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
张三

中国、劳工、数字技术

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后 读书笔记(1)

如作者所言,这本书试图“按照中国共产党人宣称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和马克思主义目标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作出历史的评价”,把毛时代的中国看成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尝试把现代化的需要与社会主义目标融合在一起“ 的尝试。这个视角本身是很有意思的,也很有启发性,既区别于官方的论述,也与自由派的论述完全不同,丰富了我们看待共和国历史 – 特别是共和国历史中社会各阶级与党国体制的关系 – 的眼光,以“迈向社会主义”这一最终目标来评价历史发展的功过,提供了一个真正迈向社会主义的视角和可能性。

总体而言,作者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虽然受到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影响很大,但并非是全盘接受马列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产物,无论是革命阶段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阶段,都可以看到 “毛主义”的反复出现,深刻影响和规定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式、方向和结果。作者认为,毛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成功的。最明显的失败是,曾为众多人满怀希望地称颂的中国“社会主义过渡”,却没有为创造设想的新社会所必需的基本民主政治前提进行努力;此外,毛主义也并不接纳马克思主义“生产者自治”的根本前提,这对任何一个可被称为社会主义 的社会来说都是一个根本性的失败。因此,在毛时代结束之际,中国仍然是一个由官僚体制支配的社会,它既不像是资本主 义,但也绝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对1979年及之后的改革,作者的观点则经历了一个变化。在第二版(1986年出版)的时候,作者仍然把市场力量的运用解释为服务于中国共产党国家的民族主义和现代化需要的权宜之计,但是到了第三版之后,作者的观点就发生了变化,他认为,共产党的中国非但不是中国资本主义的障碍,而且是中国资本主义的根本代表和推动者。作者认为,无论邓小平和其他共产党领导人在1979年时的初衷是什么,中国过去发展的过程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最密集的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因此,第三版在写这段历史时,首先要探讨的是中国资本主义的起源、特殊本质及其社会结果。

读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历史的、阶级分析的视角,用“社会主义”的终极理想作为标尺,细致地爬梳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后社会主义转型中国家(精英政治、央地关系等)与社会(特别是社会中各阶级)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是如何演变的,由此我们可以有一副完整的、历史的图景,来理解今天中国的工人,究竟在历史、国家和社会的大框架下,在(一国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如此,我们方可以更好地理解今天种种发展变化的本质、可能的社会后果,以及如何改变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