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passion
writepassion

writepassion

多模型思维

1 当前世界的问题,不在“少”,而在于“多”。这个时候,稀缺的是什么?不是外在事物,而是我们的注意力和判断力。

2 学者斯科特·佩奇在《模型思维》一书中指出,人类的智慧层次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数据。所谓数据,就是没有编码的万事万物,即虚拟世界中的0和1的代码,各种网页链接,你手机闪过的一个个屏幕,也可以是现实生活的事件,比如生老病死,阴晴圆缺。

第二个层次是信息。将数据命名以及分类,就是信息。比如落在你身上的雨是数据,全国的降水量是信息。

第三个层次是知识。柏拉图将知识定义为“合理的真实信念”,而佩奇则定义知识是对各种关系的理解,比如相关关系、因果关系,逻辑关系等等。当知识组织了信息,就呈现为模型,比如地震预测模型、解释市场竞争等等。

最高层次也就是第四个层次,是智慧。佩奇认为智慧就是识别和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3 佩奇总结了模型的七大用途:推理,识别条件并推断逻辑含义;解释,为经验现象提供(可检验的)解释;设计,选择制度、政策和规则的特征;沟通,将知识与理解联系起来;行动,指导政策选择和战略行动;预测,对未来和未知现象进行数值和分类预测;最后是探索,分析探索各种可能性和假说。

4在那么多模型中,你需要选取正确的信息(冰岛很小或者疫情是短期冲击)以及正确的模型(供需模型)。

模型思维的关键,关键是理解模型的本质,懂得如何选择模型,比懂得模型细节更重要,要有多模型思维,切忌用单一模型解释解决一切问题。

佩奇提醒我们,模型有三个特征:第一他们都是简化的,因为必须剥离不必要细节;第二,模型都是形式化的,需要有精确定义;最后,所有模型都是错误的。这意味着,我们面临多种模型,一方面应该选择最合适的模型去思考,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试着从不同模型去看问题,这让我们可以更好理解解决问题。

5 车多就限流,房价涨就管制,口罩难买就罚款,这其实就是直觉或者单一模型思维的结果,那就是抑制需求。对应的反对意见中,如果觉得所有的东西都稀缺,解决思路是以涨价应对一切,这其实也是另一种简单思维。

6 在19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年代,如果要夸奖一个年轻人,人们会说这是一个拥有很多信息的年轻人。在今天,大家大概率不会这样说,但可能会说有很多知识的年轻人。在大数据的今天,可能已经不够了,你可能需要说,这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或者这是一个模型思维的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