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媒介

人与媒介

实体烟

12 篇文章

我们之间的关联

人与媒介

人与媒介

我们之间的关联

更新

一键直达

脸书一位陌生人的图,被算法推到了我的时间线——作为家具的老式电视机,竟只有三个台可选,且这三台还被做成实体按钮固定在那里,给人一种庄严的安宁感。游乐器也有名分照片里的废物,是有限媒体的存在过的证据。在那里,从业者、消费者尚有自知之明,懂取舍,也知这东西不能替代双眼去观看世界(主要是太笨重)。

想象未见之物

上一篇文章《两个观点》提到说「人无法想象没有见过的东西」,最近又看到两个颇有意思的佐证。一是亚美尼亚导演 Robert Sahakyants 在1987年的作品 Урок (Lesson)。这部天马行空到有些奇诡的动画短片里,外星异兽、航天装置种种,多是已知元素的拼贴,拆解开来皆...

新时代底噪

音乐厅里的巧合

虚拟过噪

周末去看了2024台北国际电玩展,大受震撼,虽赶在闭展前两个小时入场,但依然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两小时下来的直观感受是,视觉听觉严重过噪,屏幕里的虚拟世界也一样满溢,你根本无瑕顾及现世的平庸。这次看展,我是抱着两个目的。一来相信,玩家推动科技进步——所有对感官的极致追求,都会催生...

预制菜

作为流行乐迷的我们,早就吃上预制菜了。预制的风格,预制的模板,预制的音色,预制的节奏型,预制的和弦套子,预制的旋律 hook,预制的歌词意向,预制的乐器摆位,预制的文案,预制的海报字体,预制的 VJ 素材,预制的现场体验。意料之中的听歌场景,意料之中的铺垫,意料之中的高潮,意料之...

两个观点

听了一期播客(拒绝三亿美金 offer 的人|对谈音遇创始人 Albert),有两个观点拿来和大家分享: 观点一:「关注」一个人意义何在?在 Albert 看来,绝大多数以社交为名的产品都是伪社交。根本来说,内容分发是社交的目的,而广告分发是内容分发的终点。

凭什么给他打低分?

有件事,从2019年乐夏第一季开始就想说,就是电视前看到的表演,和在录制现场的感受是完全错位的。网友总批评说,为什么谁谁谁那么好,你们却给低分差评?我那时还要辩解几句,说你看到的是经过修音、剪辑、加上小纪录片等等前因后果的成品,我坐在影棚,看到的只有表演本身,那是赤裸裸的展示和对比,任何瑕疵都一览无余。

戴 VR 头盔的苏珊•桑塔格

假如苏珊•桑塔格还活着,我很想知道她是怎么看待 Apple Vision Pro 的。这是由 New Bing 生成的假照片桑塔格在 1977 年的《论摄影》里做过一番精妙、雄辩的论述,她视摄影为(被工具武装的)人对现实的窥探、挪用、僭越、矮化、与控制。

想象一个新世界

关于 “孙燕姿在孙燕姿模仿大赛中获得第二名” 这件事,歌手本人的回应里显而易见,有一种属于二十世纪音乐家的无奈、夹杂着华人文化特有的怀柔。相比之下,加拿大音乐人 Grimes 的表态则一如其身心兼具的未来主义立场,说凡利用她声音生成的 A.I.

当代问题

看《卫报》报道,演员 Suzi Dougherty 用 iPhone 拍摄了儿子和两个人偶在一起的姿态,并投稿到悉尼当地一个摄影比赛。意外的是,这张得意之作被评委一致拒绝了,理由不是它不够好,而是他们觉得,照片太过可疑,看起来像人工智能生成的。

动物不说话

被问到最喜欢的电影是哪部时,David Claerbout 答:《驴子巴特萨》或导演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 的任何一部电影,因为他深谙观众不需要一部此刻令人信服的电影,而是未来。这位比利时艺术家的个展中,我印象最深的作品是《纯粹的必要性》。

字节跳动

半个月前我去了趟南投,和一群赛德克族原住民小孩、几位汉族小孩、还有他们的师长一起登山、观星、并在山中借宿了一晚。沿途所见、夜空星河、山民孩子的健硕开朗,自不必多说。位于台岛心脏部位的「能高山」头天傍晚,我们落脚日据时期建造的云海保线所,吃饭玩耍,看夕阳落进云海。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