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眼
文明之眼

《推背圖》第47象:約五百年後 讖曰:偃武修文,紫微星明,匹夫有責,一言為君 頌曰:無王無帝定乾坤,來自田間第一人;好把舊書多讀到,義言一出見英明

【周朝黃老思想】第十九篇 人之飢也

「人之飢也,以其取食稅之多也,是以飢。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為也,是以不治。民之巠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巠死」與「絕聖棄知,民利百負;絕仁棄義,民復畜茲;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議題相似,但隱藏的社會問題卻更為嚴重。

人之飢也,以其取食稅之多也,是以飢。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為,是以不治。民之巠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巠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貴生。

百姓飢餓,因為徵稅太多;百姓騷亂,因為繇役不休;百姓為寇,因為民不聊生;執政貪婪終遭叛,大公無私方得安。

 

「人之飢也,以其取食稅之多也,是以飢。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為也,是以不治。民之巠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巠死」與「絕聖棄知,民利百負;絕仁棄義,民復畜茲;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議題相似,但隱藏的社會問題卻更為嚴重。

百姓飢餓是因為損不足而奉有餘,這是執政者貪婪無度所致,因此遠比「絕仁棄義,民復畜茲」的問題嚴重,百姓不治是因為執政者太有為了,所以也比「絕聖棄知,民利百負」的問題嚴重,百姓輕死是因為生活太難,世道紊亂為生輕死當然遠比「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的問題嚴重。

兩者都是談民生所以談論的方向類似,但民生問題嚴重程度卻相差很多,而且「絕聖棄知,民利百負…」是有解決方案,還有「見素抱樸…」等配套措施,也遠比「無以生為者,是賢貴生」更有方向舉措與康復希望。

「無以生為者,是賢貴生」用詞含糊不清,既不甘沉默也不敢明言,若是指政府,翻譯為「無政府都比腐敗好」也行,若是指百姓,翻譯為「去隱居也比苟活強」也通,這或許是文言文難懂的原因,知識分子迫於形勢也不得不如此。

此篇文章應該出自西周晚期,即便是為民喉舌的知識份子,也是由上而下的牧民思維,身在禮法之治的桎梏中,只能期盼上位者少搜刮、少胡為、少苛政,即便如願也只能治標而已;禮法約束而思想禁錮,是知識分子的無奈,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