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開箱文
哲學開箱文

「你一開始做哲學教育,接著研究哲學故事,最後差點成了哲學笑點。」 哲普作家 台大兒哲中心研究員 國體大兼任助理教授 粉專:哲學開箱文 合作邀約:yschou0910@gmail.com

打破慣性自責的循環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書名相當討戰,內容更是。「玻璃心」一詞意在指出,有許多(年輕)人易受打擊、需要他人保護,而這已漸漸形成一種文化趨勢。

作者似乎有意暗示,「玻璃心」近於準憂鬱狀態,因為這常伴隨著憂鬱症的三種固定念頭:我很爛、世界對我很不友善、我的未來毫無希望。當它們常常彼此觸發,心理自然健康不到哪去。事實上,有相當多的統計數據顯示,年輕世代的心理疾病比例逐年升高,不分國界。

這學期,有位同學讀了《玻璃心世代》之後,發現自己原本有個思維上的惡性循環:

1.自我批評:我真爛,事情總是做不好。

2.以偏概全:別人都好強,我一輩子都做不好了啦。

3.讀心之術:別人都在私底下說,我一輩子都不可能做好。

4.慣性強化:大家覺得我做什麼都爛,我的未來一定很悲慘。

這些想法顯然相互支持,並導致了一種螺旋向下的自我敘事。如果某人腦袋不時冒出這類念頭,相信他在遇到大部分事情時,都會先預期自己的失敗而非成功,而且會越來越嚴重。已有不少研究顯示,這一旦形成慣性,將會大幅削弱自信心、努力程度與改善動機。

而所謂的認知行為療法(CBT),正是為了打破這種惡性循環而有,於是這位同學說:

近幾個月我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作者大力推崇的CBT模式,在遇到挫折產生負面想法時先不讓自己鑽牛角尖,而是審視當下第一個冒出來的念頭,有其正當證據去支持此想法的合理性嗎?我是否陷入了負面思考的循環?
在熟練了這一套思考模式後,我認為我的生活的確輕鬆了很多,從各方面來看都是。
例如在學校段考英文考了倒數幾名,第一個反應是「我一輩子都讀不好英文了。」「同學們如果知道我的成績一定會嘲笑我。」,但當我冷靜下來檢視這些想法,質疑自己,提出反證,我發現過去堅信不疑的這些居然如此可笑,「一輩子讀不好英文」?去到國外生活幾年英文自然而然會變好;「這麼爛的成績一定會被嘲笑」?事實上,沒有人嘲笑過我的成績,大家都一直提出解決辦法想幫助我。
本來的我會陷在低潮之中,自責很久都無法打起精神。但運用CBT,不僅意識到這兩個想法陷入了認知偏誤的「以偏概全(因為有一些失敗案例就推斷以後也都會這樣)」跟「讀心術(相信自己知道別人心裡在想什麼)」,我還更快接受自己的不足,並著手去改變它。

這一經驗相當寶貴,而我相信,這與其說是書的功勞,不如說是個人自覺。要能隨時審視自己的負面念頭,絕無字面上所言的那麼簡單,最難的就是起步與練習,所以這位同學多半已經意識到「自責」帶來的負面效應,只是缺乏簡單易行的應對方法。

事實上,我在臉書的高中專屬粉專上,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看到類似的自責,「別人好強我好弱」、「覺得自己總是無法達標」之類的。儘管這多半只是情緒抒發,尚不到疾病等級,但在強調競爭的教育體制裡,自信受挫乃至於慣性自責的現象難以根除,只是程度輕重的差異。

一般人在感到挫敗或自責時,除了改進做事的方法之外,也常會找些東西來轉移注意力,慢慢等挫敗感自行消失。

然而,若短期內不能明顯改進,而挫敗感又經常出現時,我們有理由相信,這類感受會持續積累,並超過內心原本的消化速度。至於積累到何時才會爆發出來,又是以什麼形式爆發,每個人都不太一樣,但爆發時絕對不會好過。

自責感難免,但它應該轉換成正面的發展動力,而非負面的慣性阻力。也就因為如此,我認為避免憂鬱趨勢的方式之一,就是把「慣性自責」給顯題化,使它變成指稱現象、釐清機制與提供策略的實用概念。

如同「情緒勒索」不應被看成是「有點強勢」,「慣性自責」也不該只被看成是「抗壓性低」,而是值得我們花更多心思去理解與處理。

常有人在網路上問,為什麼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人往往比較缺乏自信。也許它反映的並非沒有優勢可供自信,而是縱有優勢也會慣性自責。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