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星人
貝星人

闢一塊心田,自個兒筆耕。嗜好太多,時間太少。想隨心所欲,亦隨波逐流。主修心理學,NLP高級執行師、註冊催眠治療師。愛動物、愛寫作、愛學外語,重複學習、忘記、再學習。不擅長運動,相信 Thoughts Are Things,2019 年參加大阪初馬,因為堅持,所以完成。2021 年由香港出走到英國,開展人生下半場大冒險。

當口罩變成潮流

我們應該要接受不正常已成為我們的日常

口罩當禮物

去年好像是近年收到最多生日禮物的一年,其中兩份小禮物是有圖案款式的口罩;上星期跟幾個朋友吃飯,還未坐下來,其中一位她就從背包中拿出一疊印上香港風格圖案的口罩出來,每人送兩個,大家笑着收下,連連稱謝。

我心裡想﹕現在究竟是甚麼世界了?

一年多前,「口罩」這東西算甚麼?不就是傷風感冒才會戴上的東西,平日家中也不一定會備有口罩,都是有需要時才買來用,一盒 $50,也不值甚麼錢。而且要不是香港人經歷過 2003 年 SARS 一役,才不會那麼有意識地每當傷風感冒就戴上口罩。總之,口罩在一年前並不算得上是甚麼。

可是一場「武肺」,現在口罩已成為「送禮佳品」,完全升格了。心裡覺得似是有點荒謬,但又實在口罩已成為每個人每天都需要用的「必需品」,有款式的口罩用來當作禮物送出去不但不失禮,而且還頗受歡迎,明顯地口罩已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


口罩店取替藥房

我以前在尖沙咀工作了十年有多,由海防道直到廣東道,主要就是四類店鋪﹕藥房、美妝、金鋪、名店,一條街有三、四間周大福,這裡一間 Sasa 和卓悅,轉角又多一間 Sasa,藥房更不用說,每隔一兩個鋪位就有一間藥房,藥房裡也不一定有藥賣,貨品主要都是滿足遊客的需求。

但近一年取而代之的竟然是「口罩店」。

一條海防道,竟然有兩間地鋪專營口罩。租地鋪用來賣口罩,真的世界變了。

兩間店都是主打七彩繽紛的口罩,彩虹般的顏色,色彩繽紛,應有盡有。其中 MF Living 一店更是經常有人龍在門外,內裡長期擠滿了人,很明顯現在不止口罩需求仍然大,而且大家開始對口罩的顏色與款式有更多要求,希望有不同口罩配襯服飾,以及突出個人風格,口罩已成為時裝的一部分,是生活潮流了。

而這間 MF Living 店內還有一個空間如「金魚缸」/實驗室,從街外看進去會見到裡面正在製作口罩,有人說更可供客人內進 DIY 一番(無 FC,唔知真假)。對於這個「金魚缸」口罩製造間,身邊人的反應是兩極﹕

正面﹕很有透明度,清楚看見製作流程,也蠻有趣。

負面﹕感覺很兒戲,好像只要有部機器就在哪裡都可以造口罩,這個空間合乎衛生標準嗎?

我的感覺是傾向後者,即有點負面。

始終戴口罩的最大目的與原意是為了保障生命安全,避免感染「武肺」,究竟口罩是否衛生及能否隔絕病毒細菌才是最需要考量的事,款式怎麼說都是次要考慮。

所以,我至今還未踏足過這兩間口罩店內。(當然仲一個原因係我覺得唔值得排長龍入去買口罩,我無咁嘅耐性)

其實尖沙咀街上不少的時裝店一早已騰出一角專門賣口罩和消毒用品,門面上看來是十分奇怪,店裡一排排時裝,但門口當眼位置就放滿了口罩和消毒酒精,但怪還怪,可見有求就有供,誰說賣時裝的不可以賣口罩?而且口罩款式由最初只有單單藍或白色,漸漸有粉紅、粉黃,然後還有花款圖案,甚至有限量款式。


口罩已成時裝的一部分

前陣子上堂,七天的密集課程中,其中一位男同學天天口罩不同顏色不同款,而且每日午飯後又會更換另一款式。

如果當天穿綠色衣服,他就會配上綠色或迷彩式口罩;如果當天穿橙色衣服,他就會配襯黃色或橙色口罩。總言之,口罩明顯在他身上並不只為了防疫,而是服飾的一部分,一定有配襯過才戴上出門。

我跟這位同學打趣說,其實他可以考慮搞「團購」,替大家尋覓不同款式的口罩,讓我們也將口罩當作時裝潮流的一部分。同學雖然沒有真的去搞團購,但立即分享了幾款與別不同的口罩給我們。

由於生日時收到幾款有款式的新口罩,於是有天上班我戴上一個黑白花紋的新口罩,那天我穿上一襲黑色連身裙,高筒及膝皮靴,簡單一件黑皮褸,但大家見到我都是先說口罩跟我一身的造型很合襯,可見口罩真的已是一件衣飾了,可以用來配襯衣着。

隨着越來越多不同顏色及款色的口罩出現於巿場,近日有新聞報導指中台驗出顏色口罩的化學染料或含可致癌毒性,而香港並無相關規管,只靠廠商把關,這表示新興的顏色口罩亦潛藏着健康危機。

這又是一個荒謬點。

本來是為着健康理由去戴口罩,但戴口罩又變成了危害健康。


或者會成永遠

「我估可能仲要戴多一年口罩,至少半年。」朋友說。
「如果係都好,我覺得有可能係『永遠』。」我回應。

由去年年初開始,口罩就沒有離開過我們的生活,不經不覺已過了大半年。

當初由有人取笑戴口罩的人,到後來全城撲口罩,到現在口罩已成生活的一部分。我當然都希望疫情早日退去,我們的臉可以盡快重見天日,但我又隱約覺得當戴口罩已成為了生活一部分,甚至是一股潮流時,或者這已是一項「新常態」,我們的生活可能已回不去了。

或者我們以後與新相識的朋友只能先看見雙眼,要到有一定的親密,如會同枱吃飯,才有機會看見他的真面貌。其實也不用說「以後」,我們現在的生活早已如此。

其實蠻有趣,一班同學,七天相對都只能看見雙眼,到吃飯時拉下口罩,我才驚訝﹕「喔?乜原來佢係咁嘅樣!」

自動「腦補美圖」

很神奇,當口罩遮蓋了大半張臉時,我的腦袋自動「腦補」下對方的下半張臉,而我發覺我的「腦補」往往內置「美圖功效」,我似乎總之把口罩下的臉想像得比實際更好看。


結果,2021 年的上半年仍然只能用雙眼示人,希望快點可以大家再次見到對方的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