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林
穿林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 - 定風波

不妨誇張一點

(编辑过)
明明嘴角含笑,但拍攝出來的相片,表情很嚴肅。

有没有試過以下情況?

明明嘴角含笑,但拍攝出來的相片,表情很嚴肅。

明明對人有回應,但別人就是聽不到。

明明關心人,一直陪著他,但他感覺不到你的關心。

其實,你可能更在意,你明明是一個好人,你明明是一個願意聆聽別人的人,明明有心機做事,但就是無人發現、無人知道、無人理會,甚至誤會了你。

出現問題的一個最大原因,簡單來說就是溝通出錯。

為何有這個問題呢?

因為人與人溝通的時候,我們大多是先"以貌取人",再"聽其言","觀其行",問題就是我們的外表、言語、行為不顯眼、不清楚,別人看不到,或忽略了,所以,別人無法去弄清楚你想表達的是什麼情感,你的內心世界如何。

每個人連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更加無辦法去了解你。如果你的心態經常認為我做好自己就夠,別人要明我就會明,不想明白就算。老實說,你會發覺你只會是越來越多人不明白你,不了解你,不清楚你,繼續誤會你。

如何去改善?其實文章的標題已經說了,就是"不妨誇張一點"!

大家來做個實驗,試想像你微笑的樣子,不要看鏡,不要露齒,保持著笑容,自拍一張相片,暫時不要看相片效果,OK了?嘗試再自拍一張相,同樣先不要看鏡,這次是較微笑誇張一點,同樣不要露齒,但感覺是兩邊嘴角都向上揚了至少1CM,就是這樣啊!看看兩張自拍照有没有分別?

有没有發覺你嘴角含笑,跟你嘴角上揚的相片有多大分別?你會發現,你以為自己嘴角含笑,實際是没有多大表情;你嘴角上揚,卻没有你想像的誇張,可能只是剛好微笑而已。

所以,你平時向人微笑,你終於知道人們看到的是什麼了!

你也終於知道,每天大家說早晨,為何人人好像目無表情,其實原來大家都有”微笑”回應,不是一張”冷臉”。

透過這個”微笑”實驗,你也許知道,你真正想表達的表情,跟別人看到你的”真實”表情的差距,原來誇張少少,一點都不誇張。

同樣,溝通時說話大聲一點點,其實也不過是你真正想讓人聽懂你的音量。不信,自己錄一段説話自己聽聽。另外,說話時加一個誇張少少的形容詞,會更容易記得你曾經講過的說話。

動作也一樣!試試自己跟自己握手,鬆一點,緊一點,那個會更有感覺?你關心人,喜歡用口說,還是動作?你試著對鏡子的你說:我關心你!再試用手輕拍自己的肩膀,你較喜歡那種關心?

有時,你關心人,你可能會默默站在那人旁邊,但如果你伸手拍一拍他,流淚時遞一張紙巾給他,讚美時大聲拍掌,除了可以表達到你對別人的真正感覺之外,更加令人容易感受得到。

不要以為別人像電視或電影一樣,有多個鏡頭多個角度在拍攝你的表情、說話和動作,別人的眼睛頂多只像幾秒鐘的快鏡,或者根本焦點不在”拍不到”。

溝通是雙向的,你懂得”誇張一點”,除了可改善自己的形象,讓人聽懂你的說話,感受到你的動作,更重要的是,你也知道,別人跟你一樣,都可能誤會了別人的表情、說話和行為。

原來,不是大家不關心大家,只是大家都誤會了。誇張一點,不是演戲,而是表現真正的自己。

差不多的表情,可會給人差很遠的感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