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伶
山伶

愛山愛水,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其實, 世間萬事萬物, 到頭來, 都只是一湖煙雨吧 ?!

你問我答143

你問我答143.人們常說,生命長度有限,成就卻無限。但其實什麼叫「無限」?

「無限」既然無限,它還可以被量度嗎?如果不能,又怎能知道什麼是「無限」!

另外,莊子謂:「不要有知」,因為知識會將人類推向滅亡的深淵。

然而,知識到底是與生俱來還是後天發掘?如果是前者,莊子是逆天而行。

若是後者,則世上第一個人的知識從何而來?

答:你說:「生命有限,成就卻無限」,「成就」怎會是無限的呢?成就是人的作為,人是有限的,因此人的所作所為又怎會是無限的呢?

甚麼叫「無限」?

如果根據英國經驗主義哲學的理論,任何一概念,如果是真的話,必須有一與之對應的印象作為依據,那叫「印象先在原則」,如果是這樣的話,則「無限」並不是一實質的概念,因為人根本不可能對「無限」有一實質的印象,(人既是有限的,則他不可能對「無限」有實質的經驗印象。故「無限」只是人對「有限」這個概念的推想。人是可以經驗「有限」,比方我們知道人生有限,因為任何人都會死,也知道地球的體積有限,無論它有多大,它總是有限的。拿生命的有限來說,如果我們把死亡的界線打破,假若人是不會死的,即是說死亡已不是生命的界線,那麼我們就可以想像「生命的無限」,但是所謂「生命的無限」是甚麼呢?我們是不會有一具體的經驗與印象的。又比方數字的序列是無限的。我們從「1」一直數上去,或數下去,都會是無窮無盡的,我們把這種推想稱作「無限」。

所以無限一定是不可量度的!因為不可量度,才叫作無限!可量度就不是無限了。

你所說的莊子謂:「不要有知」其本來的文字是怎樣的?最好引用莊子的原文,否則就會曲解莊子的原意。故這問題不好答。

不錯,莊子是否定知識的客觀性及必然性的。如果你所說的莊子「不要有知」是指他否定知識的客觀性或必然性,這是真的。因為莊子認為世事無時無刻都在變,並沒有永恆絕對的東西。而知識必須預設一客觀絕對的標準,世事既常變,就沒有標準,知識沒有標準,就不是真的知識。人若花精神去追求那些本來是虛無飄渺,變幻不羈的「知識」就會損耗人的精神。所謂「以有涯隨無涯,殆而已矣!」就是這個意思。

至於何謂「知識」?那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這是哲學中知識論的一個大課題。德國哲學家康德的《純粹理《純粹理性批判》( Critique of Pure Reason)就是一本探討何謂「知識」的經典鉅著。但此書不易看得明。

據康德的意思大約是,知識是具有先然的範疇形式,即時空及十二認知範疇,這是人本有的。人類就利用這些範疇理網,把外在世界雜亂無章的「雜多」(manifold)加以「梳理過濾」,成為有系統,有規則的「知識」,由此看來知識是有先然的成份,也有後天的成份。

用比較常識的意思來理解,所謂知識有兩個層面:一個是人類內在的「認知的邏輯形式」,比方我們有「數」的概念,有「關係」的概念,這些概念都是認知的必須條件,我們就是依據這些條件去認知外在世界,比方我們用一個杯,在河裏裝一杯水來飲用。「杯」就如我們的「認知的邏輯形式」而水是外在世界的事物。我們用杯裝一杯水就是等於我們以認知形式去獲得外在世界的「知識」

因此,人是天生而有知識的。

我們的知識可以分為「分析性的知識」或形式的知識,另一種是經驗性的知識,或綜合的知識。前者大多指數學及形式邏輯的知識,那是可以不涉經驗範疇的事。比方1+1=2,這是一種形式的知識,可以沒有經驗內容。後者是指經驗的知識,比方我看見一座山,就向人說,那是一座山。他人聽見了,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但是要是前面並無山,那麼此話便是假的,那就不是一個真的知識。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