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倩
文倩

世界公民,出生福建,台港成長; 5年香港立法會議員助理 2021年大涼山支教教師(NGO);2022年環球旅行&旅居 2023年海南島Ted演講者; Freelancer數字遊牧,社群運營 公眾號:應無所住2020 疫情三年,一個女生的全球生活漫遊

當旅行的機場變成離別|七日書

從尋找他鄉到離鄉別井的故事,主動變為被動的一代

Day4:情感上讓你難以承受,又或者那裡有著人生不想觸碰的記憶。

原本,今天的書寫計劃放棄了,沒有一個讓我情緒如此沉重的地方。卻很快想起了2019年後的轉折。

中西匯萃的香港是一個長假沒有,中小假期不算少的聖地。特別是復活和聖誕四天假,大多打工仔總要或近或遠飛出去放放風。曾經,機場絕對是一個令人歡欣雀躍、忍不住歡呼的美好之地。

但2019及之後的衍生,它變成了更多年青人和家庭痛別離,含淚說再見的告別地。這是我從沒有想到,也是對這樣的反轉十分難受,甚至產生「怨」為何要如此對待?如果有什麽事情讓你在那個時候長大了,這應是一件。

還記得大概一兩年前,看到記錄港人《離鄉別井的故事》。每一個現實故事里不變的機場告別地,一集一集地累積看下來,第一次感受到一種“PTSD”的情緒,很痛。時代之痛。

講述1940年代末台灣政治很敏感的「二二八事件」爭議的電影《悲情城市》也整個籠罩了香港。以前,這樣的代名詞可能只是《天水圍的日與夜》、深水埗無家者,一個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里底層小人物的傷悲無奈。現,卻是整座城市,整個時代了。

現感覺,無論時代如何(普通人無力改變),我們每個人也要好好地寫下、記錄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不要讓經歷被抹去,自己不要抹去。

歷史不斷重演,在2022年前後《離鄉別井的故事》之前是1998-2004年《尋找他鄉的故事》

但一個最重要的關鍵點是,20年前的尋找他鄉是一個主動選擇;20年後的金融遺址只剩下了被動、被迫離散了。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