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長先生
弓長先生

內觀者 / 敘事治療 / 非暴力溝通 數位宅男 / 曾經音樂人

久違的演講隨筆

剛結束一場家扶中心的演講,參與活動的學員都是受扶助的孩童(小學四年級至國一),而現場協助的隊輔大學生似乎也都是過去受家扶扶助成年的人。

從新進人員報到這五年來,推掉無數場商業演講或媒體,不過因為這場年輕主辦人的熱忱與積極,電話聯繫後隨即協調安排見面時間。當時我人正在外面,結束電話聯繫後,馬上跟老闆報告:「這場我會接」。儘管,電話中對方沒談到費用,我也不想問,反正心裡有底就是會接。


第一次的碰面聊了將近一小時,已算是答應且規劃好內容,主辦人才支支吾吾地開口:「不曉得講師費用您的行情是...」

我:「就照你們的預算安排。如果我在意,一開頭談話時我就會問你們預算了。」

並不是我不在意錢,我非常愛錢,且我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父母要扶養。可是,同時也希望能為這社會付出些心力,在我的能力範圍內。

的確,很多商談合作或邀約的場合,聽完對方的理念想法後,通常我一定會問對方有多少預算,才會有接下來的規劃。因為我愛錢,一方面需減少彼此認知落差,另一方面我需要更多時間陪新進人員....不過,只要沒問,多半我願意盡力配合。接著就是一連串的處理簡報資料。


演講過程中,提到希望孩子們學會獨立思考,勇於挑戰台上人提出的觀念或想法,無論是舉手發問或是自我思考。

中途我也扮演了孩子,不斷地問在座的學童「為什麼」。

我:「為什麼要唸書?」

學童踴躍的回應,不外乎:「這樣才能學到東西」「這樣成績才會好」

我:「為什麼這樣可以學到東西」「為什麼這樣成績才會好」

接著就是一連串無止境的「提問」。

最後問孩子們:「當你們問父母為什麼要唸書,聽到了這些答案,你們就會心甘情願發憤圖強的唸書了嗎?」現場一片笑聲。

「當你們一直被我問為什麼的時候,心裡有什麼感受?會不會煩?」幾乎都回答很煩!

我:「所以可以理解爸媽的難處了吧」又是一片笑聲

跟孩子們說:當你們問父母師長「為什麼要唸書」時,究竟想了解什麼?是不是遇到了什麼挫折?還是在學習上有什麼想法?還是想要父母多一些時間的陪伴?

其實,這些東西當我們無法完整表達時,很多大人也只能回應各式各樣的道理。但這些道理,我相信你們都懂;但,究竟要問的是什麼?


也提到關於專心,現場幾乎每一位都曾被提醒要專心,我想了解的是這些孩子知道怎麼專心嗎?知道什麼是專心嗎?

也問到當學童去問父母事情,父母會不會一邊滑手機一邊回應?或者是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一邊說話?其實這都是不專心啊!當然,不是這樣就是不好,而是當我們是這樣的父母時,孩子是如何看待我們?

在這個階段,有個孩子說了一段話,我感到有些難過。

孩子很開心的分享:「我爸會說,因為我是你爸爸,所以我可以這樣,你不行。」因為時間流程關係,我無法繼續對話下去,不然其實我很想瞭解「當爸爸這麼說的時候,你有什麼感受?」「你覺得你會是個怎麼樣的孩子」「會生爸爸的氣嗎?」「還是覺得不公平?」

最後,也提醒了孩子思考這些的用意,並不是要去當一個忤逆父母的孩子,而是儘管父母不懂的如何表達,但我們仍可清楚的說出一些東西,減少溝通上的落差。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