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奥
莫里奥

草长目田伴我老:草长老

苴子译注《诗经》:《诗经•小雅•鹿鸣》译注

苴子译注《诗经》《诗经•小雅•鹿鸣》译注

【题旨】这首诗歌唱宴会时主宾间的融洽关系。

【原文】                【译文】

呦呦鹿鸣,               鹿儿呼伴呦呦鸣,

食野之苹。               在那原野吃草苹。

我有嘉宾,               我这里来了嘉宾,

鼓瑟吹笙。               拨动瑟弦又吹笙。

吹笙鼓簧,               使劲吹笙声震簧,

承筐是将。               捧送币帛用礼筐。

人之好我,               诸位待我真是好,

示我周行。               引我行走正道上。

 

呦呦鹿鸣,               鹿儿呼伴呦呦叫,

食野之蒿。               在那原野吃草蒿。

我有嘉宾,               我这里来了嘉宾,

德音孔昭。               谈吐有理又明了。

视民不恌,               待人稳重不轻佻,

君子是则是效。        君子看见要仿效。

我有旨酒,               我早备够了美酒,

嘉宾式燕以敖。       嘉宾欢宴任逍遥。

 

呦呦鹿鸣,               鹿儿呼伴呦呦鸣,

食野之芩。               在那原野吃草芩。

我有嘉宾,               我这里来了嘉宾,

鼓瑟鼓琴。               拨瑟弦啊又弹琴。

鼓瑟鼓琴,               拨瑟弦啊又弹琴,

和乐且湛。               和谐娱乐到尽兴。

我有旨酒,               我早备够了美酒,

以燕乐嘉宾之心。    宴乐永驻嘉宾心。

【注解】呦呦(yōuyōu优优):鹿的鸣叫声;鹿见食而呼同伴。苹:艾草。我:主人。嘉宾:指宴请的客人。承:奉,指双手捧奉礼品。将:送,献。示:告诉,指示。周行(háng杭):大路,大道。蒿:青蒿。德音:符合道理的话。孔:很,甚。昭:明,透彻。视:与“示”同。恌(tiāo挑):同“佻”,轻佻、轻薄。则:法则、规则。效:仿效。旨:甘美。式:语助词。燕:同“宴”,欢宴。敖:同“邀”,游乐、尽兴、舒畅快乐。芩(qín擒):蒿类植物。和乐:和谐欢乐。湛(dān丹):深厚,指“乐之久”,非常快乐。燕:安;“燕乐嘉宾之心”,指“安乐嘉宾的心”。

【析解】这首诗起先被用作君臣聚会时的乐歌,后来在贵族宴会、乡饮酒礼中也被使用。主宾宴会,尤其是在不太熟悉的有上下级关系的主宾间,开始时难免紧张、拘谨,如果演奏恰当的乐曲,就会消除这种不谐,营造一个和乐的宴会氛围,这是很自然的方法了。麋鹿在原野上觅食,遇到好吃的,就呼唤同伴一起享用,呦呦鸣叫,和谐悦耳,所以这首诗开头以鹿鸣起兴,再合适不过。试想正当主宾在宴会上相向无言之时,忽然瑟笙齐奏,歌声唱起,唱的正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主宾同时联想到麋鹿在原野上呼唤同伴一起享用鲜美青草的和谐画面,能不相视一笑,举杯尽欢吗?

诗有三章,每章八句。首章里,奏乐和主人献礼(古代宴会时必有的礼仪环节),之后,主人说了一些客气话,说大家一直对我很好,开导我,劝谏我行大道,以后继续。第二章主要写饮酒,并说大家明道理,善于在民众面前树立好风气,是君子楷模,今天的宴饮大家一定要尽兴。第三章同时写奏乐、饮酒,说大家尽情欢饮后,心灵要安乐,以一种和谐平静的心态继续把各项工作做好,宴会在融洽的气氛中结束。

《鹿鸣》深深影响后世文学和社会生活。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直接引用前四句,表达其求贤若渴的心情。唐宋之时,科考后的宴会,也唱《鹿鸣》,称为“鹿鸣宴”。“鹿鸣”“呦呦”“我有嘉宾”“食野之苹”“鼓瑟吹笙”等词就成了得到人才后和谐相处;或者求贤若渴;或者人才渴望被别人发现等意思的借用语。

【参考】

1.《毛诗序》(毛苌):“《鹿鸣》,宴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送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

2.《诗集传》(朱熹):“然则又为上下通用之乐也。岂本为燕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

3.《诗集传》(朱熹):“此燕飨宾客之诗也。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而言其礼意之厚如此,庶乎人之好我而示我以大道也。《记》曰:‘私惠不归德,君子不自留焉。’盖其所望于群臣嘉宾者,惟在于示我以大道,则必不以私惠为德而自留矣。呜呼,此其所以和乐而不淫也与?”。

4.《诗经注析》(程俊英、蒋见元):“这是贵族宴会宾客的诗。”

5.《诗经注析》(程俊英、蒋见元):“全诗三章,首章言奏乐,二章言饮酒,末章则并奏乐、饮酒而言之。从情绪上说,是一章比一章亲近;从气氛上说,是一章比一章热烈,至末章则达到‘和乐且湛’的高潮,层次十分清晰。王夫之《姜斋诗话》:‘始而欲得其欢,已而称颂之,终乃有所求焉,细人必出于此。《鹿鸣》之一章曰“示我周行”二章曰“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三章曰“以燕乐嘉宾之心”异于彼矣。此之谓大音希声。希声,不如其始之勤勤也。’他虽然是评论诗的精神境界,但我们亦可从中悟出诗人结构布局的妙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