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 Ming
Wu Ming

You don’t know until you try (I write when I have occasion, and sometimes I have no occasion. ) Wuming@liker.social

主席先生, 我們應該怎樣辨

(编辑过)
Will I be pretty ? Will I be rich ?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

有個寂寞老人,妻子過世,孩子離家獨立。原本經營的生意也關閉了。他渴望有個伴,決定去買隻鸚鵡。老人去到寵物店,指著一隻鸚鵡問多少錢。

 老闆回答:「這是一隻好鸚鵡,要價五千美元。」

「什麼?一隻鸚鵡怎麼可能值五千美元?」

「嗯,牠的母語是英語,牠還會說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所有歐盟的重要語言牠都會。」

「我都老了,不工作了,一點也不在乎什麼歐盟。算了,就給我旁邊那隻年輕的吧!」

「好的,不過這隻要一萬美元。」

「什麼? 一萬美元?為什麼牠值一萬美元?牠有什麼特別的嗎?」

「別看牠年輕,牠一直都在學習。牠已經會說中文、廣東話、日語,目前正在學韓語,完全就是一隻符合二十一世紀需求的鸚鵡。」 

「我在二十一世紀也活不了多久,角落那隻羽毛脫落、目光混濁的老鸚鵡呢?牠很適合我,我就買牠了。」

「我明白,但牠要價兩萬五千美元。」

「那樣的老傢伙怎麼可能值兩萬五千美元?」

「我們也不明白,只知道其他鸚鵡都尊稱牠『主席先生』。」

我引用這個故事不下百次,而這將是最後一回,直到今天,我仍經常被稱為「主席先生」。

上文的「我」 就是指保羅·伏爾克(Paul Volcker), 鸚鵡的故事也是出自其個人傳記的自序,《Keeping At It:The Quest for Sound Money and Good Government》 

此書成編的原因是他看到美國政府的管理能力每況越下,愛之心,責之切。 書中他提到美國政黨之間,甚至政黨之內的對立,極富階層不斷擴張影響力,嚴重干擾公共政策的決定,例如軍人福利,退休基金的預算編列,外交事務,移民政策,醫療等問題。 

閱讀伏爾克的著作,不得不提1980年,當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他,因為1970年的石油危機帶來高通脹,美國通脹率高達10%,增長率又低。為了打擊通脹,伏爾克猛然把利率提高到20%,此極端利率政策持續了大約兩年。 到1982年夏天,通脹率和利率才開始急劇下降。 歷史上此段金融時期被稱為Volcker Shock,美國的高通脹危機解決了,但高利率政策直接令美國步入經濟衰退。

若干年後,伏爾克承認當時的高利率政策只顧美國,而忽略周遭的環球局勢。墨西哥因利率扯高而陷入大規模違約,並引發了拉丁美洲的債務危機。 骨牌效應下,美國的失業率也攀升至了二戰後的最高點10.8%。

由於Volcker Shock帶來的全球震蕩,經濟不景氣,以至美國政府不敢再重用他,不過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美國經歷數年的震痛,又迎來長達40年的低通脹時期,一片盛世。 有評論說繁華是伏爾克打來的根基,90年代的美聯儲領導者,只是行運醫生醫病尾。 

2009年奧巴馬政府面對另一埸金融危機時,再次任命81歲的伏爾克加入了經濟復甦顧問委員會(2009-2011),在委員會上伏爾克認為金融危機全因金融部門的監管不力,例如美聯儲應負責審核金融業的吞併行為,而鮑威爾(Jerome Hayden Powell, 現任美聯儲主席) 的記錄表明他從來沒有否決過任何吞併個案。

伏爾克認為這種鬆懈削弱了行業競爭力,縱容超額利潤產生,減少對小企業的資金供應,為市場領導者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去壓榨他人。大魚吃小魚屬正常,但環境令所有小魚都死光了,整個魚塘就不健全。

伏爾克主張用《伏爾克規則》 (Volcker Rule ) 來制定嚴格的銀行法案,銀行只能通過交易來規避貨幣,以及客戶交易的風險。法案在2012年生效,行業不得不依從,其後高盛就取消了專有的股票和貨幣交易平台。 2015年,《伏爾克規則》禁止商業銀行利用客戶存款來牟利。同年,伏爾克呼籲制定新的《布雷頓森林協議》,以規則來規範世界各國的貨幣政策。

書中伏爾克回首前塵,承認美國在領導自由新興國家同盟時,處處狂妄。 例如肆意在美國以外發動無法獲勝的長期戰爭,而且開放市場和快速創新令美國公民帶來巨大損失。 在此過程中低估了中國,中國憑藉逐漸成長的巿場規模,經濟實力,和龐大的野心,威脅著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全書的結尾,他認為世界可以永續成長的時代已經走到盡頭了,有些人認為民主價值大獲全勝,但近年很多人發現氛圍已經完全不一樣。 過去的美國盟友信心動搖,質疑美國的領導能力,而美國向來致力推動民主和法治的願景也岌岌可危,並表示自己已經開始擔心下一次的金融危機。

 伏爾克在2019年逝世,終年92歳。 此書在2018年出版,出版時尚未有俄烏戰爭,全球疫情還未爆發。 2022年的今天,俄烏戰爭持續,油價急升,糧食短缺,天然氣緊張,西方世界對普京束手無策,全球「後疫情」 經濟並未復元,同時中國的清零政策對全球出口供應鍊的影響,中美關係之差,世界各懷鬼胎等一連串的環境因素,都直接加速全球經濟衰退。

因此近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OECD)把全球GDP在2022年的增長調低到3%。 全球大局不穩,首當其衝是最貧窮國家,繼斯里蘭卡宣佈國家破產後,高人口,高通脹率的國家如:巴基斯坦,阿富汗,埃及, 巴西, 尼日尼亞, 墨西哥等, 將是芨笈可危。 

骨牌效應下,落後國家運作失效,發達國家也受到衝擊。直至2022 年6 月,美國的通脹率高達9.1%, 英國更高達40 年的歷史新高9.4%,按現時美國的通脹數字,距離1980年的10% 通脹率,只是數步之遙。 

很多人把2022年的通脹問題,對比1980年代。 美國會否走伏爾克政策,把利率極端扯高呢? 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羅賓·克魯曼 (Paul Krugman) 認為美國只會適當地加息,因為美國失業率低,只有3.6%,而且經濟活動已開始減慢,他預測通脹率將會到頂,然後回落。 

不過他認為在後疫情的新常態下,人們依然恐怕受感染,消費模式趨向商品而不是服務,在商品的需求急增下,導致海運,空運,陸運的運輸受壓,求過於供,運費成本上漲,而此亦可解釋為何通脹高企不止出現在美國,而是全球問題。

除此之外, 克魯曼認為昔日1989年代,高息歷史的經驗,不能作現今的復制,因為現時的失業率低, 不過失業率低並不等於經濟熾熱。蓬勃假象的背後,其實只是勞動人口提早退休, 缺乏新移民人口,出生率低等問題。 他認為未來的困擾,在於世界怎樣適應疫情,俄烏戰爭,和中國的清零政策。 

面對後疫的未來,是一項謙恭的過程,面對失敗,然後慢慢糾正, 此世什麼也很難預測。

主席先生, 我們應該怎樣辨?

主席先生- 伏爾克說:

What’s the subject of life - to get rich? All of those fellows out there getting rich could be dancing around the real subject of life. 
Paul Volcker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