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岛wasteland
荒芜岛wasteland

”失语荒原上的新闻实验“,独立校媒,创办于2015年。又一个发不了稿的惨兮兮的校园媒体,微信平台账号卒于2022年11月29日

强基计划:在不确定性中探索未来

就像刮开一张彩票,难以预测底下的结果。
“你最喜欢的学科是生物吗?”,在生物学科的强基计划面试中,面对考生周周长久的沉默,考官问出了这个问题。在周周给出了否定答案后,考官猜到了她的意图:“那是不想报考强基了吗?”周周点了点头。见状,考官也没再追问下去了。

随后,周周向考官表明了自己的意向:她已经将该校的其他专业填进高考志愿中,此次前来面试正是为了在面试中放弃强基计划。在面试教室外的走廊,也有众多家长在讨论:是否要放弃强基。

自2020年起,强基计划(下文简称强基)在36所985高校中开展。同年,被视为升学“偏方”的自主招生(下文简称自招)也落下帷幕。自招时代的过去并没有让社会对“高考捷径”的期望散去,而是被转寄到强基上。相比自招,强基对学生高考总成绩有更高的要求,报考专业也限定在相对冷门的基础学科及国家重点领域。同时,强基试图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的机制,以更好地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

但作为新生制度,强基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考生难以确定的专业志趣、特殊的招生流程、处于探索状态的转段政策……无论是报考之时,还是就读的过程,学生们都难免不被这些因素困扰。也正因如此,在招生简章之外,强基往往被贴上劝退、避雷等标签。

选择强基意味着必须直面其中的不确定,比起既定的捷径,它更像是难以确定过程和结果的另一条道路。对于高考考生与就读学生而言,如同刮开一张彩票,难以预料真正的结果,可一旦刮开,却又失去了反悔的余地。

采访 | 独木舟 maomao 查查 过水 kuno
撰文 | 过水
编辑 | 草签 kuno

“另一条道路”

“我是……,我的身份证号是……,我自愿放弃强基计划……”,小李举着身份证,对着摄像头念出了放弃报考的声明,她的强基面试也就此结束。在整个过程中,她与老师基本没有任何交流。

小李在面试的自我介绍环节就直接表明了放弃强基的想法。短暂的沉默后,面试官简单询问了她的高考情况与选科信息。小李说:“我选的是物理、化学和历史,报考历史学专业确实奇怪,可能这也是我能如此顺利地放弃的原因。”

强基的招生并不算顺利,早在2020年,强基的第一次招生在大批考生入围的情况下,许多高校官网中仍出现大量补录名额。因此,在第二年,许多高校在高考结束后至成绩公布前增设了“确认阶段”,考生需要在此期间确认是否报考强基,若在确认后仍无故缺考,弃考行为则会被记录至诚信档案。

考生需要在高考结束后确认是否参加强基


为了不浪费机会,小李的父亲在面试的两周前帮她选择了“确认”。但在高考成绩放榜后,他们仍然选择了放弃强基,转去报考其他高校。

在小李看来,现有的录取流程并不符合常理。考生们是否会选择确认与其高考成绩相关,在成绩公布前要求考生进行取舍并不能有效减少弃考行为,他们大多会将其留作“另一个机会”,在高考放榜后再作取舍。

报考流程存在的问题或许并不能完全解释考生们的弃考行为——从最初的报考到后来的确认与放弃,都是考生自愿的选择。他们放弃强基的举动,更多与报考时的初衷息息相关。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强基计划,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学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对冷门的基础学科专业招生。同时,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实施近二十年的自招突然落下帷幕,而强基的出台填补了这一空缺。同样作为升学的“另一条路”,强基的竞争压力比普通高考更小,且有可能被降分录取。在考生、家长与老师心中出现类似“高考捷径”的错位认知并不难以理解。

在贵州考生小吴的高中,甚至会有专门进行强基培训的老师。强基招生简章明确规定考生只能报考一所高校,不得兼报多个志愿。因此,强基培训的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成绩推荐最好入围的学校,以此“争取上名校的更大可能性”。

许多高中都在高考后增设了强基培训课程


强基同样也是考生接近梦校的捷径。Y同学在高三最后的阶段,发现自己裸分考入梦校的几率很小。得知强基能够“降分”后,她并没有多做考量便报了名。

还有许多考生将强基视为保底,以此为高考录取增多一份保障。江西考生周周正是担心自己高考失常,才选择报考强基,将它作为自己保底的机会。湖南考生小饼同样提到,身边的大部分同学也是出于这个心理报考强基,“就算高考没有那么好,也能给自己一个保底的选择。”

选择强基意味着能够为高考多准备一条路,从而为未知的升学结果削除几分不确定性。深圳考生西西在高考前尝试了强基、综合评价、申港校等多条路径,在高考前都先走一遍,成绩出来后再选其中更适合的选择。

然而,在高考放榜之后,强基就不再是他们的最优解了。成绩较高的考生既入围了强基,又有了其他更好的选择余地,强基的价值则开始被重新衡量。可出于契约机制,先前作为捷径的强基,在成绩公布后却因当时选择的确认,成了一种“束缚”。

一般而言,远超强基入围线的考生大多会选择更高层次的高校,在强基的取舍上不会有过多犹豫。更多弃考的考生则是在放榜后,纠结是要选择已确认的强基高校,还是前往其他意向院校或专业。

在就读以前,考生们对专业的认知往往并不充分,大多是在选择权扩大后,才真正考虑到强基专业的影响。强基专业基本为相对冷门的基础学科,就业前景大多不被看好。同时强基本科阶段一般不允许学生转专业,意味着他们在进入高校后几乎没有反悔的机会。

Y同学因为想进入梦校而报考了强基。她的成绩与该校往年的录取分数仍存在一定距离,强基是她进入梦校的最后一次机会。但同时,她也有更憧憬的专业。当选择摆在面前,她真正考虑到了专业规划的影响。纠结后,她最终放弃了强基和梦校,选择了理想的专业。

许多考生都经历了类似的纠结。在报考时,他们更多关注的是高校,而非专业本身。等到高考放榜、公布入围名单后,自己的选择范围扩大,才真正考虑到“冷门专业”对自己的影响。

无故放弃强基的考生需要面对弃考的后果,最主要的是弃考行为在诚信档案的记录。但其对于诚信档案的具体影响目前仍停留在未知。

西西曾与校方招生组沟通相关问题,对方称“不清楚放弃强基的具体后果,建议参加面试,与面试官直接沟通”。Y同学向广东省省招办询问时,对方表示“并不会影响正常批次的投档。”

但在大部分高校的强基招生简章中,“无故不参加面试”与“记入诚信档案”挂钩。但同时,招生简章中还表明“体测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因此许多考生像小李一样,在各项测试中“放水”或是与面试官主动沟通,以规避弃考带来的风险。

周周在体测时,旁边的男生跳远只跳了一米六五,远低于两米的标准。男生拒绝了应有的第二次测试机会,坚称自己只能跳这么远。

对于考生放弃强基计划的行为,校方并未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无论是在体测还是面试时,校方给了考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也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惩罚。

与此同时,依然有许多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愿意钻研的考生成功进入了强基,强基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源与机会。但在进入强基之后,问题依然存在。

“未知的答案”

就读强基有着一系列优势:个性化培养方案、导师制度、小班化教学……为学生们提供了较好的学习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四升学中,强基的学生能通过转段(强基计划试行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机制,由本科生过渡到研究生称为转段)进行衔接培养,保研率远高于其他班级。

强基被寄托着提升学生科研水平与能力的预期目标。但在具体就读中,存在着许多与预期偏离的情况。

就读于物理学院的小橘感受到,强基班除去保研优势及课程安排之外,与普通班几乎没有区别。强基招生中所宣传的国际交流及其他资源上的倾斜,在他们学院似乎没有表现出来。同时,因为强基班特殊的培养方案,一旦挂科,不仅意味着要从强基班退出,还需要在大四时补齐普通班的课程。

除去个别竞赛生,大部分学生在高中时对于学科竞赛接触较少,他们在科研基础上大多较为薄弱,强基“大一就进入实验室”的预期很难落实到位。为了补齐短板,学校为学生安排了大量相关课程,学习压力随之增大。

相比之下,转段政策似乎是强基最为稳定且直接的优势。但在第一届强基转段流程到来时,依然出现了政策安排上的矛盾。

按照既定流程,2020级强基就读的第一届学生将在2023年进行转段衔接。但直至今年6月,许多高校仍未公布具体的转段政策:获取转段资格的标准是什么、是否可以转段至其他专业、能否前往外校就读……学生们的疑问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

据彭同学称,他们学校直至今年七月仍未放出具体的政策规划,“这件事情已经影响到我们了。正常来说,在大三下就应该开始准备保研了。”同时,对于可能无法拿到转段资格或转专业的同学而言,留给他们准备其他道路的时间也被缩短了。

知乎上关于第一届转段政策的讨论


另一方面,强基中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无法获得像其他学生那样推免至外校的资格。在各高校强基转段的规定中,都明确提到“只能申请本校研究生”。

张同学提到,他的身边有一些因为强基而失去前往外校学习机会的同学,他们参加了清北的保研夏令营而且大概率能够被录取,但因为强基的限制,最终没能如愿。

而在部分高校的宣传中,通过二次选拔进入强基的学生依然能够正常保至外校。但在第一届强基推免政策公布后,他们却与其他的强基生一样,无法通过保研进入其他高校深造,就算退出强基,也无法再获得原先在普通班中或许能得到的保研资格。

只能保本校的规定原是为了让学生的本硕衔接更为连贯——学生在大四就可以进入本校导师的课题组,提前适应研究生生活。对于有意向读博的学生,也能缩短获得学位所需的时间。但限制性较大的规定,还是让学生产生了众多不满。

作为新生制度,转段并没有可供学生借鉴的政策,校方也只能在执行过程中慢慢拟定。因而第一届学生与校方之间的拉扯一直存在。

在张同学的学校,每个学期都有管理层和学生之间对话的机会,然而校方每次对学生疑问的回复都是“等通知”。

这种信息上的不确定并非一成不变。作为首批强基学生,2020级经历了转段政策信息上的拉扯与不确定。随着政策逐步确定,之后的学生们也获得了更为全面的政策信息。

截至目前,各大高校都已公布强基转段政策。在具体政策上差异则较大,出现一校一策,甚至一院一策的情况。在转段方向上,部分高校依然只能在本专业继续就读。但也有许多高校,如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允许学生往人工智能、先进材料、跨学科等国家重点需要的方向继续深造。

部分弃考强基的考生将强基视为充满束缚的选择。他们将其作为录取名校的保障,用以削减不确定性,又因各种原因放弃,以规避它的种种限制。

由于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强基对学生的限制并不绝对,在专业选择以及未来方向上也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性。部分学校在培养方案里设置了应用性课程,转段时也鼓励学生前往不同专业。它对学生的规划,更多是一种导向。在本科阶段为学生打好学科基础,也给予学生自主性去探索未来的方向。

但同时,这种调整也给第一届就读的学生带来了许多不便。无论是亟待完善的培养方案,还是不断调整的转段政策,都使得学生难以及时获得答案。

遥远的目标

在升学导向下,从报考到就读,强基似乎都难以完全发挥建设基础学科的作用。高考生们被鼓励报考更高层次的高校:作为道路之一的强基也因而被许多考生选择,但他们的目标更多是高校本身,基础学科只是个不得不选上的附加。

就读于强基的学生,似乎也不一定能同预期一般发挥建设基础学科的作用。小橘认为,学生的科研事业并不是在大学里多一门或少一门课就能影响到的,且其中许多课程设置亟需更改。单从培养方案上来说,强基对学生科研能力上的帮助可能并不大。

而在转段方面,学校如果像学生期望的一样,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性,就会使得他们可能并不像预期一样前往基础学科建设所需要的领域。就读信息科学强基的张同学认为,他们学校的政策并没有特别规定往基础学科的方向转段,可能难以达到制定强基的预期。

不过,强基的价值或许更多在于它的导向性意义,它为基础学科留下许多合适的人才。生科强基的帅帅认为,“让更多的人来做基础学科,这个就已经很重要了。哪怕中间会因为不合适而退出一部分人,但至少能够多留下一些人,给真正适合并热爱基础学科的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地方。”

在过去的三年里,强基在基础学科建设上进行了许多尝试:覆盖高校由原先36所扩充到39所;招生专业加入了许多国家重点发展的专业,如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多所高校采用加权高考成绩以提高数学、物理成绩的比重。

而在招生流程方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通过将强基面试提前到高考出分之前,减少了无故弃考的考生。但更多的举措都是在对学生进行禁止与约束,这些限制性的改动似乎成效甚微。

部分高校将校测提前以筛选有意向就读的考生


早在第一届强基录取时,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就提到,“按分数排进校考的考生未必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真正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者有特长。所以我认为,在报名的时候就应该设置一些条件,比如看物理、化学等基础科目的平时成绩。”

但除去少量高校,如南京大学需要考生提交证明学科兴趣的材料外,大多高校并没有在强基招生中做出过多调整,许多并没有深厚学科志趣的考生依然将其视为高考的一条备选之路。

当然,扭转强基招生的形势还需要转变有关的错位认知。将“高考捷径”与强基松绑需要高校的努力,更需要转变社会上盲目冲刺名校的升学导向。对于强基计划,无论是劝退还是鼓励,只有在真正了解其本身后才能作出适合自己的判断。

频频遇冷的招生形势、亟待细化的培养方案、初生阶段的转段政策……强基的未来仍然有着不确定性,建设基础学科的初衷如今更像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谈到强基未来的探索,帅帅表示,强基需要根据第一批学生的情况进行持续动态的调整,而不是安于现状,“至少我感觉三年过去了,连强基的培养方案都没有变化,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周周、小李、小吴、Y同学、西西、小橘、张同学、帅帅均为化名。)

(封面图及文章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