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碗細牛腩麵點播第二週 - 星期一的心聲《大懶堂》
經過上一週的推介,我看到了很多人的音樂選擇,有新的,有經典的,都帶我回到不同的時代,遊走一趟音樂之旅。
進入第二週的時候,我會想點播的是比較另類的音樂類型。
我想介紹的是LMF這一支香港的第一支饒舌的樂隊。大家都知道饒舌是美國的黑人街頭音樂文化。我想香港的早期都有這一類的音樂,但我們會把它們歸類為『數白欖』。這一種都可以算是音樂的類型,但曲調方面沒有那麼多的變化,如果要一個比較為人所熟悉的,一定要數在《唐伯虎點秋香》中,周星馳在戲中的經典一幕。
我相信這算是初級的饒舌⋯⋯
之後就比較慢慢在廣東歌中出現,當然都要講到尹光的歌曲。因為在裡面都有運用到饒舌的元素在內,除了節奏外,在曲上都會多了變化。內容都是比較生活化,有時都會有點低俗的趣味,但廣東話就是貼地的文化的結精。如有興趣,可以在網上找來聽聽。(因為MATTERS 平台讀者年齡層很廣,歌曲中都有點是兒童不宜,所以都不貼在本文中⋯⋯)
再發展下去,本地的饒舌再和本地流行歌的文化相結合,也由較小眾的形式走入大眾。比較有代表性的林子祥的歌曲- AH LAM 日記
這首我第一次聽時,都真是大開耳界,想不到原來一首歌可以用這種方式去演繹,好像說話一樣,以為是很容易唱,怎知道一唱才發現,根本很難在一個固定節拍中唱到這樣的效果。不是在唱飆高音才是唱歌中的高難度⋯⋯啱BEAT都是很難的。
到了新的發展,終於有LMF這支的樂隊把比較像RAP的歌曲風格放入廣東歌。我本週的推介就是這一首《大懶堂》。這支是他們的第一首的派台作品。
這一首歌都道出了香港打工仔的心態,也多了一點饒舌感,比較隨心隨意的感覺。饒舌的歌曲是運用大量的廣東口語,也表達出社會的文化。這首歌都的確是記錄了香港文化,唱這首歌都是一種大家情緒上的抒發,我在今天都還可以不看歌詞整首背到出來,證明我的記憶力都用在很多無聊的地方。
這歌中的懶,又不是真的懶,是一種香港式的自嘲精神。即是平日所講的:『鬼唔知咩,我夠想喇,明日發左,我就打跛腳唔撈!』多麼的悲壯,我不明白,為何有錢就要打跛腳⋯⋯用這些例子作比喻,在廣東話比比皆是,這一種的感覺,我覺得很難用書面語或國語表達到,如果大家想感受一下,一邊聽《大懶堂》,一邊在中環街上走,你就會明白了。
《大懶堂》LMF
想 我都好想好似中咗頭獎
有嘢唔洗做 老細又吹我唔漲
日日等出糧 無乜嘢需要緊張
就係咁嘅樣 乜都唔使撈就至理 X 2
今朝擘大眼成日就無所事事
唔聽收音機 尋晚又打爆咗個電視
唔著衫四圍走 三點幾至起身落樓
頭髮就一舊舊 著件老西又要摺袖
有事搵我呢 就完全唔知~
說話講嘢呢 就語無倫次~
等我話你知 我話知你
明知故問 我係乜都唔會理
我幻想 日日就乜都唔使想
坐響街邊睇啲人 來來去去 男男女女
離離合合 散散聚聚
想要自由唔要一切負累
我要我要每個人開開心心
痛痛快快尋開心~
偏偏又要醒返 返到呢個世界
聽朝又要番工 同時間鬥快
哎吔吔 係人係鬼 捱騾仔
無曬計 如果可以停低 獻世都無所謂
(可以俾我有一次無事出返去都市)
但係個現實就係唔到你想
無話你想就想又邊有半斤八兩
三番四次 定係三心兩意
又或係一心一意 搵出個意義做人唔容易
每個人有一個故事 返到呢個城市
咪又係得個做字
就係咁咗嘅樣 乜都唔使撈就至理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