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星人
貝星人

闢一塊心田,自個兒筆耕。嗜好太多,時間太少。想隨心所欲,亦隨波逐流。主修心理學,NLP高級執行師、註冊催眠治療師。愛動物、愛寫作、愛學外語,重複學習、忘記、再學習。不擅長運動,相信 Thoughts Are Things,2019 年參加大阪初馬,因為堅持,所以完成。2021 年由香港出走到英國,開展人生下半場大冒險。

沒有花的情人節

漸行漸遠的儀式感

沒有花的情人節

前兩日,2 月 14 日,情人節。

有人收花,有人送花,有人在家煮愛心晚餐,有人花千金到酒店 Staycation。情人節,好一個儀式感滿滿的節日,大家都盡地一煲的浪漫一番。

那我的情人節呢?

如常返工放工,沒有準備禮物或收禮物;沒有人送一大紮鮮花到公司讓我虛榮一番、耀武揚威一下;晚上沒有去高級餐廳飽餐一頓,享受餐桌上那點浪漫燭光;回家後,我一個人窩在梳化上看着 Netflix 吃自己煮的簡單晚餐。那情人呢?別說見面,我們這天連通電話都沒有,大家依舊做 Big Texter,文字來、文字往。

沒有花的情人節。不,是沒有情人的情人節。

很奇怪嗎?明明還沒分手。

嗯,在寫這篇文章前,我先重溫自己兩年半前寫下的《各種關係上的儀式感,真的有必要嗎重嗎?》。



儀式感的存在價值

有時候,我倒喜歡翻閱自己的舊文章。

重看自己的舊文有時好像重臨舊地,案件重演,重新感受當下的情緒,重新勾起那時的回憶,那些回憶的碎片霎時間飛進眼簾,直插心臟,毫無防備。有時則好像看電影般看見自己原來在幾年間思想、心情、生活都起了那麼多變化,今天的我打倒昨日的我,今天的我活出另一個我。

所以我提醒自己不要過分找別人碴子,說那種「你從前不是這麼說」的話,從前是從前,現在是現在,將來就更加不可知。我們不能用今時去批判昨日,也不能以今日去斷定將來。

說那麼多,不過是想說重讀一片舊文後,覺得自己想法比那時又有點不同了。

我依然同意自己當年所寫有關儀式感的存在價值,不要把愛看得太理所當然;有 Take 亦要有 Give;花心思去提醒你的另一半你愛他、重視他⋯⋯

是的,我依然同意需要一些儀式感,但現在我又把儀式感看得比從前更輕更淡。

兩個人走在一起舒服自在最重要,每一對情侶都有自己的相處模式,沒有誰對誰錯、誰好誰壞,只要兩個人開心,其實怎樣也可以,也沒有人能批判甚麼,畢竟愛情就是兩個人之間的事,兩個人快樂又沒有傷害別人就夠了,其他的,管它呢?

我們沒有刻意慶祝情人節,但元宵那晚卻有一起外出吃晚飯,他送我一盒平平無奇的朱古力和一紮我看不見美感的鮮花。禮物很廉價,但我看見的是禮物背後一點心思,我收到的也不是朱古力和鮮花,我收的也不過是那份心意,他送我甚麼,我倒是不太在意。

而我甚麼也沒送給他,如果一定要說一樣,就是煮了兩粒芝麻湯圓給他吃,這是他的人生新體驗呀!

我們都有勁簡單、不隆重的元宵儀式感,寥勝於無。



錦上添花的儀式感

曾經,我為過去的情人花盡心思,給他們儀式感爆燈的情人節,要汽球有汽球,要蛋糕有蛋糕,要蠟燭有蠟燭。但此時此刻,我卻記不起有甚麼特別深刻又浪漫的情人節,反而只記得其中一個情人讓我準備良久後,獨自一人在家等到晚上 9 點才開始晚餐。

花了心思,也不一定有甜蜜的回憶,但我覺得能有一個人讓你費盡心神去討他一笑,始終還是一件十分浪漫可喜的事。

有些女人會在情人節這天自己送花到公司給自己,要不為自己的老公、男友代勞,要不是自欺欺人地顯示自己追求者眾,這兩種情況我都見識過,老實說,很可悲。

儀式感是錦上添花的東西,良好的關係加上適量的儀式就增添幸福感,但如果本來無一物,既無男友,又無會送花的男友,而要自己去製造假象給別人看,這種單方面偽造出來旳儀式感只會令你的人生顯得更空洞無聊。

為甚麼自己的價值、兩個人的關係,要靠一紮花或一頓千金晚飯來肯定呢?身邊的男人不送花就算不上好男友?抑或是自己沒花收就是個沒魅力、不被寵的女友?

SHIT,寫到這裏,我有點像「去死去死團」那種單身狗毒舌。不,我真的從來沒有特別喜歡收花(吃一頓好的我會更開心!),後來有段日子是對慶祝情人節有過些期望,會期待有禮物、有節目。但到現在呢?我又已去到另一種雲淡風輕的境界。

這不是單身狗的毒舌,而是中女的感悟,人生於世,有更多比情人節收花更重要的事。一段關係的品質,最能反映在自身的心情上,你自己最清楚自己開不開心,若是不幸福,買下一家花店也沒用。

是呀,我和 G 還沒有分手,但情人節也沒有見面,我沒有收到 999 枝玫瑰,他也沒有收到我 IG 放閃回禮。不過,我們仍然快樂。

#窮鬼點談情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