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開箱文
哲學開箱文

「你一開始做哲學教育,接著研究哲學故事,最後差點成了哲學笑點。」 哲普作家 台大兒哲中心研究員 國體大兼任助理教授 粉專:哲學開箱文 合作邀約:yschou0910@gmail.com

從24到4

對我而言,這是特別的一年,各項教學業務組合起來,面對的學生從24歲到4歲都有。跨度二十年,大約就是2000年後的一整個世代。

每個年齡層,所適用的呈現、認知模式不同,也會遇上特例或轉換等問題,這裡簡單紀錄一下。當然我有自己的解讀視角,而且樣本數也不多,只算隨手寫寫。

.大學生:理論濃縮

喜歡實戰秘訣、萬用公式、反直覺結論等,講這些大部分人會認真聽,但若進入詳細的論證或分析過程,就會開啟邊滑手機邊聽課模式。

邊講故事邊分析會好一些,但這得看你能不能找到很棒的案例,而且還得有點口才與人設加持。在此口語鑲嵌很重要,或說穿插生動的對話梗,「金錢不是萬能,但沒錢是萬萬不能」之類的。

從每次上課的學習筆記來看,邊滑手機邊聽課,滿常會導致過度簡化的理解。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採取要點+陷阱的起手,一開始就把最重要的結論列出來,同時強調偏差理解會導致哪些很笨的情況。

(有如在寫「最聰明的產品使用法」,雖然操作上通常很懶人)

當然,不是所有課程內容都適合這樣做,或說要這樣做的話,常常需要花費超多備課心力。

此外,快畢業或有在打工的學生,會更願意認真聽,只要內容直接觸碰到就業、情感與人際關係等議題。我自己的理解是,他們意識到自己將要出社會,需要有些東西來支撐接下來的人生變化。

但如果是大一大二,很多根本還沒有踏出舒適圈的打算,因此任何東西聽來都比較像冷知識。對這種情況,解法之一是奮鬥敘事的關鍵抉擇,什麼名人生平或動漫主角解析,在哪時做對或做錯什麼之類的。

(類似產品體驗的各式細節,並強調利於行銷的點)

其實這類敘事,多少有點過度簡化或倖存者偏誤的嫌疑,但大一大二通常還沒意識到人生困境的鬼打牆性質,所以強調複雜度也體感不高。

.中學生:知識連結

中學生的位置有點尷尬,他們已自居為大人,但生活環境與經驗卻比較受限(網路世界除外),尤其是身處舒適圈內,同時對「現實世界」的認知還很模糊。

也就因為如此,連結到「有聽說但不太清楚」的知識,會比較重要,加入一些鬥爭元素更好,誰和誰在吵什麼之類的。奮鬥敘事算適用(喜劇或悲劇結局都行),但可以更強調背景知識的解說,有時可以到奮鬥/背景五五開的程度。

大致說來,高二到大二我會強調奮鬥敘事+解釋關鍵抉擇,國二到高二則會強調奮鬥敘事+解釋背景知識。

(相當於說明產品出現的各式場景,以及會發生什麼事)

當然,這裡說的只是資訊的呈現與認知,實際上,主題方向、素材蒐集、備課心力等都會有影響,而且很多時候可以混搭。

此外,對網路原住民而言,任何敘事只要跟網路有關,都能引發額外興趣,而且他們對網路生態的觀察,通常比我這個世代更細緻(要說是小圈圈更多也行),只是常遇到不知如何(用文字)表述的問題。

.小學生:情境分類

小一小二,和小五小六,基本是兩個不同群體。

小一小二可以直接和學齡前(5-6歲)一起算,還處於字認不全、生硬字詞不懂的階段;但小五以上如果已有閱讀習慣,知識量常常超乎預期。至於小三小四算是轉換期,各人情況差異很大。

也就因為如此,小四到國一可以直接採取奮鬥敘事的簡易版,並轉而強調決策細節,譬如這樣做想達到什麼目的、那樣做為何不如預期、什麼人特別(不)想這樣做之類的。

(有如在寫產品使用說明書)

而且必須大量採取「譬如」、「就好像」,用情境相似性來協助理解,稍微岔題也沒關係。類似做法也能用於高中生以上,但議題要比較複雜或規模較大,否則太無聊。

比較理論地說,這是在把諸多情境歸納成不同類別,並解釋哪個類別的事件大約可能有何發展。當然,事件分類有很多種標準,不同群體文化通常會發展出自己的一套。

.學齡前:字詞定義

小二以下我都算作學齡前,這個階段能把稍微複雜的情緒、行動與事物給解釋清楚,就算很不錯了。而且最好搭配大量的圖案。

(簡而言之,就是解釋產品設計用來做什麼)

其實無論哪個年齡層,搭配圖案一定比較好,但學齡前蠻常會特別注意影像細節(畢竟沒手機、不懂文字),有解謎意味的圖案其實意外有用(或你直接問圖上的哪裡有XXX),當然這東西得花力氣去準備。

當然也可以用觸覺來輔助,常見的是摺紙、貼紙、拼圖、畫畫等,而且也有自行摸索的效果。

另外就是,帶點天馬行空的幻想很有用,譬如水龍頭插在西瓜上再打開,會不會噴西瓜汁。

雖然有時看來歪題歪很大,但我常常覺得對他們而言,「大人們」動不動就會拿出「把不可能變可能」的東西,那我當然也可以試試,儘管有時帶點挑戰禁忌的意味。

「大人們」知道那叫科技以及科技不能做到什麼,但在小二以下,任何事都是有點可能的。這一點很可貴,但隨著社會化加深,它不會維持太久。

另外就是實作上會遇到的一些問題:

.比例選擇

剛剛講了很多,從理論濃縮、知識連結、情境分類到字詞定義都有。

當然這主要是比例問題,年齡越大越需要理論濃縮,年齡越小越需要字詞定義,實作上一定是混搭的,只是哪個部分要特別多或特別少,只能用經驗法則來預判,現場再看情況調整。

因此我個人是不太能拿制式教材上課的,雖然很多時候那是有效工具,但給我用我反而不太會教了,跟我的預判與調整習慣相衝突。

也順便講一下特例問題。簡而言之,總是有人特別聰明,也有人特別沒反應。但長期下來我發現,一般被認為「聰明」的學生,其實是反應快或說話主動,反倒看似無動於衷的學生,其實可能在思考延伸議題。

因此你最好設計一些,能夠展現思考過程的機制。我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手寫回答開放式問題,但放在課程中後段比較有效。若人數少或年齡偏低,用對話法效果較好。

我不太肯定,社會大眾是不是比較喜歡,只要是同一課程,所講內容甚至所用語氣都一模一樣,但已經磨到非常頂標的那種類型。

但我覺得我難以做到。那樣其實跟YT或TED無異,有這種技能的應該直接去當流量網紅,不太需要吃講師這碗飯,除非你能一場收幾十上百萬。

.人設轉換

跨度二十年,如果一定要弄條線來搞二分法,我會選擇小六或國一。

小六以下,你的語氣必須篤定一些。由於社會化還不太明顯,這階段的學生需要辨別,哪些東西屬於硬規矩(不容許特例,具有難以避免的後果),哪些東西可以軟變通(容許特例,某程度可以協商或補救)。

如果學生講一些奇思怪想(要給誰死之類的),或看到問題隨便亂答,必須勇於制止他們,否則情況會越來越難控制。當然多數時候,用開玩笑的口氣應該就行,但也得要有明確底線。

簡單說就是,故事家與管教者的融合。

國一以上尤其到高中,已有反抗權威的衝動(雖然不見得展現出來),太過強調誰對誰錯、誰道德誰邪惡,反而有種灌輸感。而且現在網路上,任何事情幾乎都可以查到反面資訊,再也不是教師、教科書加報章雜誌壟斷資訊的年代了。

因此在這個階段,要做得更像報導:同時呈現正反方觀點、這說法誰會喜歡誰會討厭,這案例引發大家哪些反應,再說你自己傾向哪邊以及有何理由,這樣的順序會比較好。

如果一定要討論正邪,應盡量把立場問題轉換成技術問題,也就是強調怎樣做才解決了困境,或說哪些做法短期見效但其實會有長期成本,然後再說誰選擇了哪一邊。直白說就是,在報導裡悄悄加入推銷成分。

另外,偶爾說一下自己的糗事,會讓學生更覺得你是個真實的人,而非某種樣板角色。

.用詞轉換

高中以上適合的名詞或動詞,尤其跟網路梗有關的、自帶聯想或情緒效果的,常常不太適用於小學生。

這是我最常遇到的卡關點:對成人而言很生動、一針見血的詞語(譬如鄙視鍊、情緒勒索等),必須轉換成非常情境式的感受+動作,誰有什麼感覺所以怎麼做,然後大家覺得怎麼樣之類的。

也可以大量採取「譬如」、「就好像」等對照式解說,在理解上會很有幫助。小小缺點是,小學生們會大約感到有懂,可是要他們講則講不出來。

這樣的狀況,比較理論的說法是,小學生比較能理解操作型定義,但不太容易把握概念型定義。因此如果要設計開放式題目,或有更多對話討論,最好也往操作型定義的方向去做,概念型定義則用填空或選擇,或直接放在題目裡當註解。

當然,實作上都很需要經驗累積,而我還在學習。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