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伶
山伶

愛山愛水,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其實, 世間萬事萬物, 到頭來, 都只是一湖煙雨吧 ?!

思想論述 4---羅素論教育---教育是通往新世界之門的鑰匙

羅素論教育----教育是通往新世界之門的鑰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引言

   二十世紀是人類歷史一個極大的轉捩點。十六世紀開始在西方社會萌芽的科學精神到了十八世紀,促動了生產技術的變革,形成了人類第二次工業革命(石器時代是第一次) 工業革命的發展到了二十世紀,直接帶來了都市化及資本主義社會,間接地也帶來共產主義社會。早期的資本主義社會在封建思想的殘餘渣滓混雜之下,蔓生了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及納粹主義。整個世界(特別是東方)都被這股力量衝擊而悸動。人類一時不知所措,於是暴發了兩次世界大戰。這兩次大戰無情地摧毀了人類幾千年來賴以為生的文明秩序,也逼使人類反省自己社會的文化秩序(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法律等)。處身於這個時代的哲人、有識之士紛紛為人類未來的社會尋求治病的良方,希望能挽狂瀾於既倒,把人類從自我毀滅的絕境解救出來,邁向一個真正幸福和平的新社會。羅素就是其中的表表者。一九二六年(第一次大戰後)他深信教育是未來人類新社會的新希望,只有透過教育,人類才可理智地找尋到他們未來的出路-----人類的新社會。

   下文是羅素教育學說的簡介,所論主要是根據其著作《教育論》一書而發。為了方便討論,本文將會依以下的理論架構去分析:1.羅素對人生社會的理想 2.羅素所處的時代背景 3.羅素的教育目的 4.羅素的教育方法。

二、羅素的教育理論

1. 羅素對人生社會的理想

   跟大多數西方哲學家一樣,羅素的思想色彩多少帶點重智傾向。這也許是西方文化在希臘文化影響下的文化精神特點。柏拉圖認為人類「知道」何為善,便可以為善。「理想國」的哲王是個真正具有「真知灼見」(對理型界--world of Ideas)、 有真知識的人(例如對善、勇、誠諸德性(virtues) 有真知識)。故由其領導的國家,必可達致一幸福美好的新社會。這種道德存有論的道德學說,後雖經其徒亞里士多德修正(加入了意志),但其思想的特色,仍暗暗地牽動著今後西方的思想家。羅素在談論智能的培育在教育旳重要性時說:「缺乏了智能,我們複雜的現代社會將不能自存,且不可能進步。因此我認為智能的培育是教育的一個重大的目的。」( 《論教育》P.50)然而,何謂智能?(intelligence)他解釋說:「我所言的智能是包含了實在的知識及對知識的攝受力(receptivity to knowledge)」(P.49)。由此可見理性、知識在羅素思想中的地位。

   在羅素淵博的世界歷史知識中,他認識到人類歷史上的戰爭都是因為人偏狹的心理障礙而引起。人類的自私、貪婪、仇恨、恐懼,加上盲目的民族主義,使人類老是生活在戰爭的陰影下。因此,他憧憬一種民主、自由及開放的世界主義的理想社會。他認為如果要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及聯合國(UNO)創始者所希望的國際合作能真正實現,則必須普及國際主義性質的教育,學校單教民族主義的歷史是不夠的,同時還須以公正立場教授世界史,用作世界史的教科書必須盡可能剔除民族主義的偏見,且須設法保證公正的立場。羅素反戰,主張世界主義,並不是空言,在第二次大戰時,他曾因反對英國參戰而入獄。他深信只有達致世界大同的社會,戰爭才會泯滅,人類才會有真正的幸福。要達致這樣的社會,必先要將年輕人教育成為現代世界的公民,而非弱肉強食時代的戰士。故教育是他追求理想社會的工具。

2.羅素所處時代的現實背景

   羅素所處的時代是二十紀。二十紀是個極之動盪的時代。在本世紀內,世界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各種人類社會的文化價值觀念紛紛受到考驗,有些甚至崩潰。在政治上誕生了資本主義、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及軍國主義;在經濟上有市場經濟及計劃經濟;在哲學上唯心論及唯物論兩大陣營的爭論更趨白熱化。此時期,世界已成為教條主義的犧性品,人們以鬥爭仇恨為社會進化之動力,瘋狂的階級主義與民族主義鼓動鬥爭、挑撥仇恨,使進步的科技被誤用為摧毀人類社會的新力量。

   在教育上,有理想主義與實用主義的衝突。理想主義本意在於培養良好的個人品性,但後來卻造成了個人主義的抬頭,使人只知一己之享受,加強了人類自私貪婪的慾念。實用主義著重訓練良好的「公民」為社會服務,助長了集體主義的膨脹,忽略了人的個性的尊嚴,使個體變為集體的工具。共產主義、軍國主義及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的教育便是強調了這一點。在這個背景之下,羅素便構思了一套教育的新理想。他深信要避免危機、防止大戰,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建立強而有力的世界政府,而實現世界政府的最大困難在於心理障礙,要克服心理障礙,則有賴於一種把世人教育為世界公民的教育制度才能達到。

3. 羅素論教育的目的

   羅素是肯定教育應有目的的,他認為教育的過程是完成此目的的手段,而教育本身並非目的。對羅素來說,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一個理智清明、正義仁愛、心胸寬廣的現代人,這種良好的品性是世界公民的必具條件,也是未來新世界實現與否的決定因素。在《教育論》一書中,他認為一個美好的品性,必須具有四種特質,即活力、勇氣、憫悟(同情與敏感)及智能,所以教育的功能就是培養學生此四種品性特質。

A.活力 (vitality)

   所謂活力,羅素的意思是指生理上的活潑,非精神上的特質。他認為「活力促進個人對外在世界的興趣,亦使人勤奮工作,再者,它更是嫉妒的剋星,因為它使個人欣然接受自己的存在,享受生活的樂趣。」所以他認為每個人都必須具有活力。

B.勇氣 (courage)

   羅素認為人類必須被教育成無懼而活,他希望世界各民族的人民都能有一種大勇之風,他認為勇氣是「自尊與非個人人生觀的結合」。對於自尊,他說:「有些人的生活是源於其內心的信念而為,但有些人只生活在旁人的觀念感受之中。」後者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勇氣,他們需要讚賞,且常恐懼失去已有的聲譽。那只是虛偽的強制。在教育過程中沒有人應學習如何去服從,也沒有人該學習去命令。所謂權威只可以在公眾的協議和認定下才可以產生效用,我們的目的是自己,非外在權威的結果。我們也不應把自己的要求強施於人。

   除自尊之外,真正的大勇之風更必須具備一種非個人的人生觀,他要養成對外界事物的多方興趣。如此,他就會了解自我只是無窮宇宙中的一小部份,那他就會看輕自己,把個人的得失、生死置諸度外,尊重世界的事物,這樣的勇氣才是一種積極、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那是一個完善品性的必具部份,也是教育要致力的品性教育之一。

C.憫悟 (sensitiveness)

   Sensitiveness在羅素的意思中包含了同情及敏感兩方面,故我們把它譯為「憫悟」。他認為敏悟乃指導盲目之勇的指南針,所以那不只是情緒上的反應,而是帶有理性成份的心靈觸覺及同情。他舉例說:「一個小孩子因為看見他的兄弟姊妹哭便哭,那是最基本的憫悟之情。更進一步的敏悟性是要去「同情那些非自己感情所鍾愛的受苦者,甚至要去感受那些耳聞而不目睹的苦難。」

   羅素特別強調憫悟對消泯戰爭的重要,他說:「人們認為戰爭是可怖的,因為他們的親人在戰爭中被殺,但若被殺的並非他們的親人,那他們對戰爭的反感便不會那麼強烈了。這情形是由於一種能感受抽象刺激(abstract stimuli) 的憫悟心未被喚醒之故。因此教育的另一個重大作用就是要培養一種對抽象刺激能起憫悟的心靈。

D.智能 (intelligence )

   羅素所言的智能是兼指實在的知識及對知識的攝受性而言。他認為若缺少智能,我們複雜的現代世界將不可能自存、進步。他認為智能的培育是教育的一種重大目標。他說智能的基礎是好奇心,而好奇心是由一種對知識的摯愛而激起,若要好奇心成為獲取知識的能力,還必須培養成觀察事物的習慣,對知識的可能性的信念,以及耐性和勤勉加上虛心 (open-mindedness)。虛心不但為求知所必備之品德,而且亦為普及國際性公民教育所必備之素質。有些種族間與階級間的衝突與仇視,均為缺乏虛心之故。

   羅素認為一個由具有活力、勇氣、憫悟及智能的男女所組成的社會將會是一個幸福的社會。現在社會的不完美是因為貧窮、疾病、自卑、仇恨及戰爭,而這種種情形在那裏將變成非常稀少,因為憫悟使人有廢止貧窮的願望,智能將告訴他們改善的方法,還有勇氣將引導他們去採用這些方法。在教育上若能培養這四種品性,無疑地,教育將給我們的世界帶來新的秩序。

4.教育實施的方法

   羅素把人的教育歷程分為兩個階段,六歲之前為品性教育的階段,由父母及老師負責培養其良好的品性習慣以及愛的教育。六歲以後則為智性教育的階段。羅素深信兒童在六歲之前若得到適當的品性教育訓練,則其將來的發展也會良好適當,以後只須注重純粹智性教育即可,不須再強調其品德培養;若要,也只是透過智性的教育去改進其人格的發展。在這裏羅素認為關於好奇心、虛心、信仰求知之可能性,忍耐、勤勉、集中精神及準確性等對品性人格的進一步發展有很大的幫肋,羅素稱之為「知的美德」,那是智性教育所必須要注重的。其中尤以好奇心為最基本。

   六歲以後的智性教育階段,羅素又把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十四歲以前的學校課程,第二階段為十五歲至入大學之前的學校課程的階段。第三階段為大學課程階段。

   在十四歲前,學校所教育的事項應該是那些為每個人所必須知道的。在這個期間,教師必須試探學生特別之傾向以便在以後的學年中,審慎地把它們誘發出來。在這個階段可以給兒童介紹歷史、地理的知識,但最好是用電影、圖片、故事形式去施教。在教歷史時,別讚揚歷史上因為戰爭而出名的英雄,應多讚揚為人類驅除黑暗的文化英雄,例如釋迦牟尼、蘇格拉底、亞基米德、迦利略、牛頓等。此外在此階段中,兒童亦應學習文學、舞蹈、音樂、外語。音樂舞蹈能給兒童快樂、健康與美感的訓練;文學教材要熟讀及透過角色扮演去學習,不要只學一些關於文學的末節。熟讀可以增強記憶力,培養說話及作文的表達能力及美感。至於數學及科學,他認為要等到十二歲開始才可以正式教授,但亦只限於試探性質,以視學生是否具有對此等學科的傾向。

   除了以上常規課程外,羅素亦看重課室外的實地學習,他認為對於農作物從生長至收割的過程,對動植物的熟悉,以及園藝等都是很重要的知識。

   第二階段的教育,亦即是中學中最後的學年。從十五歲半至入讀大學之前,羅素假定此階段是分化的階段。學生在此階段中可以專修某種學科。他把此階段的課程分為三類:1.古典文化,2.數學與科學, 3.近代人文科目。凡修古典文化的人都當兼修拉丁文及希臘文,視個別情形而定。數學與科學在最初應同時學習,但有些知識可以無需太多的數學知識,所以在後期,有些可以專修科學,有些可以專修數學。在人文學科方面,他認為那是現代世界成人所必須具有之知識,故應該成為必修科。

   除此之外,一些比較實用的學科如解剖學,生理學及衛生學,由於可以增進學生對性的正確認識,所以也應該列為必修科。

   除正課之外,羅素認為學校亦應鼓勵學生對政治、社會,甚至宗教等問題發生興趣,辯論此等問題。

   第三階段是大學教育。羅素認為大學教育有兩個目的:1.專業訓練,2.培養研究學術人才,大學教育應該被視為是具有特殊能力的人的一種特權,有特殊能力而貧苦的人應由公費去維持他們的生活。在大學中教授法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授學科知識和各國對於該學科最新的研究。大學生若發現怠惰,或能力不足,便應立刻停止他的學業。

   總之羅素認為六歲以上的教育應該以傳授知識為主,在六歲以後的時期中,並非不注重品性教育,而是他認為:1.品性教育應在六歲以前大致完成,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養成良好的品性習慣,2.六歲以後的品性教育可由智性教育去完成,由知識來指導行為,由理性輔助品性,方能達到圓滿的品性教育之目的。

    註:羅素,英國著名哲學家及數學家,曾獲諾貝爾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