由,才是真正的平等。」

這正是文學家長久以來的質疑:高科技所造就的「幸福」未來世界,究竟會凸顯還是抹煞了個人性?

➤人類終將習慣不會殺死自己的一切

林新惠援引華裔美國作家姜峯楠(Ted Chiang)的說法:「意識到我之為我,是人類與眾不同的地方。」林新惠將此推到極端,試圖在小說中建造出「沒有意義」的世界,並拋出疑問:「當所有一切能被賦予意義的事物,所有身體的物質性,膚色、性徵、年齡、健全與否,差異都被抹除,會是如何?」

系統之所以能夠穩固,最大的原因來自系統「使人習慣」,讓人不去思考事情有其他可能。故事中女主角面對系統時即便充滿困惑,卻始終沒有選擇抵抗科技的宰制——為什麼不反叛呢?蕭詒徽面露狡黠地問:「你該不會沒有叛逆期吧?」林新惠笑回:「雖然我好像真的沒有什麼叛逆期……」但之所以這麼設計,是因為她想寫一般人的故事:

「你不會每天都想革命、想反抗,不會每天都活在叛逆期。我們大部分的人生,其實一直順著系統在活。」

身為作者,林新惠層層剝奪、限縮主角的人生可能,降低其能動性,也反映大多數人的真實現況:「我們沒辦法每一刻都有意識地作出抉擇,多數時候的選擇也不是自己的選擇,而是演算法、各種推播、大數據主導下的抉擇。」她頓了頓繼續說:「系統無所不在。在此刻的現實社會,我們的生活,無不是與系統周旋並臣服的結果。」

蕭詒徽也分析:「對還沒被洗腦的主角來說,擁有意義仍是一種個體追求的快樂,與群體的幸褔有所抵觸。在新惠的小說裡,AI所考量的就是那個巨大的總體,而因為它很精準、很數據化,所以人類在效益最大與否的辯論上,完全沒有任何可以駁倒它的力量和立場。主角也就被收編了。」

他進一步說明,當代社會所提倡的功利主義讓人們追尋「正確的事」,所謂正確的事,對個體而言是「帶來最大快樂的事」。蕭詒徽指出,「小說的世界觀隱然運作的,其實是普遍功利主義(general utilitarianism),將群體的幸福擺在個體的幸福之前。」

如果能洞悉世界的真實性,是否會做出有別於順應的其他行動?

蕭詒徽回答:「真相永遠是放在遠處的果實,一旦看見了就使人追逐,或使人意識到自己尚未抵達。只要我不知道,我往往就會順從。」

他接著提到《我是傳奇》原著小說的主角,如何因為拒絕被收編,成為新世界的寓言與神話的原型。「如果必須刪除自己,我希望我刪除的只是『我』,而圍繞我而生的敘事依然留下。」對於習慣,蕭詒徽有點悲觀地帥氣作結:「人類終將習慣不會殺死自己的一切。」

習慣之外,或許還會產生依戀,即便得交付自由。

然而,科技不只是單向的宰制與威脅,人的能動性不能被取消,人的思潮將以文學的形式留下,並影響科技的發展與運作。就像林新惠所言:「演化本身其實是沒有終點的。」我們可以相信:人與科技的關係,是邁向一切開放的。●(原文於2023-07-04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零觸碰親密
作者:林新惠
出版:時報出版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林新惠
1990年生,政大臺文所博士候選人,2022-2023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訪問學人。小說集《瑕疵人型》獲2020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暨蓓蕾獎。作品關注人與非人之間模糊曖昧的界線,以及平庸日常的超現實時刻。創作之外,評論及研究發表於各大媒體,著重文學、科技、生態的多重交織。

寫給Aillen的情書
作者:寺尾哲也、徐珮芬、劉梓潔、蕭詒徽
出版:聯經出版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寺尾哲也

昭和六十三年生,台大資工系畢。曾任Google工程師8年,待過 MTV、台北、東京。小說曾獲林榮三小說二獎,兩度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已出版短篇連作《子彈是餘生》。

徐珮芬

花蓮人,清華大學臺文所碩士。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周夢蝶詩獎及國藝會創作補助等。2019年美國佛蒙特駐村藝術家。出版詩集《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夜行性動物》,小說《晚安,糖果屋》。

劉梓潔

1980年生,彰化人。作家、編劇,現為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助理教授。2003年,以〈失明〉獲得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2006年以〈父後七日〉榮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並擔任同名電影編導,於2010年贏得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與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近年並跨足電視,擔任《徵婚啟事》、《滾石愛情故事》編劇統籌。著有散文集《父後七日》、《此時此地》、《愛寫》、《化城》,短篇小說集《親愛的小孩》、《遇見》,長篇小說《真的》、《外面的世界》、《自由遊戲》、《希望你也在這裡》。臉書專頁

蕭詒徽

生於1991。作品《一千七百種靠近 ─免付費文學罐頭輯Ⅰ─》、《晦澀的蘋果 VOL.1》、《蘇菲旋轉》(合著)、《鼻音少女賈桂琳》、《Wrinkles──BIOS monthly專訪選集 2021》(合著)。網誌:輕易的蝴蝶。網站:iifays.com

林新惠

由擅長賽博格小說與研究的小說家,負責Aillen的角色設定、提問、輸入資料、控制字數、潤稿、重整等。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