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树
木头树

思想基督之爱

基甸带领三百勇士战胜米甸人(士7)

基甸带领三百勇士战胜米甸人(士7)


主耶稣基督所爱的弟兄姊妹:


今天继续讲解士师记第七章的内容。首先简单回顾上一章内容。上一章,讲的是以色列人被多如蝗虫一样的米甸人压迫,欺凌,就哀求神来拯救。神就差遣使者,也可以认为他是神子,向一个叫基甸的人显现,呼召他起来做统帅,组织抵抗。基甸是玛拿西支派里最小的一个分支亚比以谢族人,他又是家族里面年龄最小的那个,所以自觉卑微,颇为挣扎。面对大战在即,他就向神要了二个记号,作为被神选中的凭据,就是著名的羊毛测试,神借此显现神迹让基甸有了信心。期间,他还经受了一个考验就是奉神的命令除去他父亲拜巴力的祭坛和假神亚舍拉,建造了新的属于耶和华神的祭坛,向神献祭,也因此差点被那些热衷拜假神的同胞打死。危急时刻他父亲约阿施站出来,作为家族领袖,据理力争保护儿子,并给儿子取了一个新名字,耶路.巴力,意思是“他拆毁了巴力的祭坛,让巴力与他争辩吧”。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表明基甸生命的更新,也表明他顺服神而与仇敌不共戴天的心志。


本章接着上一章,既然神呼召了基甸,那么现在就该真的投入战斗了。神将怎样带领基甸去战胜仇敌呢?今天的证道主题是:基甸带领三百勇士战胜米甸人。分为三个段落:


一、神为基甸挑选三百勇士(1-8)


二、神差仇敌解梦激励基甸(9-15)


三、基甸高举神名战胜米甸(16-25)


一、神为基甸挑选三百勇士(1-8)


1) 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和所有与他在一起的人,清早起来,在哈律泉旁安营;米甸营就在他们的北面,靠近摩利山冈的平原上。


1节,交待决战前的形势,双方位置。米甸营在平原,基甸的队伍则安排在山上。基甸作为统帅,正打算排兵布阵。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就是神命令基甸把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三万二千战士,削减一部分。为什么呢?


2)耶和华对基甸说:“与你在一起的人太多,我不能把米甸人交在你们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自夸:‘是我们自己的手救了我们。’


原因就是,不让他们把获胜的荣耀归给自己,而不归给神。神表示如果基甸想仗着人多去打仗,那么神就不会让他获胜,以免他们骄傲,觉得是靠自己救了自己,而不是靠神。


圣经没有说基甸听了这话后作何感想。换作我们也许早就一百个不情愿了,因为跟十三万五千数量的米甸人相比(下一章披露了这个数字),基甸的队伍人数根本不算多,至少要以一敌四。


基甸的顺服,说明他生命还是有更新的。上一章,基甸虽然经历了神火烧食物以示悦纳他的祭物,但不久后又提出用羊毛测试法来试验神。


要怎么裁军呢?神的办法很简单——


3) 现在你要向众民宣告:‘害怕战栗的,可以回去,离开基列山。’”于是众民中有二万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万人。


看,这三万多人中,有胆量的真的没那么多。所以一发通告,就有三分之二的众民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这是神得荣耀的方式。至少可以起到三个作用:一是给他们挤干水分,不许滥竽充数;二是顾念他们的软弱,并不拔苗助长;三是不许他们自我膨胀,而要依靠神的大能。


神不喜悦人偷窃祂的荣耀。神当然可以使用很多人来打这一仗,比如上一次巴拉就征集了一万人,但那一万人,如果不是神差遣暴雨部队和洪水大军,在西西拉的铁车面前,必然还是会一败涂地。所以,人多还是人少,从来不是成败的关键。


不让人自夸,让神全得荣耀、独得荣耀才是关键。


三分之二的众民回家,这真是一个尴尬的场面,基甸可能也始料未及。神的这一通告就是让每一个跟随基甸的人都诚实地面对内心。 明天就要上战场,你们真的不怕吗?你报名参军是不是跟风来的?你们这些因基甸拆毁了巴力祭坛而要用石头打死他的家伙真的想明白了吗?


基甸曾经犹豫过,但他不是因为害怕送命,而是担心自己不能担当这么重大的责任,直到神给到他凭据。那么这次被征召的战士呢?是充满恐惧还是充满勇气,取决于他们的信心。他们有多相信神透过基甸传出的信息,他们信不信神同在,神带领,神能赢。


也许有人会想,不是还有别人吗?打仗是要死人的,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要为此送命?所以,说到底,这里不但需要他相信能赢,还要他渴望在神的荣耀上有份,甘愿为拯救自己的同胞冲锋陷阵,死而后已。


不知道那些因胆怯而回乡的以色列人,当后来得知,神最后只差遣了三百勇士,且根本不用贴身肉搏,就毫发无损地赢得了胜利,会不会后悔,会不会羞愧,因为他们在这件荣耀神的事情上无份。


神让基甸发出的这个通告,也是对我们所有自诩为基督徒的人说的,也是对我们的灵魂拷问:信主是要打仗的,是要拼命的。如果信主会让你丢掉工作,失去自由甚至生命,你会胆怯吗?你敢跟从吗?


面对纷纷离开的众民,还没等基甸反应过来,神的第二道命令又来了——这剩下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一万人,还是太多,需要再次筛选。这次,是不是特别叫人想不通?剩下的可都是愿意战死沙场的勇士啊,为什么不给他们荣耀神的机会?


回答是:因为神有自己的方式。对神的方式,作为神的子民,事先、往往、依然会很难理解,但如果顺服去行,总会看到美好的结果,然后才会恍然大悟。


再次筛选,用什么方法呢?


神使出一招“喝水点兵法”。4-6节,神通过观察战士们怎样喝水来分别人群,帮基甸从中选出了三百勇士。


跪下喝水的,有九千七百人,占绝大多数;像狗一样伸出舌头来舔水喝的,有三百人,是极少数。狗在当时大多表示卑贱,所以这些像狗一样喝水的人,无疑属于行为怪异而被众人嘲笑的少数群体。


然而在神眼里,怪异、卑贱、少数,都不是问题,神恰恰要选他们出征,并且为了祂自己的荣耀,让他们甘愿顺服,勇猛直前,完成任务。


当时米甸有多少人呢?下一章有提及,米甸人有十三万五千人。所以,三百只有它的四百五十分之一。平均一个以色列勇士要对付四百五十个米甸人。就像7节说的,神就是要把四百五十倍于他们的米甸人,交在他们的手里。下一章还指出,这场战斗的结果是,以色列勇士一鼓作气,加上后来的追击,一共消灭了十二万米甸人。


所以,我们可以想见这三百勇士被选上的激动心情——因为自己的卑微和不配,因为神要大大使用他们,势必格外感恩而奋勇征战。神的工作就是如此出人意料,让愚拙人有力量,叫骄傲人羞愧。


而神在一切事情上的强势介入,宣告了一个道理——神应该是主导一切的那一位,正如:我们有这宝贝在瓦器里,是要显明这极大的能力是属于神,不是出于我们。(林后 4:7)


点兵已经完成,但这个仗怎么打呢?我们看第二部分。


二、神差仇敌解梦激励基甸(9-15)


区区300人,这仗怎么打?神对基甸的带领真是细致入微,引导他一步步增强信心。神知道基甸非常忧虑,就故意在当夜吩咐他——9)“起来,下去攻营,因为我已经把他们交在你手里了。


基甸听到这话,一定惊诧莫名,简直要直接质问神:就叫我一个人下去?那不是送死吗?难道我一下去,所有米甸人就自动倒在地上死翘翘吗?


但基甸没有,圣灵感动他忍住不满、保持沉默,继续听下去。10、11节,神岂不知基甸的心思,于是接着表示:10) 如果你害怕一人下去,可以带着你的童仆普拉一同下到营地那里去;11) 你要听听他们说什么,然后你的手就必坚强起来,有胆量下去攻营了。”


基甸听了这话,虽然将信将疑,但他还是选择顺服——就带着他的童仆普拉一同下去,到营中驻军的边缘。


为什么要二个人,因为可以互为见证。神非常耐心,又有智慧。


这就是神继昨天的“喝水点兵法”之后,又使出的一个大招“仇敌解梦法”,为的是给决战前夕的基甸加添信心和勇气。


12节, 山下的米甸人,像蝗虫一般密布,还有骆驼如海沙。

把基甸简直看呆了,心里更加没底。别急,他听到了什么——13) 听见一个人正在把他的梦告诉他的同伴,说:“我作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大麦饼滚入米甸营中,到了帐幕,把帐幕撞倒,帐幕就翻转朝上了。”14) 他的同伴回答:“这不是别的,这是以色列人约阿施的儿子基甸的刀;神已经把米甸和全营交在他手中了。”

神奇不神奇?神竟然使用了二个敌人的对话,一个说梦,一个解梦来给基甸加力。让人想起约瑟被神救离监牢,也曾借助法老所做的梦。


这大麦饼不就是用勤劳的基甸亲手在榨酒池打出来的大麦做的吗?这密密麻麻的帐幕里面不是都住着米甸人吗?渺小而软弱的大麦饼竟如迅猛的军队直冲而下,撞倒了庞大而坚固的帐幕!这哪里是饼,分明是基甸的刀,也是耶和华的刀,它锋利无比,势如破竹,象征神必带领弱小的以色列军队胜过强大的米甸联军。


如果这些话是三百勇士中的一员说的,基甸一定不会听,觉得简直胡说八道,牵强附会,逗我开心。但这两个人可是米甸人啊,他们怎么会巴不得我赢?还专门点了我和父亲的名字,表示就是你基甸没跑了,就是你基甸的刀,不是别人的刀。


15) 基甸听见了这梦的叙述和梦的讲解,就敬拜神;然后返回以色列营中,说:“起来,因为耶和华已经把米甸的军队交在你们手里了。”


基甸连忙敬拜神,因他再次确认了神确实与他同在,如果说“喝水点兵法”让他满腹狐疑,那这一次的“仇敌解梦法”着实把他的疑虑一扫而空。神实在是信实而大有能力的神,他的信心再次被坚固——天降大任,非他莫属。所以,在他感恩和祈求的敬拜之后,基甸把三百人召集起来,进行最后的动员——“起来,因为耶和华已经把米甸的军队交在你们手里了。”


我们看到神与人同在,神要带领祂的子民行大事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互动非常频繁,人越顺服,神越带领。就像慧眼识才的老师,总是善于引导学生,而好学的学生,总会得到老师格外青睐。


而三百勇士,就像上一章跟随基甸去捣毁巴力祭坛的十个仆人,甘愿冒着生命危险,被神大大使用,他们即将奔赴战场,凭着孩子般的信心,去荣耀神的名。


本章,基甸的生命有一个很大的更新。表现在他不再跟神犟嘴,或者说他不再向神提问、提要求,到现在为止,他的理性似乎封存了。按常识来讲:如果说三万裁去二万还可视为挤干水分,那一万减到三百,岂不是天方夜谭?但他一直默默忍受,然后照办。确实,凭眼见当然很苦,很挣扎,没有胜算。但凭信心,只有二个字:必胜。


今天,理性被罪玷污了的我们反而极其依赖理性,或者说我们常常凭常识来判断神吩咐的任务。就我个人来讲,确实很少凭信心去做大事。复盘自己的信仰历程,太多鸡毛蒜皮的策略以及策略带来的微弱果效。以及因为很少祷告交托,就算被神成就了大事,也是浑然不觉、不知感恩。对神施恩成就的一切,极不敏感;对神能够成就的大事,不敢祈求。为什么不敏感、不祈求?因为大事小事觉得要靠自己,结果当然就是一地鸡毛。就像如果基甸带领一万人战胜米甸人,跟三百人战胜米甸人,哪个更让神得荣耀?


亲爱的弟兄姊妹,不妨回想一下:你是否常常数算神的恩典?上一次感恩神为你行的大事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一年,这一月,这一周你求神成就的心愿又是什么?


话说回来,这个仗,凭信心又该怎么打呢?终归仗还是要靠人去打,如果只靠神,人是不是只要躺平就可以了呢?我们往下看。


3、 基甸高举神名横扫仇敌(16-25)

16) 于是他把三百人分作三队,把角和空瓶交在各人手里,又把火把放在瓶里。17) 然后对他们说:“你们要看着我,也要照样行事。注意!我到了营的边缘,我怎样行事,你们也要怎样行事。18) 我和所有与我在一起的人吹角的时候,你们也要在全营的四周吹角,喊叫说:‘为耶和华!为基甸!’”20) 三队的人就都吹角,打破瓦瓶,左手紧握着火把,右手紧握着角不住地吹,并且喊叫说:“耶和华和基甸的刀!”21) 他们在营的四周各站在自己的位置;全营的人都乱跑,他们一面叫喊,一面逃跑。22) 三百人吹那三百枝角的时候,耶和华使全营的人用刀互相击杀,然后他们向着西利拉逃到伯.哈示他,直到靠近他巴的埃布尔.米何拉河边。

16-22节,对基甸来说,信心既然满满,忧虑一扫而空,那么理性反而被激活了,计谋不在话下。神带领基甸想出一个绝妙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砸瓶吹角法”,口号就是:为耶和华!为基甸!

基甸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他要求大家听他的指令,模仿他的行为。但其实,要同心合意地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因为这是神亲自拣选和带领的三百勇士,所以行动非常顺利。


为什么基甸会用这样的计谋?它有一定的背景。在士师时期,以色列是否有足够的制造铁器的能力,是很大的问题。我们看到以色列没有铁车,也惧怕敌人的铁车,无论是出埃及记里法老的铁车,还是士师底波拉年代迦南王耶宾的铁车。士4:8下:那时四万以色列人中,竟不见有一面盾牌、一枝长矛。这不但说明以色列全民的衰弱,也可能表明他们没有能力用铁制造兵器。所以士师记里的士师会用赶牛棒和驴腮骨杀人,或者靠缴获武器来杀人。


等到了撒母耳的年代,从撒上13:19-22更可以看到当时的非利士人,是野心很大和好战的民族,他们有优越的武器,因为他们会使用铁器,并在该区域操纵制铁的专利权。他们控制了以色列,禁止以色列人从事锻铁工作,甚至磨利铁器等小差事,以色列人也被迫求助于非利士人。以色列人的军备极其贫乏,只有扫罗和约拿单有刀或矛枪。


所以可以推断,当时基甸的忧虑可以想见,如果连武器都没有,仗确实打不成。


但是,神的带领恰恰在此充分体现。只有三百人怎么了?没有兵器怎么了?耶和华的刀必定行。


请想象当时的场景。那些跟随基甸的勇士,分为三队,每队一百人。靠近敌营的四角。先吹起号角,表明发起总攻。手中燃烧的火把,火光刺破了黑暗;三百只瓦瓶被用力砸碎在地,发出兵器互相撞击的音效,清脆激越,破空而来,直叫帐篷里的米甸人从梦中惊醒且心惊肉跳。加上四面八方的呼喊声,喊的正是米甸人最惧怕的那句话——基甸的刀,耶和华的刀!


而这时的战场,基甸的刀就是耶和华的刀。因为基甸是耶和华忠实的的仆人。耶和华的刀,是勇士们发自肺腑的呼声,深得神的喜悦。因为神非常在意是否出师有名,你是荣耀自己还是荣耀神?如果是前者,必让你遭遇失败,如果是后者,必带你得胜而归。这声音的洪流让仇敌闻之丧胆,以为以色列大军来犯。火影重重,让米甸人因看不清楚而自相残杀。基甸和他的勇士除了吹角和呐喊,什么都不用做。他们只有赞叹、惊奇,一边看着神的作为:刀光闪闪,血花飞溅,成千上万把刀在仇敌的手中互相砍杀。


手无寸铁的三百勇士,就这样击败了米甸联军。这样非常规的打法,用得着一万人吗?根本用不着。基甸和他的勇士们没有带刀,但他们口里的呐喊,统统化作敌人手里的刀,就是基甸的刀,也是耶和华的刀。既然是耶和华的刀,就不管是在基甸手里还是米甸人手里,都必砍向神的仇敌。因为胜败全都在神的手中,神的大能势不可挡。


基甸始终高举耶和华神的名,他设计的口号里,加上了耶和华神。虽然仇敌的解梦只提到了他自己的名字,但他没忘记上一章神跟他说的话,他相信这场战斗需要神的带领,神的话大有力量。出自神的话,都很宝贵。信的人,必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


我们看看从一开始,上一章,神怎样积极地跟他拣选的仆人互动的,说了哪些激励他的话——耶和华的使者向基甸显现,对他说:“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同在。”(士 6:12) 耶和华转向基甸,对他说:“你靠着你这能力,去拯救以色列人脱离米甸人的手吧;我不是差派了你吗?”(士 6:14) 耶和华对他说:“因为我必与你同在,你就必击打米甸人,像击打一人一样。”(士 6:16)耶和华对他说:“你放心好了,不要怕,你必不会死。”(士 6:23)


而本章,神跟基甸说的话都是具体的操作,或借仇敌的话来激励基甸。神对祂爱的基甸简直太贴心了不是吗?他的教导有理念,有激励,有方法。


接下来,23-25节,讲述基甸身先士卒并大获全胜之后,再度召集更多以色列人前来,追赶米甸人,再次显示基甸卓越的领导才能。


基甸召集其他族群的勇士加入,大大鼓舞了整个以色列人的士气。其中以法莲人非常英勇,他们捉住并处决了二位首领俄立和西伊伯。而这件事为后来基甸被以法莲兴师问罪时的聪明应对埋下了伏笔。


本章是士师记中不多的一气呵成且溢光流彩的篇章。从神对人的作为看,神的恩惠满满。属于神的人必被神呼召和使用。原本只有姓名在生命册上的子民,随着陆续出生,姓名化为了实体,有身体、有灵魂,就此开始他被神呼召和使用的一生。基甸就是其中一个,他先被神呼召和带领,神又把三百勇士一个个选出来交给他带领。圣经展现的就是神不断呼召和带领属于祂的人的过程。


神呼召人自有祂的标准。上一章讲到基甸可算是卑微中的卑微,而这三百勇士比他还要卑微。但是神却看为宝贵。神的观念跟人的观念迥然不同,人看为愚拙、降为最低的,他却看为尊贵、升为至高。祂找的人,必赐予信心;祂找的人,必认祂,也顺服祂。哪怕只有一次,哪怕一生中其他的时候碌碌无为,也算见证过神的荣耀,就像无数颗水滴折射太阳,哪怕一会儿就蒸发了,也必被神记念。


神带领人的方法,极具创意又关爱备至。祂先抑后扬,用喝水点兵法让基甸因人数太少而沮丧胆怯,再用仇敌解梦法让基甸因仇敌认怂而信心倍增,最后用砸瓶吹角法让基甸出奇制胜,一剑封喉。仇敌打仗用的是刀,基甸和他的勇士打仗却只用瓦瓶、火把、号角还有呐喊,因为耶和华神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


从人回应神的作为看,基甸责任重大,他带领的三百勇士同样责任重大。基甸和他的勇士彼此的连接、信任和交托,就像今天教会中的牧者和会众,指向的是元首基督和他的身体/教会。他们必须同心合意。


假如这三百勇士,面对基甸的裁军和战术布置,纷纷表示反对:这不是送死吗?这不是马戏团玩杂耍吗?然后拒绝执行,结果必会被神管教和弃绝。因为他们都要听从神的命令,顺服神的旨意。


每一个勇士都要像基甸一样,甘愿肩负拯救的使命。而拯救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他们舍生忘死,与仇敌争战,这是人对神最好的回应,神的名可得最大的荣耀,没有之一。见证的是基督的荣光,唯有让神的名得荣耀的顺服才有价值。


勇士们为何要高喊耶和华的刀?因为基甸要把荣耀归给神,他必须高举神的名,才能战胜仇敌。而荣耀神的名,偏偏是神的子民最容易忘记的一件事,实在需要反复宣讲。


同样,当我们被福音抓住,进入到神带领的人生和历史当中,成为神使用的器皿,真是何等蒙福,但我们有没有蒙福感呢?如果这蒙福正意味着使命呢?我们有没有使命感呢?如果这使命意味着哪怕像狗一样舔水的我们,被多数人厌弃的我们,因为被神选中,而要去与仇敌争战呢?我们愿意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吗?我们应该为自己被选中而兴奋不已、跃跃欲试,我们应该为神给我们预备的领袖、战友和武器而感恩,我们应看到再不同寻常的计划,如果出自于神,就要顺服竭力。仇敌就在山下,我们应该紧跟领头的那位毫不畏惧、直冲而下,我们要明白,老我必须如瓦器般破碎,真理的火光才能刺破黑暗,耶和华的名才能响彻四方。我们不应该充满惧怕地逃回家中,我们应该成为基甸,成为这悖谬世代里的三百勇士。求主帮助我们。阿门。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