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天空
蔚藍天空

文字音樂創作者劇場人 閱讀音樂影視分享

影像化聽音樂其實是悲哀的

就如同大家知道,Music video的問世,其實是為了讓音樂能在電視的影像世界上,吸引更多聽眾注意力,以達到宣傳音樂的目的。當然,這之前就沒有MV嗎? 有。不少節目會事先錄好上節目發片歌手的單歌,當然在節目攝影棚裡,背景實在單調些,所以才會出現唱片公司先拍好單歌,直接送電視台播出。

80年代這樣的風氣開始盛行,MV拍攝的創意和預算不斷增加,引領人們逐漸改變聽音樂的習慣。從廣播接收新歌的模式,變成直接在收視的電視節目上聽到新歌。而越發精緻的MV拍攝,也逐漸從歌曲附屬地位,走到今日幾乎是主體。如同我習慣在YouTube找新歌聽,相信不少人也是,畢竟科技或說世道發展如此。

從<蒙面歌手>這樣的節目來說,掩蓋掉歌手形象,讓大家為了猜出歌手,回復到僅運用聽覺來聽歌手唱歌的節目,某種程度上來說,真是回復到「單純」聽音樂的時代嗎? 其實心裡還是莫大問號,同時也有小小悲哀油然而生。

以前沒甚麼娛樂,無論是卡帶或CD對我來說都是反覆聽上百次千次,那些歌曲結構、編曲的環節、甚至歌手的呼吸換氣,聽到熟透了,好像和呼吸和記憶同步一般,時至今日那些旋律一響起,身體自然會有所反應,甚至在哪段歌手輝出現甚麼奇妙轉音,跟著哼出印象深刻的那段間奏…我相信,於現代音樂在MV裡成為附屬地位的「聽」是完全不一樣的。

前幾天妹妹拿了一堆CD來我家,她家已經沒有可以播放CD的機器,而我家還有,她覺得非常稀奇,這也就敦促我寫下這篇文章。說我守舊老派也好,說我沒有跟上時代也罷,音樂就是要用「聽的」,這是不變的事實啊! 再舉個例子,應該是2011年左右,那時我還在合唱團裡,有機會去唱「高雄草地音樂會--魔戒首部曲」,現場的交響樂和合唱團搭配電影演出。第一天演出非常順利,不料第二天播放系統出問題,緊急整修還是修不好,中場休息時間一延再延,主辦單位只好出面向觀眾說明原由,觀眾若不想繼續欣賞可以離開並獲得退票,但若想欣賞音樂,下半場沒有影像也會繼續演完。隔天當然有新聞出來,可是大出意外的是,大多數觀眾表示:沒想到魔戒的配樂如此聽如此震撼人心。所以,音樂還是得用耳朵聽啊!

既然又講到<蒙面歌手>,那麼就來介紹兩組造型神奇的歌手。

一組是俄羅斯娃娃,他們也就是之前有介紹過的家族樂團之一Hanson。其實我真心覺得,他們在音樂之路一直有成長,合音很不錯,歌唱技巧也不錯。

然後就是當年發片台灣套上一個「天使少年」的Jesse McCartney。當初被定位為偶像歌手,還真的滿帥氣的,不過,大家都忽略了,其實他專輯主打歌不乏自己的創作,而且他甚至有好幾年是動畫電影配音的常客,最有名的是花栗鼠<數來寶>裡頭的喜多,而且他也幫其他藝人寫歌,甚至寫出過冠軍熱門單曲。在<蒙面歌手>節目上,幾乎沒人猜出來他是誰,來賓不斷議論,這麼有靈氣這麼有實力的聲音,為何會被忘記,一直到後來才猜出正確身分

有必要來一手Jesse的早期代表作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