珮妍媽媽🌱
珮妍媽媽🌱

我是香港人,女兒被評為自閉症及輕中度智障。自她未足2歲確診後成為全職媽媽,學習不同的知識協助她。十年間女兒帶領我走回內在丶重新認識自己丶有意識如實覺察當下丶找回生命的意義及力量,明白每個人的存在都如寶石般珍貴及價值非凡。喜愛分享自己的生命轉化丶對自閉症及智障的看法、輔助教養模式丶瑟谷教育理念丶非暴力溝通丶內觀及療癒心靈創傷的點滴。每個人都可以幸福!放下標纖及標準💓珮妍就是珮妍,一個自身完美的生命

13年首次說出「開心」

女兒說出開心並不是像我們說出的那樣容易

這兩星期內開始不時聽到女兒大聲說出「開心」。對我來說,這兩個字有著刻骨銘心及不能言喻的喜悅與感動!

「開心」這個詞語配上臉部的微笑,可能每個人都覺得很容易說出口及表現出來,說出的原因可能是:有時真的是內心感到開心丶有時是用來掩飾傷心丶有時是滿足應酬的需要丶有時是傳統社交禮儀的需要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臉上的笑容或口中的開心似乎也不一定等於「發自內心的真正喜悅」。

對於我女兒來說,在社會眼中她是一個被評為自閉症及智障的孩子;在我眼中她是一個在每刻都只能表裡如一及真情流露的孩子。因此以女兒的身心運作下,如果要女兒說出「開心」,那麼她一定要在感到打從心底的開心,而那種開心的程度要夠充分足以讓她感到有需要抒發出來,以及她必須在那瞬間已經明白「開心」這詞語是用來表達她內心那種「開心的身心感受」,並且那種開心度能夠在她身體能掌控的情況下以語言方式去表達,只有在這種四合一的順暢運作下,女兒才能說出「開心」,我才能聽到!

女兒不能隨意說出感受的詞語,除非她那刻是真正的感受;女兒也不能在情緒太高漲時說出,因為那種感受過於強烈,已經超越了用言語表達的狀態,必須以動作去盡快抒發出來,所以女兒會自動選擇了用身體去表達那刻的情緒。這都是我從觀察中理解中發現的個人感受!

其實女兒一直都以任何方式去表達自己及抒發情緒。幼兒期主要以哭泣丶大叫丶尖叫丶笑容,現在也會加上身體動作丶沈默丶眼神丶表情丶語言。女兒大概四年前才開始能夠在情緒出現時以說話去表達,但有時也會因爲情緒過於激動而改為以尖叫丶大聲哭泣丶衝跑跳動丶脫衣服丶丟或潑東西去抒發那些身體不能盛載的感受,通常大部分都是驚慌及憤怒。三年多前女兒時常開始要求我以「不開心的臉」替她繪畫出不同的東西,例如:「媽媽用好多唔開心砌成飛機」;年半前她開始為當時喜愛的「P」字加上一個表情,詢問她時以幾個答案給她選擇,最後她選擇了「唔知點算好」(即不知怎麼做才好)。那是我開始明白原來她一直以不同的途徑去表達自己的感受讓我明白,那些繪畫也是表達的方式。

與女兒一起各自實踐「自主生活」的這兩年,我開始逐漸放下不同層面的期望,變成更加接納自己及女兒的當下狀態,多了去欣賞及感謝每刻發生的。我感到我們二人都變得相對平安丶自在丶喜悅丶變化,更能懂得調整自己去迎合每個內在的狀態及因外在環境產生的感受,也因此而不斷為了身心的變化需要而發展出各自的新技能去協助自己,「心」的彈性空間擴闊了,行動及言語上也會變得更有彈性,對外在事物帶來的影響也會較能適應及懂得安頓自己。幸福由心起!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