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竹節俠
搖滾竹節俠

搖一搖,滾一滾,還是竹節俠 可以看到沉寂中的生命力嗎?

被遺忘的「東方態度」

(编辑过)


中國人似乎沒有「科學」?

在古典詩詞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人對自然萬物觀察得非常仔細。不過,中國人好像對「所以然」沒什麼興趣,也就是「為什麼這樣」。

這是西方哲學中「形上學」的部分。

究其原因,我覺得和漢代有關係。在先秦時期,情感的部分由詩經、楚辭表達,而思想的部分由諸子百家來表達。諸子百家中,老莊二者對天地萬物的生成及運行原理多所描述;孔孟偏重人倫的學問;荀子、墨子兩者,常探討人間百態的原因,並提出多種假設。

到了漢代,獨尊儒術。此「儒術」是儒家思想的片面,重「術」,也就是方法,而非思想。

我說,中國的「科學」發展至此就差不多結束了,剩下的頂多就是技術。影響至今,東方人做任何事,幾乎都是習慣先會做再說,至於為什麼這樣做?有些人會領悟,但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不會。

我們回到中國人的自然科學。中國人這樣過了幾千年,其實我也看不出有什麼不好。我覺得西方人到了十九世紀船堅炮利,與其說跟他們形上學的發達有什麼關係,還不如說他們只是對那些東西有興趣而已:也許是武器的研究,也許是掠奪。哲學家會去發展這些嗎?連馬克思都不會。(要知道,專職思想的人在任何一個社會都不可能佔比太多,因為思想畢竟不能吃也不能穿。所以,哲學家或許很重要,卻不能代表一個社會多數人的想法)(別懷疑,馬克思是個哲學家,他發表過論文,也擁有博士學位)

我覺得,如果北宋人可以對科技發展再有興趣一點(比起去爭格物好還是探索心房心室好)的話,他們要打敗外族也不是那麼難的事—-他們有火藥嘛。

好了,讓我們看看這些事與我們的關係。首先,我們台灣漢人活在一個西化的世界,腦袋裡裝的卻是中式的觀念。舉例來說,我們學的學問除了中文之外,其實都是西方的學問—-至少是依他們的分類。可是我們怎麼學呢?就是解題和背誦嘛。人家西方人可是先理解再會算,我們才不是這樣呢,我們用「東方的方式」學習,你想不依還很難,因為如果你不是天才,你考試會考不好,然後你人生就有數不清的災難。

這只是一個例子。

講得形象化一點,我們除了忘了我們的民族原本是怎麼生活的,還把東方和西方的文化「融合」得亂七八糟,把手、腳、頭、屌放在不對的位置。

想一想「東方文化」有什麼特徵吧。假如我們說,漢代以後中國就沒有科學了,那我們至少還有技術。舉個例子,渾天儀、候風地動儀、指南車、諸葛連弩、各式各樣的鎖、虹橋,這些在西方的學問分類裡叫「機械」。可是他們和西方的機械一樣嗎?完全不同。如果你要他們再做一個和諸葛連弩有相同功能的東西,我保證以他們的邏輯,他們會設計出很複雜的東西,但諸葛連弩非常簡單。虹橋這種「自承結構」更是不可思議,它完全沒有附加的黏著的結構,它百分之百是由它的材料構成的。

我們看到了什麼?我們看到了簡單。你別跟我提台灣的廟宇雕龍雕鳳(梨)的,那個不太一樣;要神明幫忙,陣仗不能寒酸。不行不行,不能冒險。

國畫從來不會塗滿紙張,因為留白就和紙上的墨彩一樣重要。我甚至可以說在今天它比墨彩更重要了,因為台灣的學生作「國畫」老是把整張宣紙塗滿。水墨畫不等於國畫欸。

東方人寫作怎麼寫?三都賦,花了那麼久的時間,在文學史上也算極盡鋪張之能事(至少可以排得上名了),也才幾個字。中國人崇尚用最少的字表達最大的意境。即使到現代寫小說,你注意看,如果是用中文寫成的小說,他們基本上不喜歡直接描寫人物的外型、給人的感覺,也不喜歡花太多筆墨描繪房內的每一件東西。如果以個現代中文作家犯了這個毛病,讀者會直接跳過他寫的那一大段文字。可是假如你看英文小說,即使它描寫得很細,你也不會覺得很煩。(語言有其各自的特性,你可以稱之為「多樣性」,此處不細談。)

如果沒有歷經秦漢這兩代,中國的文化發展可能會更豐富而多元(然而劉徽、祖沖之、張衡這些人才可能也不會出現了。祖沖之寫過《安道論》討論民生經濟,除了顯示科學家(在此文應稱「科技家」,總之就是有這類性向和才能的人)能對社會有什麼見解之外,也體現了古中國學問「一體」的特徵),可是誰知道又會發生什麼事呢?再說,反正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這些就是傳統中國文化的特徵。每次看唐詩、唐代傳奇,我都覺得,其實過這樣的生活也不錯啊!不必事事理性,感情豐富,看什麼都有滋有味。「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決定它的寬度。」看什麼都有滋有味,你有限的生命不就寬廣了嗎?啊,實在令人心嚮往之哪。(啜茶)

我希望讀這篇文章的人不要誤會。身為漢人,我首先檢視漢文化,也是合理的;講到寬度,世界就是因為如此變化多端,所以才有趣。用我們「漢人觀點」的詞彙,「東方」和「西方」有各自不同的特徵,正是因為他們都存在,世界上才會有各種不同的樂趣和體驗。( 如果一個這樣被簡化成「東西方」的世界都是如此的,那麼你要想到世界上有多少不同的多元的文化呢?光是在我們台灣原、漢之間,就可以看到多大的文化衝擊)我的重點在於,這些體驗是我們要的,還是我們不要的?我想我們都不喜歡徒勞無功的感覺,但是從清末中西文化碰撞之後,我們在做什麼?國民政府來到台灣之後,我們又在做什麼?我們這一代一代人所有的努力和血汗,是否達到了我們真正嚮往的目標?或至少產生了什麼好處?就2015年還是大學生的我看來,只是讓東西文化產生了畸形的融合而已;而我們隔壁的原住民文化,在我們前一代的摧殘之後,肯向他們學習的,就今天(2022年)的我來看,還並不多。 然而真正了解這塊土地的並不是漢人,而是原住民; 就最現實的層面來講,對於想在這塊島嶼上發展任何產業活動的人們來說 ,我認為這絕對是我們應該要了解的一點;何況有時候我們也並沒有想那麼多,只是想要好好的相處而已。


最後我想說,其實各文化之間一定會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但是可能相通在不一樣的地方。原住民各族的建築,依地形和當地條件而發展而出,好比排灣魯凱相較於達悟族會有完全不同的建築方式,因為連能取得的材料都不一樣,要應付的環境也不同。你能想像他們會造成熱島效應嗎?中國人的傳統建築觀念是動態、有機的, 蓋好一棟房子之後 ,每數十年後又再修建一次、換換材料是很正常的,因為有蟲蛀、會腐朽,就好像人體一樣不斷的代謝;當人去樓空之後,房子也自然消滅, 回歸塵土,被其他生物所再利用,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建築觀。 這樣的觀念能夠造成熱島效應嗎?能夠造成大量電費的消耗嗎?最後會有供電不足的危機嗎?


也許你會說,這樣的傳統觀念是沒辦法幹掉核子彈的。但是我必須說,被當成盤子來敲,或者是凱子外交,一樣也沒有辦法幹掉核子彈啊。 不是辦法的終究不是辦法;當我們發現的時候,或許就應該要趕快好好思考了。


2015.4.9 初稿

2022.5.24 修訂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