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峻嶸
李峻嶸

球迷。責任是教研、興趣在競技運動。不想講政治,但偶然還是要說幾句。近作有《Labor and Class Identities in Hong Kong: Class Processes in a Neoliberal Global City》和《足球王國:戰後初期的香港足球》。在臉書和油管管理"運動公社"。

是但幾句:有關香港第五波疫情(沒有分析)

因果關係,並不好說。隨手記下一些我觀察到的現象。

因果關係,並不好說。隨手記下一些我觀察到的現象。

一、醫療系統

香港的公營醫療系統,向來讓人又愛又恨。廉價的全民醫療保障,卻又是人手長期不足,輪候時間過長。病床公不應求其實是每年流感高峰期都幾乎必然會出現的事。政府想將它搞好,但一直都做不成。又想增加公營人手,但又要鼓勵私營醫療的發展。輸入非本地的醫護?一來是政治和利益上的禁區,二來多數也是杯水車薪而已。還有醫管局內部的資源分配向來被人批評,但要觸到很多人利益的改革,又怎會容易。何況要掌握相關的爭議,大概也需要一些醫療的知識。你要用公眾壓力去施壓,更加困難。

一月時排隊做檢測


二、政府抗疫政策

很明顯,政府沒有為這次做充分和適當的準備。之前的首務,是與內地通關。因此,在香港去年有幾個月大致清零的形勢下,防疫措施也沒有非常大的放鬆。進入食肆等場所由可以填表留下個人資料變成大部分人要用「安心出行」程式。換言之,追縱上可能比起一年前可以做得更有效率。而第一至第四波香港都避免了幾何式爆發,今天的局面我想不但政府高官、醫管局高層沒有想像過,最討厭政府的人也沒有想像過。

三、Omicron與運氣

傳出了Omicron這新的變種病毒後,其實政府很快就收緊了本身已很嚴格的入境和相關檢疫政策。第五波的出現,首兩個源頭是國泰的機組人員。空姐先在依例居家隔離期間傳染予其同住家人。空少則是違規聚餐導致爆發。根據政府的說法,這兩條傳播鏈其實在過年前已被切斷。這或許再證原本的追蹤手段是有用的。但不幸的是幾乎在同一時間又另外出現了兩個源頭:一是跟寵物相關的Delta傳播鏈;一是源於檢疫酒店、傳播力特強的Omicron BA.2型。後者爆發後,真是一發不可收拾。可能如果不是四個源頭夾攻,還是有機會倖免於難。

四、疫苗

疫苗猶豫以至是抗拒疫苗,在香港是廣泛存在的。黃營有一種心態是要反對政府的措施,而且黃營顯然也受到西方另類右翼影響頗深。另一邊廂,最暢銷的《東方日報》一直對疫苗持非常負面的態度。我不知道世上有沒有其它地方像香港一樣,主流傳媒將不少注意力放在疫苗的負作用(或者是可能的副作用)身上。還記得香港01有次報道泳客失蹤,也要在標題提醒該泳客不久前打過科興疫苗。當然,香港長期沒有幾何式爆發,也讓更多人覺得打針與否並不重要。我還記得去年袁國勇以「第五波一定會來」以鼓勵大家打針。我見過有高級知識分子用戲謔的口吻去覆述這句說話。

五、政府和香港這城市

香港特區政府不是萬能的。同時,就算它不是民選產生,施政還是要看民意、中央和資本。而香港的民意本身就高度對立。黃營反對政府,你以為藍營是支持政府的嗎?不一定是的。藍營中有強大反對林鄭的力量。當黃營痛斥要強制使用安心出行的同時,激藍就不滿安心出行不是實名制而且沒有追蹤功能。後來再出現了所謂「動態清零」對「與病毒共存」之爭。黃營覺得前者就是大陸化,反對!藍營覺得香港守不住,就是因為政府是假清零,對「動態清零」國策陽奉陰違。那些激藍的意見領袖是否真的是這樣想,未必最重要。但顯然他們要藉此倒林鄭,甚至要阻止政務官/公務員系統出身的人任下任特首。我懷疑習近平「抗疫壓倒一切」的說法,也是叫這些人不要再在這危急時間搞局。

六、疲勞

抗疫疲勞,人人都有。我也有。但我奇怪明明疫情在過年前已顯然瀕臨失控時,我在家中仍然見到和聽到屋苑內不少單位有多人聚會。一月初時有一個流行的說法是,不怕陽性,但怕去竹篙灣(即被送到竹篙灣檢疫中心)。我想,大家都疲勞了吧,而且Omicron沒有殺傷力一說似乎頗深入民心。或者,政府也疲勞了吧?事後孔明地說,要截斷這一波,其實應在更早的時間嚴厲地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想記下的,大致都記下了。向所有抗疫人員致敬!我似乎沒有甚麼可以貢獻。唯有減少自己感染的風險,當是出一分力啦。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