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
蘇菲

書籍|電影|登山​|生活 ​ Here is nothing, here is everything.

讀後分享|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追求任何目標或成就無法帶來長久的喜悅,財富或名氣也不是喜悅的來源。喜悅只存在於人心深處,我們也希望妳能在內心發現喜悅。"

在紐西蘭的咖啡廳重溫我最愛的這本書,就算身處不同的環境,還是喜歡在咖啡廳打開電腦,聽著周遭的談話和店裡選放的音樂,回味著達賴喇嘛和屠圖主教深遠富有意涵的每一場對話。
啊!身心靈又被洗滌了💓

作者在作者序的部分介紹這本書的架構分成三個部分,就像一塊三層生日蛋糕🎂
第一部分說明喜悅的道理:我們每天面臨各種煩惱,如何保持喜悅?就算生活順遂,外在環境充斥著困苦、暴力和恐懼,如何活在喜悅中?
第二部分是關於科學對於喜悅的最新發現。
第三部分則是達賴喇嘛和屠圖主教會面發生的故事
我認為這三個部分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喜悅的道理是整本書的宗旨,而書中提及許多科學家以及精神學家提出的研究去成為最強而有力的支持,而整本書的敘述口吻就像臨場聽著兩位智者的對談,不時他們也會給彼此開個玩笑,敬重但又不會太有距離感。
我嘗試在這裡分享我理解到的喜悅以及書中提及的幾個科學佐證,希望更多人因此發現這本書,喜歡這本書:)

📓 喜悅本質
-喜悅不是沒有悲傷

喜悅在這本書裡面,英文用Joy翻譯表達,喜悅包含了很多種形式,物質享受的快樂、冥想平靜的祥和喜悅、感動滿足的喜極而泣...,而期望讓自己成為一個滿足、喜悅的人的前提,並不表示就要遠離其他情緒,例如:悲傷。

悲傷在你心中切割得越深,你便能容納更多的快樂。
The deeper that sorrow carves into your being,the more joy you can contain.
-Kahlil Gibran《先知》

雖然整本書的第二章節探討許多讓喜悅遠離的事物,當中就提到了悲傷,但其實悲傷也是人類的基本情緒之一。所有我們產生的情緒都不該逃避它,在那個當下問問自己為甚麼難過?理清它、接納它。

-轉念思維
還是會有很多難過痛苦的時刻、忌妒憤怒的時候該怎麼辦?轉念。

達賴喇嘛說明:「我自己的故鄉也遇上很多困難,只看這件事的時候。」說著,他用雙手圍出一個小圓圈:「那我就會煩惱。」接著他張開手掌,把圓圈打開。「但當我看著整個世界,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問題,即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也一樣。舉例來說,回族穆斯林族群在中國也受到很多考驗和磨難。再到了中國境外,又有更多問題和更多磨難。看著這些事情,我們才明白並不只有自己再受苦,很多我們的手足同胞也一樣。因此假如用比較開闊的觀點去看同一件事,就能減少煩惱,減少折磨自己。」

這個用手圍出圓圈的意象表達是我當初看完整本書之後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一開始我會有種:這是要我們去比較誰更痛苦嗎?但當然不是這樣的。
他不是拿自己的遭遇去和別人比較,而是把自己的境遇和他人串聯在一起,將自我拓及他人。
推己及人且富有同理心的人肯定能活得更加喜悅。
的確很多時候轉念一想,換個角度換個思維,很多事情或許都只是作繭自縛。轉念很難,尤其當負面情緒滿溢之時,就算外頭陽光普照,仍會覺得自己所處的世界黯淡無光。

不過,只要世界還在運轉,給自己一點時間,或許下一秒,剛好許久未見的朋友捎來關心或是店員給的一個微笑都是能讓自己轉念的瞬間。痛為難免,苦為自取。千萬別難為了自己。

-向外看
很多時候太多煩惱都是自尋來的,過度關注自己本身,壓力和恐懼就逐漸在自己的世界增長,然後就把自己困住了。我覺得很奇妙的是,要懂得和世界交流,但也要懂得和自己相處,這當中的平衡拿捏,操之在己。

我們依靠他人,以成為完整的自己。我們非洲有一個觀念,叫「烏班圖Ubuntu」,大概的意思是:一個人是經由與其他人來往才成其為人。

屠圖大主教提到的這個概念我印象很深刻也很喜歡,就如同人是群居動物,必須相互依賴。雖然大多時刻的確只與自己相處,但不能否認的是,在與他人交流相處的同時,你亦是不斷的在認識自己、挖掘自己。

📓 科學支持
-提升快樂因素
心理學家研究指出,人生快樂的程度百分之五十決定於恆定因素(set point),像是基因或是性格,而另外百分之五十則是各種環境因素或是人的態度或行為,而當中又列出三個提升快樂影響最大的因素:
以樂觀看法重新檢視情況的能力
心懷感激的能力(Gratitude Journal真的很受用!)
我們是否選擇成為善良慷慨的人(又想到我小姨丈的金句:智慧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

-快樂麻木
科學家研究發現,任何樂趣只要經歷愈多次,對其效果就會愈麻木。
就好比最近我新發現的美食island donuts超級美味,簡單樸實的麵粉香,吃了一個之後我怒買十個回家,但我一天最多就吃了兩個,除了飽足感已經充分占據我的大腦之外,當時吃到的興奮快樂也開始降低。所以,只是一味的追求享樂,並不會讓自己得到滿足。

-快樂大腦理論
神經科學家曾經針對神經造影,整合出大腦內的四種迴路會影響長期的情緒健康(全部獨立運作)
1. 保持積極狀態的能力:
直接影響一個人感受快樂的能力,Fast way👉學會愛人、同理他人。
2. 從消極狀態回復的能力
3. 專注的能力:
冥想!冥想!冥想!
4. 慷慨付出的能力:
施比受更有福。
四種迴路獨立運作的意思是,能夠高度保持積極狀態的人不代表它很容易從消極的狀態走出來。

📓後記
看書的好處就是能帶來新想法新思維,很多道理亙古不變,人都想追求幸福快樂,但低落的情緒總該消化面對,這本書不是只教你追求喜悅,而是帶你認識喜悅。
而如果想獲得更多喜悅,書中也提供很多方式,冥想、感恩、謙卑。我自己最喜歡的還是寫感恩日記,在消極黯淡的時候真的能讓自己想起許多微不足道但能量巨大的幸福,光是健康無虞這點就是最該知足的!
自己本身不是相當正向積極的人,但我很感謝我的朋友家人們都很樂意給予我這個人樂觀、積極的正面評價,無論我到底是哪種人(畢竟每個人本來就很多面向千變萬化),這些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當我在低潮的時候我腦中就會浮現這些人鼓勵讚美的臉龐,這些就是力量,喜悅的力量。
共好。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The Book of Joy 
作者: 達賴喇嘛, 戴斯蒙‧屠圖, 道格拉斯‧亞伯拉姆  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Desmond Mpilo Tutu, Douglas Abrams
譯者:韓絜光
天下出版 2017年06月28日初版發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