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
日光

自由撰稿寫手,曾任編輯、記者、翻譯、出版社企劃等,幫人寫過不少書,自己寫過兩本童書。去年開始嘗試寫小說,然後......想到再接著說好了。

手中剪,掌中情,布裡有乾坤——以布創作的周美純

偌大的校園溢出孩子們的笑鬧聲,「校長好!校長好!」的叫聲此起彼落,這裏是苗栗市的文華國小,孩子們口中的校長正是笑容可掬的周美純。

出生於1945年苗栗縣銅鑼鄉下、現任文華國小校長的周美純天生巧手,創作出一幅幅生動的布雕畫,色彩豐富,意境優美,常令欣賞作品的人愛不釋手,不由得生出收藏的念頭。

從小喜歡畫畫的周美純,在十年前開始布雕的創作,「記得有一次瞥見家中堆放在洗衣機旁的衣服,零星不整的色塊,以及衣紋線條的律動,讓我頓時覺得那錯落的布塊,構成一個很有趣的圖案,慵懶鬆散猶如出浴的貴妃,帶著幾分疲憊的性感,真是美極了!」

周美純靈機一動,開始利用形形色色的碎布,剪出了各種小動物、古今仕女、原住民和客家生活的樣貌,拼貼在卡片上,配上感性的文字,送給任職學校的師生、小朋友,沒想到大受歡迎,欲罷不能,從此一頭栽進布雕的世界。

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讓周美純的實力無法侷限在小小的賀卡上,因此由小坐大,又找到藝術品味相投的錶框師傅,形成了一幀幀線條動人的布雕作品。

周美純強調:「布雕就像畫畫,只是將彩筆換成了剪刀和白膠。」周美純往往注視著一塊不起眼的碎布,看著看著,就彷彿就在布裡看見的天地萬物,隨興而剪,刀落時一氣呵成,作品多是一體成型,少有失敗之作。

周美純的惜物之情,在作品中表露無遺,就連絲線也能繞出一幅「生命的糾結」,一塊布在不同的作品裏重覆出現,卻有不同的曼妙姿態,本遭遺棄命運的零頭布,在周美純的作品中重獲新生。

一枝草、一點露,周美純認為再微末的碎布,都能在對的地方發揮它的價值。「就布材來源及布材限制試著發揮藝術極限,」運用布本身的色彩、圖案和材質,裁貼出無窮的變化,是周美純創作最大的樂趣所在。

任職照南國小時,教育局的長官來訪,看見校長室掛著周美純的作品,一時好奇問起,沒想到竟是周美純親手之作,忍不住大加讚賞,長官的鼓勵給了周美純極大的信心,因此有了她第一次的師生布雕展,結果佳評如潮湧來,促使她再接再勵。

2001年周美純應苗栗縣文化局之邀,舉辦了「一絲情、一物美、一性靈」周美純布雕原創空間個展,藉由首次個展,也讓周美純的布雕作品正式登上了藝術舞台。此後周美純開始透過展覽、講習,大力推廣布雕藝術,讓布雕藝術在苗栗生根,並逐漸往其他縣市發展。

走在文華國小的喧鬧聲中,感到孩子們和周校長的無距離式互動,自然純真;校園中的一景一物都藏著周美純的點點創意,「別人一天的24小時,我得當48小時來用。」現在的周美純,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除了大大小小的校務之外,下了班趁著天色尚清,得照顧拾掇後院的菜園子,拈花惹草之餘,也對石頭有所鍾情,簡單的一塊石頭,在周美純的慧心巧手下,都能自成一格,成為饒富情趣裝飾品。

當然,周美純也少不了身為主婦的廚務,還要含飴弄孫帶小孩,並服侍九十幾歲的婆婆,只有在夜深人靜時,她才拿出裝滿各色勾邊筆、剪刀、白膠、碎布塊的工具箱,在燈下剪裁、黏貼、拼組,馳騁於想像的空間,將生活點點滴滴剪進畫裡。

「布雕創作可以讓碎布表達另一種藝術境界,它可以很藝術,也可以很平易近人,」在周美純的世界裡,生命萬物都有情,她期盼藉大家一起來探究豐富的布雕世界,藉由布雕這門藝術,讓人人都能化腐朽為神奇,遨遊其中,體驗藝術之美。(本文原載於客家雲網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