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喷菇
万小喷菇

没有人喜欢填空题。

如果我们共享一个月亮

第一次被微信后台删文,无能狂怒以后的搬运

今日中秋,当然是要分享一篇与之有关的课文,确切地说,是篇望月怀古的唐诗,至于所望之月是否正是中秋之月,所怀之人是否正是远方亲人,读者有心以为如此那就如此的吧。

望月怀古

唐代 ·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网上做了一番考古,由于语文课本版本众多,这一首诗在不同版本的小四、中一以及高三课本当中都出现过,有的作为某一单元的课文,有的作为选读的鉴赏诗词,无论如何,我们在十二年制的语文教育当中都曾见过这轮公元七百多年的月亮。


说下作者,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广东韶关)人士,有着“岭南第一人”的美誉(所以读他的诗大概粤语最好,更为丰富的声调系统可以传达更为丰富的情感),唐朝开元年间的诗人,也是一代名相。733年,在朝中任宰相的张九龄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就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


望月怀古的诗歌众多,从极其直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有些哀婉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怀念妻儿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到思念舍弟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当你思念的是具体的人时,以上的每句都极其好。如今我却偏爱这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恰恰因为它不具体,它把天涯之大的情与景与物都融于一体——望向明月的人、抚过明月的风,被风撩动的草……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共享一轮明月,但不独属于谁,各怀万千情愫,但却共在一个“此时”。


我是极其讨厌宏大叙事的,那些新话里面往往裹挟着复杂的话术权力,我不喜欢所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但我心里期待一个不曾被污染的、不被统一定义过的、但是人人抬头可见的“明月”,或者它就是月亮本身就好。当我们退无可退的时候,当我们争论的起点是你能不能爱具体的人时,我好疲惫,也好失望,我以为那些望月怀古里的情感应该流淌在我们的心里,它奔向了我们所爱之人,也教会了我们爱某一个人。但有些人说,涓涓细流并不重要,只有汪洋大海才值得爱,爱要崇拜,爱要整齐划一,爱要说一不二,可是那样的爱会抵达哪里?


再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会想起《黑暗的左手》里面,“我”和伊斯特拉凡孤独但又壮美地穿越冰原的场景,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物种,忍辱负重,为了星际和平,去走一段生死难测的险路,当他们攀过冰原成为生死之交的时候,他们的心里都是有这样一轮月亮的啊,不是只有人类彼此才会心意相通,那轮月亮可以照到比地球更远更大的地方。


其实自己想说的话与中秋无关,终究还是带了一点愠怒,如果硬要掰扯回来,那我就祝大家中秋可以吃到好吃的食物,赏到好看的月亮!

给你幸运月饼!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