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伶
山伶

愛山愛水,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其實, 世間萬事萬物, 到頭來, 都只是一湖煙雨吧 ?!

你問我答149

你問我答149.為何說宗教的基本目的都是為了解脫人生的悲苦呢?

答:宗教,無論是佛教或基督教,其基本的教義都是為了解脫人生的悲苦吧!?

人因為有自覺意識(或是因為有了理性與感情)所以有無窮的悲苦,如果人只是如其他的動物一般,只是因動物性而活,我們怎會像如今這般那麼多煩惱?

人的悲苦既來自其自覺意識,要解決他的煩惱,也可以從他的自覺意識入手。佛教就是從這裏解決人的苦惱。因此佛教的始源本來就不是宗教,只可以說是人生哲學,因為一開始的時候,佛教並沒有形而上的宗教本質,佛陀釋迦牟尼在開始的時候只是在菩提樹下苦苦思考人生之苦的根源,經過多年的努力才悟道而宣揚佛法,助人解脫人生之苦,後人在佛陀死後才把他的教義「宗教化」。在本質上,佛教解脫人生之苦,並不借助神恩,只是從人的意識入手。


人的自覺意識為何給人帶來生命之苦的呢?

人是動物的一種,他以獸性慾念維持他的生命。這是必須的,人的慾望很重要,一切動物也是如此。但是人如其他動物一樣,都是一個有限的存有,他的生命有限,能力有限。但是人類除了有慾念之外,更有理性與感情,這一方面令他知道自己的有限,但另方面也令他產生無限的意識,這無限的意識結合其本能的慾念,令人對外在世界作出無限的追求與執著,這種基於慾念的無限執著就是人生苦的根源:人是有限的,但他偏偏要執著慾念的無限追求。這種追求的虛空是可想而知的了。教教的其基本教義就從闡釋這種生命的「空性」入手,勸人知空悟空。《心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說明了這種道理。「色」是現象界,那是人的意識的對象,也是慾念的對象,它的本質就是空,人通過理性概念與感情驅使慾念對這本來是虛空的現象界作無限的追求,這訧是悲苦的來源。唯識宗通過人對外在世界的認知,提出八識的理論(從眼、耳、鼻、舌、身、意、末那到阿賴耶識,以主觀世界建構客觀世界),以人的意識否定了外在世界的實在性,指出萬象皆空的道理。

一切的存在都是因人的意識而起,一切都是空,並沒有實在的外在世界。因此解脫之道就要令人知道這「空」的根本道理。但這在實是一種很大的困難,因為人有理性,人有理性就必定會有概念思考,概念思考使人把他的外在世界分成是、非,好、壞,成、敗,得、失----等等價值,再驅使慾念追求好的價值,逃避壞的價值。但人畢竟是一有限的存在,加上「色本來就是空」,因此追求必定帶來悲苦了。所以要絕去悲苦,就要絕去概念思考,絕去分別心,要回歸平常心(佛性或直觀思考),以平常心觀如實相(不帶價值判決的物如其物的本相),那就不會執著,不執著,就不會苦。這就是人生的解脫。


由此可見佛教的教義本來就不是宗教,而是一種人生哲學。通過哲學的分析去解釋苦的來源,也以此哲理去安頓人生的悲苦。


至於基督教則是以神恩去拯救人的悲苦。基督教大概認為人(阿當、夏娃)因違背了上帝的意旨而犯上了「原罪」(這是另一種對人的悲苦的解釋),這原罪就是人生之苦的來源,要解這悲苦,就要信奉神,藉著神的寬恕(神恩),人才可得救,今生才可以生活得喜樂,來生才可往天堂,享永生之樂。因此,基督教教徒必須先有「信仰」才可得救,這與佛教的哲理分析不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