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伶
山伶

愛山愛水,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其實, 世間萬事萬物, 到頭來, 都只是一湖煙雨吧 ?!

你問我答48

你問我答48.林老師,有一些問題想請教一下你的。

孔子談及舜樂的時候說:「盡美矣,又盡善也。」

而當談及武樂時又說:「盡美矣,未盡善也。」

為何孔子會說武樂是「盡美」卻「未盡善」呢?「美」和「善」究竟有何關係呢?

另外,哲學是否語言治療?形式邏輯?人類生存文化的探求?還是其他呢?

林老師,到底甚麼是哲學呀?

你所問的孔子談樂的問題出自論語《八佾》篇的第25節:原文是: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韶樂即舜之樂,孔子甚欣賞韶樂,曾謂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而武樂即周武王之樂。孔子的意思是,韶樂的樂音是很美的,而其內容也是很好的。因為舜的得帝位是由堯禪讓得來。而舜又是一位很有德行的君主,故韶樂的內容充滿了舜的德行,所以孔子甚欣賞它。至於周武王之樂,孔子只欣賞其樂音,但對它的內容卻有不滿,因為周武王是伐紂而得天下,於禮分是有不妥當的,在武王於道德上仍有不足之處。故孔子不甚欣賞武樂的內容。

從以上的一段對話可見儒家的藝術觀。在儒家思想中,藝術只是道德的工具,道德才是至終的目的。儒家思想有所謂禮樂教化,又云溫柔敦厚,詩教也。可見孔子認為可以通過音樂與詩歌(藝術)達到教化的目的(道德)。為甚麼可以如此呢?因為藝術可以陶冶性情,人的性情一旦被陶冶,即可歸於純真,而純真的性情正是道德的根基。故藝術可達至道德。論語有另一則對話可以輔助解釋此觀點。子曰: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素以為絢兮。弟子問他,然則禮後乎?孔子說:繪事後素。(大意) 那即是說要在一張絲絹上繪畫美的畫,首先要有一張素白的絹作為質地。素白的絹就是比喻純真的性情。美麗的色彩(畫)要有一個素白的質地,色彩才更鮮明,人要有純真的性情,才可萌生出道德的意識及行為。故此我們可見儒家的藝術觀是載道的。所謂禮樂同體是也。

另外,你又問「哲學是否語言治療?形式邏輯?人類生存文化的探求?還是其他呢?到底甚麼是哲學呀?」

哲學與語言治療無多大的關係。形式邏輯可以是哲學思考工具,人類文化的探求可以是哲學的範疇,因為有所謂文化哲學這一門學問。至於甚麼是哲學,可參看本網頁的「你問我答」內其中一則答案。(冬雷夏雪君曾問過此問題,在此不再答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