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剛
傻剛

忘不了小時候見到的,那隻在稻田上振翅的白頭翁; 那個定格瞬間,整個世界彷彿閃閃發光,讓我一頭栽了進去,直到今日。 除了我的教育行動紀錄外,還會在這裡分享我的日常生活碎碎念。 想要純粹追蹤我的教育行動,歡迎追蹤方格子專題「自然野走教育工作室」。 --- 目前有個個人工作室叫「自然野走工作室」。 位於桃園,常態活動範圍以北部為主。 關注自然領域與科學領域課程、野地教育,與自主學習。

▎脫下人類的標籤​

「...我們總以為自己在宇宙中有什麼特權,​ 但事實上,這顆星球不過是一粒孤單的微塵,​ 被裹在浩瀚的黑暗中。而據人類有限的認知,​ 沒有任何外來力量,能幫助我們救贖自己。...」​

最近找資料,在閱讀《通往世界的植物》,作者好幾段文字讓自己很有感觸。
我喜歡生物,喜歡生態學、演化學、生物地理學,喜歡所有的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天生將眼光關注在事物之間的連結上,有股衝動不斷想要解明事物之間的關係。​
當用自然科學的視野看事物,能切實地感受到我們都只是在自然的巨大循環波動中的小小一個點,而相比下世界宇宙是無比的寬闊。​​

就像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在看到暗淡藍點之後,發表的演說:​
「...我們總以為自己在宇宙中有什麼特權,​ 但事實上,這顆星球不過是一粒孤單的微塵,​ 被裹在浩瀚的黑暗中。而據人類有限的認知,​ 沒有任何外來力量,能幫助我們救贖自己。...」​

聯想到今年清明節兒童節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個叫做「小敏訓」的工作坊。​

中間有一個關於標籤的活動,大意是寫下你身上想要撕下的標籤,會再有一段時間讓大家自由走動,去看看每張標籤,寫下你覺得這張標籤的內容。​

我想了想,在標籤上寫下了「人類」兩個字。​


曾經有段時間,我頗討厭標籤。​ 被匡列住的感覺讓人渾身不舒服,永遠覺得自己被誤解。​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在心裡面和自己對話,將一張張的標籤從身上撕下,檢視,然後丟掉。不知道到了什麼階段,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也許是自己終於心滿意足,對於標籤一事已不再那麼在意。​
當這段經驗融入了自己的思考方式之後,我便逐漸淡忘了。​

直到這次小敏訓,才又被喚醒這段過往。​
這次我試著把標籤都撕下看看。​

嚴格來說我只能匆匆一瞥。​
那是一個既有著無限可能但又虛幻的世界。​
因為連「自己」這個標籤都沒了,你可以是「任何」。你可以無所不是,同時也什麼都不是。什麼都能做,但對世界而言毫無干係。​
是無限和零同時存在的地方。​

以前隱隱約約感覺到的,現在更清晰了。​
標籤是一種框架,是一種束縛,但正是因為有了框架,「我」才得以成形,無盡發散的能量才得以固定下來,能夠和世界互動。​

我又聯想到,有天在近年攪和進的活動中突然意識到,想要認識自己,其中一條道路是進到群體之中。​
也是因為自我必須仰賴他者才能彰顯。只有自己存在,自我便失去了意義。​

而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指出,人的大腦在做動作的同時,會不斷預測自己會收到什麼回饋,「如果實際接收到的感覺,不太符合我們的預期,我們的腦子就會察覺其中的差異。這種差異會讓我們更注意當下正在做的事,或是促使我們調整動作,以獲得預期的結果。」(2006,Carl Zimmer)。​

我相信這便是標籤的源頭之一,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對萬物貼標籤,為了讓自身能更好地活在這個世界上。​
但我也相信,偶爾脫下人類的標籤,用萬物之列的角度思考事情,是會有助於世界和平的吧。​


「不論你的國籍為何,我們這些研究植物的人,在做研究時,心中不該有國界之分。」
​ -- 國府方吾郎。​

『與其說分類是在吹毛求疵,區分你我,倒不如說是追求連結,既是自然界中的連結,也是社會中人與人的連結。面對這個充滿連結的世界,達爾文稱之為「糾纏的河岸」(entangled bank),日本植物學者早田文藏則說是「因陀羅網」(Indra's net)。』
『一次又一次,我漸漸學會從地球的視角來閱讀生物演化與遷徙的歷史,自此北美洲取代了美國和加拿大,安地斯山取代了秘魯與智利,民族與政治所劃分的地界在生物地理學的世界裡再也不重要。』
-- 游旨价,《通往世界的植物》。​

「如果這世界上有更多的分類學家,這世界說不定就沒有戰爭了。」
-- David Boufford。​

「你知道嗎?曾經去過太空的人,都會變得更有大愛、更愛好和平喔!」
-- 怪奇事物所所長

從大約 60 億公里外的太空往回看,地球在深空看起來只是一個小點(位於右側橘黃色光帶之中)。 fro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暗淡藍點

延伸閱讀 & 參考資料


若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註冊 Matters,
拍掌拍好拍滿,化讚為賞,我也會以實際行動回饋社群。

全文同步發布於方格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