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鈣
阿鈣

一名實驗教育老師的隨筆紀錄。 不只紀錄教育省思也紀錄個人興趣的實踐(畢竟一個人不能只活成工作的樣子) 我喜歡烹飪、旅行和閱讀,有時候也喜歡胡思亂想。

客家文化之旅(上)

真的走出去才知道,「客家」並非只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

這學期八天行動學習的開場,著實令人膽戰心驚。我們搭很早的一班台鐵抵達桃園公車站,接著被桃園公車站的毫無秩序給打敗,差一點就無法抵達當天的第一個目的地,幸虧最後一切順利,當我回過神來時,我們已經坐在三坑自然生態公園中的涼亭,旁邊還有一群可愛的幼兒園小朋友在野餐,輕鬆愉快的氛圍,簡直跟剛剛破口大罵的站務人員帶來的壓抑感形成強烈對比。

天氣出奇的好,我們在涼亭稍稍轉換了心情,就踏上了第一天最艱難的山間徒步之旅-樟之細路的首段路程。樟之細路是古代台灣先民入山砍伐、煉製樟腦的路徑,它的英文名字是「Raknus Selu Trail」結合泰雅、賽夏族語的「樟樹」和客語的「小路」之意,從這個名字就可以感受到台灣多民族的融合。因為當天天氣依然有些炎熱,我們彷彿化身過去的先民,背上的背包如同珍貴的樟木,一步一腳印的行走在仿若無邊際的狹窄山路上,路途中大家玩著文字遊戲,度過漫長的旅途。

步道上有許多倒下的樹木,顯見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人來走了

一路下切的山路,讓我們身心俱疲,幸虧山腳下就是一間藥師佛禪寺,我們在那邊稍作休息,看見乾淨的廁所與飲用水,眼淚都快要奪眶而出,有時候幸福就是這麼簡單,簡單的清洗了一下背包與身上的泥土,謝過當地的師姐們,我們又有體力繼續往關西鎮前進。走著走著,公路兩旁從茂密的樹林慢慢的變成低矮的平房,太陽也慢慢西斜,路燈接連亮起,我們終於走到了關西小鎮。

找到小吃店坐下,我們已經等不及將熱呼呼的食物送進嘴巴,我點了一大盤韭菜水餃、一小份川燙粉腸及蛋花湯。那韭菜水餃,豬肉與韭菜的比例恰到好處,飽滿的內餡搭配快繃開的麵皮,紫毛還說,這是她吃過最好吃的韭菜水餃,到現在都還會不停的回味。旅途中,我們經常有機會碰見好吃的美食,甚至有時候美食搭配一個耗盡體力的行程,會變得格外美味。

爬完第一段樟之細路,在關西小鎮的第一餐

來到客家聚落,就不得不提到柿餅。我們旅行的季節正值柿子產季,紫毛安排我們來到「味衛佳」這間製作柿餅的工廠。首先柿子的品種就分成好多種,而且並不是每一種柿子都適合拿來做柿餅,柿子工廠裡的一張海報上就貼著:「新竹這一帶特有品種為石柿,因地緣關係,經常拿來加工做為柿餅」。我們不但在柿餅加工廠看見了削柿皮的神奇機器(我目測約每三秒可以削好一顆柿子),更品嚐到帶有Q度及微微濕潤的柿餅,販賣部的阿姨說,只有在工廠裡買的柿餅,才能保有這樣的口感,這樣的柿餅也無法久放。我一直以為,柿餅就是乾乾QQ的口感,味道較像果乾,但在工廠中吃到的柿餅,還夾帶一些水果本身的水分,晶瑩透亮的內裡,彷彿還能感受到這顆柿子在不久前,依然掛在樹上的那種新鮮感。

已經削好皮,正在進行日曬的美麗石柿

我們一行人,在關西鎮上停留兩天,住在名為「共下歇」的青年旅館,在離開關西前,我們在鎮上參觀了已經有八十幾年歷史的台紅茶業文化館,我也才知道,原來台灣的紅茶在日治時期已頗有名氣,看著牆上的老照片,那一卡車一卡車的茶葉,已準備好要送往大稻埕港口,並被運送到各個國家,解說的羅先生,就是台紅創辦人的後代,他帶我們參觀在日治時期就開始使用的茶廠,茶廠裡擺設著許多大型機器,他說這些大型機器如果同時運作起來,噪音會大到讓人受不了,許多在茶廠工作的員工,在老年時期有重聽的職業傷害。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羅先生展示給我們看的一塊「大鐵片」,鐵片上鏤空著兩隻互相凝望的長頸鹿。當時茶葉要從港口運往世界各國前,需要在茶葉箱上以噴漆做記號,讓船工及當地工人可以辨識自己的貨品。大部分鏤空的鐵片上的標記都是文字,唯獨這塊鐵片是以「圖案」來展現,原因是,非洲當地的工人大多不識字,但他們可以辨識出「長頸鹿圖案」,所以就有了這塊鐵片的樣式保存下來。

這間茶廠擁有一種讓時間靜止的魔力,我聽著故事,也凝視著這個歷史感滿滿的空間,碩大的曬茶區,加上茶廠四面因為茶葉所需條件而興建的大面窗戶,都給人一種寧靜之感,偶而東北季風吹進茶廠時,我彷彿都還能聞見淡淡的檜木及茶葉的香味。

茶廠後方的大地板,就是用了曬茶葉的地方

離開關西鎮後,我們搭著公車來到了另一個小鎮-竹東,沿著馬路我們成排走著,竹東鎮與台灣許多一般城鎮乍看並無兩樣,直到我們停在一座橋面右側伯公廟前,伯公是客家人稱呼土地公的方式,這座伯公廟旁,是一座名為「曉江亭」的石砌涼亭,紫毛說,這個涼亭在以前是一個休息站,許許多多往來商旅的隊伍,都會停在這裡喝杯茶、休息片刻再度出發。而在伯公廟的另外一側,則是一個通往橋底的樓梯,沿著樓梯下去,彷彿回到早期台灣的場景,因為橋下有幾名婦人正在用手搓洗著衣服,就像我小時候看電視,許多婦人會帶著一家老小的衣服,到河邊用木棍拍打、洗衣物的畫面一樣。橋上的車水馬龍跟橋下圓拱狀帶有水流的洗衫坑形成動與靜的對比,婦人就這樣持續著洗衣服的動作,我們則在旁邊靜靜地觀看。我很喜歡在旅行時不經意看到的這些很日常的景象,這個「古蹟」不只是一個靜止的文物,而是還活靈活現的與當地人融為一體,那麼生動的展現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洗衫坑坐落在橋下,而這些洗衫的物品,靜靜地躺在這裡等待下次出任務

對我來說,「客家」一直只是一個課本上會出現的名詞,身為閩南人的我,也很少檢視自己的族群身分。但身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我們無疑是幸運的,不管是客家人、閩南人、外省人或者原住民族群,我們都能擁抱自己的文化,我以前一直會嚮往西方文化的種種,但年過三十後,有了重新認識台灣的機會,才發現以前的嚮往是因為我從未有過回望自己故鄉的機會,課本上教的是對岸遙遠的故事,對台灣的描繪少之又少,現在踏上旅程,為自己「補課」,我想都還是來得及的吧!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