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星人
貝星人

闢一塊心田,自個兒筆耕。嗜好太多,時間太少。想隨心所欲,亦隨波逐流。主修心理學,NLP高級執行師、註冊催眠治療師。愛動物、愛寫作、愛學外語,重複學習、忘記、再學習。不擅長運動,相信 Thoughts Are Things,2019 年參加大阪初馬,因為堅持,所以完成。2021 年由香港出走到英國,開展人生下半場大冒險。

對抗寂寞

不要怕這種感覺,反而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想想如何對抗寂寞。寂寞本身並不可怕,耐不住寂寞而胡亂用其他人和事充塞自己才是個問題。


「朋友,你寂寞嗎?」
:)
:(

翻開字典,查一查「寂寞」的解釋(很無聊嗎?)。

Wikitionary﹕感受的一種,指感覺孤獨、內心空虛。(噢,簡潔。)

百科﹕一種介於孤獨、落寞之間的思緒。當個人離開群體不久後,就會有一種特有狀態,這種狀態叫寂寞。寂寞是源於心裡的一種無奈。寂寞不僅是由於一個人的孤單,更多時候是思念一個人的惆悵。(嘩,好長!最後兩句是 FF 嗎?)

。。。。。。

(忽然有點寂寞,隨便寫寫。以下真的沒有甚麼內容,有期待的話可以不往下滑,但如果想當作隔空和我作伴,謝謝你,請讓我知道有你在。)

。。。。。。

抗疫時代,倍添寂寞。

之前(幸好?)沒有 wfh ,星期一至五每日仍有同事作伴。
如今無業,又是另一回事。

香港政府的「犯聚令」加上香港人的「齊心抗疫」,這段日子我經常「偽宅女」上身地度日,有時候一整天沒外出,有時候甚至整天沒對人說過一句話。

當然沒停過 WhatsApp。我本身是有點 internet/e-device addicted,但我開始發覺電子通訊再方便再多資訊也好,原來都不能取代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

人類始終是群居動物,至少我是這種,想親眼看見你的樣子,想親耳聽見你的聲音,最好還可以拍拍你的膊頭,輕輕互相抱一下。

噢,原來我仍然是這種人,我想感受到溫度,又了解自己多一點了。

。。。。。。

(還在看嗎?太難得了。謝謝你!)

這陣子,我當「偽宅女」時有甚麼抗疫法寶呢?盤點一下﹕

Netflix:煲到 Mon 都快煲爛,煲到眼乾,已有點看到太膩太累的感覺。

WhatsApp / Signal :很多朋友都沒機會見或少了見面,至少這樣我感覺有人在身邊。

打機﹕一直玩一兩個無聊的手遊(最近玩電腦遊戲 Sims),主要功能是 kill time,玩得多會有點內疚,覺得自己浪費時間,虛耗光陰。

閱讀﹕開卷有益,看書令我感覺最充實,但要看心情,心清而靜時最好,能讓我有空間思考更多。

跑步﹕最近一星期只跑一次,接下來的日子不知還能不能保持這習慣了。

波波和雞蛋仔(我的兩隻小寶貝 ---- 異國短毛貓和法國老虎狗):牠們倆最能即時替我掃走寂寞感,畢竟牠們是活生生的寶貝。:)

電視﹕沒甚麼特別好看,ViuTV 還不錯,TVB 已完全沒看。不過我有時不看也會開電視,好讓家裡有點「人聲」,這舉動會否太寂寞?

寫作﹕有時候,投入寫作會好像進了如「蟲洞」的異度空間,時間不知不覺流逝,而且每當寫作時,就如幫自己整理雜亂無章的思緒,比看書更能充實自己,是我的「樹洞」,聽我心聲。

大概是這些。前陣子我還會彈彈琴、繪繪畫,現在沒有了,這些事得看當日的心情。

。。。。。。

(你竟然還在看?你真的看到這裡嗎?感動中!那我說說我自己吧!)

我曾經一段時間很努力地克服自己過於依賴和害怕孤單的性格,成績都算不錯,朋友圈擴大了,同時和信任圈內的幾個密友的關係也更深化。

各式各樣的事情都去嘗試體驗,前兩三年,我一個人去了澳洲和意大利過生日,不帶寂寞地盡情玩樂十天八天(咦?一個人旅遊時反而不及此刻寂寞,今晚是怎麼了?)。畫油畫、流行彈琴、跑馬拉松、學新的外語⋯⋯總之未試過的事情覺得都可以體驗一下、學習更多(壞事除外)。

在這尋找自己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對人對己的心態都在轉換中,學習自己一個人去經歷和細味人生,有人相伴固然很好,但一個人時也不應該活得差。學習放下自我中心,學習少一點衝動,少一點偏執,學習體諒別人多一點,對身邊認識不認識的人都要親切真誠,盡可能好好地對待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別為他人添愁煩,反而心裡相信自己待別人好時,其他人也會待自己好(我是天真系的)。

沒有人有義務要陪伴自己,成年人當要學懂自己讓自己快樂,自己為自己排遣寂寞。

好,就這樣寫寫,我這一小時感覺沒那麼寂寞了。

(如果你仍看到最後,謝謝你陪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