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visSio
AlvisSio

九十後澳門人,長期關注、書寫港澳兩地的一切。 著作︰《Lonely Planet IN 香港與澳門》第二版、《戀殖世紀--港澳殖民印記》。

人「投」豬腦

若說起澳門的緬甸菜,大家都不會陌生,畢竟魚湯粉、椰汁雞麵、馬拉盞撈麵等,多年前已被一個又一個的旅遊媒體輪流推介,累積了不少忠實粉絲,但同是緬甸麵食,豬腦麵的名氣明顯就被比下去了。

全澳唯一豬腦麵

豬腦麵的名氣之所以較小,我覺得有兩大原因。其一就是,與成行成市的椰汁雞麵、魚湯粉相比,全澳門似乎就只有一家食店有售豬腦麵——是的,說的正是位於三盞燈的東京小食館。

回溯歷史,自然就會知道,當年緬甸華僑移居澳門後選擇在三盞燈一帶定居,開發了大片空地,更慢慢在此建立起自己的社群,落地生根,所以,在有東京小食館選擇在有「小緬甸」之稱的三盞燈落戶,不難理解;而幾十年來,小食館一直位於圓形地的中心地帶,直至近年才遷至附近的小巷。雖然如此,有時候走在三盞燈街頭,都會想起舊店址裏,那黃底紅字的招牌,以及滿有歲月痕跡的裝潢。

至於第二個原因,當然是源於大眾對豬腦的兩極反應:要不極愛,要不極厭惡或懼怕,或是以健康為名,將豬腦直接等同於膽固醇,加之腥味、肥膩等標籤,將之直接送入墳墓。

然而,假如你有嚐過東京小食館的豬腦的話,我相信你會有所改觀,因為小店用的是新鮮豬腦,加上一大輪處理,呈上食客面前的成品,早已軟滑如豆腐一樣,融化在口中;話雖如此,豬腦的外型也保持得相對完整,所以要將它放進嘴裏,多少需要點勇氣。

三百碗的堅持

翻查現存的文字紀錄,發現老闆和老闆娘早年自緬甸回流澳門後,便一直經營東京小食館至今,幾十年來,始終堅持做好出品:豬腦是每日新鮮送到,然後早上開始著手處理,清洗、浸泡、挑血筋、清血水,一個個工序也毫不馬虎,而且每日限賣三百碗,售完即止,所以網上也不乏因「摸門釘」而轉食豬雜麵、豬大腸等的記錄文章。

看到這裏,我內心不禁泛起一陣感動,一來是堅持每日做好三百碗,為其毅力和耐力感動;但同時,能夠知道質素可貴,不因為有需求而不斷供應,寧缺毋濫,其實更為難得。

一邊把碗中的豬腦放進口中,感受其嫩滑,一邊思考著門外剪報上,那「人『投』豬腦」標題,我猜想,當時作者想的,應該是想食字,指食客表示支持,用行動投了豬腦麵一票,但其實也可以是,店主兩口子一直以來的投入和投放在其上的心血,成就了這碗小城唯一的豬腦麵。


寫於2019年5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