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hua
suhua

音乐迷

转:拍帮主博客:著名防疫爱好者Benedict Barclay老师分析丹麦新冠数据、ONS又改基线(英国数据)、约翰·斯诺(伦敦霍乱)、新加坡数据(死因分类)

一、关于#免疫债邪说# ,来一组颠覆三观的图吧。

  话说丹麦这一季RSV 终于结束了,各种官方数据也比较齐整了,于是著名防疫爱好者Benedict Barclay老师借着新鲜出炉的丹麦数据,把免疫债邪说的底裤都给扒干净了[二哈]

  图一:丹麦从2015年起一共8个RSV暴发季的检测阳性率,这个是SSI官方原图,一图秒懂,2021/2022年暴发季阳性率碾压全场,而刚刚过去的2022/2023年暴发季只是略高于平常年份;

  图二:丹麦从2015年起一共8个RSV暴发季的现患率,按年龄段分层。还是一图秒懂,刚刚过去的2022/2023年暴发季,现患率要低于2021/2022年暴发季;

  以上两张图还比较符合咱们之前提到的其他几个国家的情况,即2021年RSV反常大暴发,而2022年暴发规模回落,详见:[合订本] 炮打“免疫债”邪说

  图三:比较反直觉的数字来了……这个是丹麦最近8个RSV暴发季的每十万人入院风险(姑且把住院当成是RSV感染后症状严重的标准),于是问题就来了,按说受“免疫债”影响最严重的0-5个月、6-11个月、1-2岁,以及2-3岁年龄段,最近这个暴发季的入院风险相对2021/2022年暴发季略有下降,但其他按说受“免疫债”影响比较轻的年龄段,入院风险却逆市上扬了,其中涨幅最明显的,居然是免疫系统早已经历过大风大浪,按说早就还清负债的老龄组[二哈]

  图四:为了更好地体现“欠债-还债”的概念,Barclay老师还贴心地计算了前后三个暴发季的三年滚动均值……结果从2015年到2022年期间,连续六组入院风险三年滚动均值都相互差别不大。也就是说2021/2022年暴发季的现患率高峰(参考图一图二),虽然清空了前一年赖账的易感人群,但并没有提高重症风险……或许这才是所谓“免疫债”的正确意思?,可是呢,2022/2023年暴发季的感染规模不如前一年,入院率却起飞了[摊手]

  图五:同样是每十万人入院风险的三年滚动均值,按年龄段分层后可能更加一目了然;

  图六:拿放大镜来……2022/2023年暴发季,住院风险飙升最猛的,居然(果然)是按说最没有债务困扰的75-84岁和85岁以上两个年龄段[摊手]

  图七:Barclay老师继续扎心……这张图是2021/2022年和2022/2023年两个暴发季,丹麦高龄段相对于大流行之前六个暴发季的住院风险上升比例。一图秒懂,在2021/2022年暴发季,各个年龄段的住院风险涨了一倍左右,而到了2022/2023年暴发季,住院风险纷纷飙升三到五倍[二哈]

  图八图九:跟图六图七差不多的数据,只不过从住院风险换成了死亡……2022/2023暴发季,丹麦75岁以上老年人RSV死亡风险狂涨将近六倍可还行?

  呵呵,这神奇的#免疫债邪说# [摊手]

  二、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最近几个星期,大英的超死几乎没有了,如图一,黑色粗线和红色粗线几乎比翼双飞,让人不禁感慨,大英子民太听话啦,连扑街都要按照既定计划执行[开学季]

  那么为啥从去年第一季度开始稳定存在的超额死亡,从今年1月底开始,说没就没了呢?并且还不是直接变为缺额,而是刚刚好稳定在基线水平?请各位掏出放大镜,仔细品鉴图二——ONS又改基线了[二哈]

  具体来说:

  针对2020年和2021年的超死,ONS采用2015-2019年的均值作为基线;

  针对2022年的超死,ONS采用2016、2017、2018、2019、2021年的均值作为基线;

  针对2023年的超死,ONS采用2017、2018、2019、2021、2022年的均值作为基线。

  呵呵,所谓“基线”,代表什么意思?基线代表的就是正常水平,就是大伙儿认为理所当然就是这么多的水平。

  所以选用2021年和2022年的死亡数做基线,就意味着ONS,或者说英国官方,已经默认2021年Alpha暴发那种死亡数,或者2022年Omicron反复横艹的那种死亡数,就是今后的常态。

  当然啦,ONS可能不是不知道这种做法有问题,所以去年他们刚刚调整基线时,给“normal”这个词打了个引号,见图三。但时间久了,大伙儿记性没那么好了,引号什么的,就可以慢慢去掉了。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既然2021年和2022年已经是常态,那么2023年没有超额死亡,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摊手]

  顺便一提,上周ONS 官方口径超死不多不少刚好0%,但如果把基线改回2015-2019的话,超死就变成了华丽丽的11%

  三、伦敦霍乱这个梗吧,我前几天也写了点东西。其中有个桥段@林步里 没提到:1854年伦敦那场霍乱,最终成为了约翰·斯诺的个人秀。然而一百多年后,80多位公卫专家齐聚《柳叶刀》,歃血为盟,共襄盛举,立下《约翰·斯诺备忘录》,却被群体免疫神教打得落花流水…马来西亚一年之内爆了三波流感,

  包括两波甲流和一波乙流

  每一波都打破了2015年以来的确诊数量记录,

  并且还一波更比一波高。

  最近这波乙流的波峰确诊人数差不多是之前的六倍左右[二哈]

  所以现在问题就来了……

  要是用#免疫债邪说#来解释的话,大马人民欠下的免疫债大概会比国内少一些吧?

  为啥大马的流感反而暴得更奔放呢?

  四、@拍帮主

  惊闻坡县开始搞官方反思啦?

  这里帮反思怪坡县总结一下吧~

  坡县做得最好的地方,在于统计局公布全因死亡拖得足够久~

  这样一来,官方就可以张口就来,随心所欲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按摩,比如图二图三这种的[开学季]

  然后呢,等到图四图五这样的实锤数据出炉的时候,刻板印象早已成型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像咱这么小心眼,隔了好几个月的旧账也不忘挖坟鞭尸

备注:附图未加,可网搜原博。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