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ienchen
milienchen

日月其,我不在泳池就在海裡,不然就是在去的路上

2023澎湖5km前我的裝備有什麼

海泳、自潛、游泳練習...玩樂裝備真的超級多,錢也花很多XD

決定挑戰澎湖5km後,網路上我找了很多文章,想看看別人都是怎麼準備的,後來覺得網路上對於泳渡澎湖5km的詳細敍述很少,所以找了個[homepage]好好的描述我對於長泳的準備,希望提供給像我之前的人一盞明燈指引前進的路。

參加戶外長泳的我建議買一幅鍍膜、抗紫外線的蛙鏡,因為太陽太大會刺眼,我認為視覺在長泳時,看得清楚、看得到這件事,會讓你心裡安定很多,這種蛙鏡在大太陽底下戴了真的有差,有個牌子的蛙鏡我戴了都會進水(例如speedo),我並不是說它不好,只是我的臉型不適合,我參加的SBC團裡也有人是可以戴這個牌子的蛙鏡,但我沒辦法,去年的綠島長泳,團裡有人游到一半蛙鏡帶子斷了,一路瞇著眼游回來(真的太強了),他說游的時候眼睛很痛(好慘),蛙鏡這個本來就是消耗品,隨時要注意它矽膠帶的耗損狀況每次下水前看一下,如果覺得手上用的這幅可能快斷了,建議先備著另一幅以免不時之需。

這種型的我戴了都會跑水進蛙鏡,應該是臉型的緣故

泳帽,就是用矽膠材質,這沒什麼好說的,矽膠還能稍微保溫,帽內如果有顆粒也會比較好穿脫,沒有內裡顆粒的話其實戴習慣也還好,大部份長泳都提供矽膠泳帽,但我有遇過有一次長泳居然不是提供矽膠而且還小的要命,當下覺得主辦單位也太不專業,省錢省成這樣。

基本上我海泳都會帶這2個手機防水袋,一個塞防晒,除霧劑鑰匙,另一個裝手機 2個袋子我都會塞一點錢,有時候海泳上岸會找岸邊可以沖水的店家付費沖洗 不太指望手機裝袋子之後能拍照這件事,一來會起霧二來手機裝在袋子裡很難操作,只能在下水前自己找空檔拍照,然後把東西收在小的防水袋裡,再把這2個手機防水袋再塞在浮球裡 有時候我也會裝手機後就直接掛在浮球外

再來講到除霧劑,我的是小小長條罐塗抹式那種的,各別放在不同游泳裝備袋子裡,之前我是塗了然後讓它自然晾乾個幾天,然後就戴著直接下水...結果就是眼睛超級難受,後來SBC團長有講解,他說下水前塗抹,然後用微量的水沖個3遍,就可以戴下水了,後來我都這麼做,有時候再多一次過水,比較不會燒眼睛,最常聽到的就是吐口水,還有抹牙膏、抹嬌生沐浴乳,這些我是沒試過,我用除霧劑的經驗是大概可以撐1小時半左右,太霧了就自己摘下來過海水除一下霧,澎湖海泳中間我停了2次在弄蛙鏡除霧。

我還看過另外一種除霧劑,就是參加澎湖東吉嶼-東福浮淺-阿福家薰衣草浮淺時,我自己帶自潛用的面鏡和呼吸管,然後解說人員就拿出一個小桶子裝著黑糖水,說用裡面的海綿沾黑糖水做天然的除霧劑,因為我自潛用的BREATHE面鏡本身就有防霧抗紫外線效果,當下我還真的有點猶豫要不要把這東西塗在我的面鏡上,不過我後來還是照做了。

其實我之前買過Apropec比較低價位的面鏡,太大太硬,我在自潛時捏不太到鼻子而且很容易起霧, 後來網路上找了這款還不錯用又算是便宜的,防霧效果很好

有時候看到別人穿少少就下海總是會羨慕,但我從小就過敏體質,每次海泳總是帶著水母之吻的傷痕,像這次澎湖海泳我又被螫,又去看醫生拿藥,奇癢無比還滿痛苦的,所以我一定穿水母衣。

水母衣我總共有4套,第一套是3件式的(背心式胸衣+長袖上衣+長褲),第二套是上衣+長褲(被我大女兒說怕晒黑拿去游泳課穿了),第三套是2件式的(連身長泳衣+長褲),這套我在網路買的料子還不錯挺厚的,就是因為連身所以上廁所有點不太方便,我還有另外一件帶帽子外套式的水母衣,第四套是全部連身拉鍊式水母衣,這套到現在都還沒拿出來穿過,海泳時我想說腳應該還好不需要,所以就不想穿潛水襪了,結果就是又重傷....,有些人是穿厚襪,下次我要把之前打羽球用的運動厚襪拿來穿,至少如果腳再碰到水母不要傷的那麼嚴重。

最右邊是自潛的BestDive防寒衣 再往左過來上身彩色下方黑條紋的這套是網路買的品質還不錯挺厚的,陪我游過好幾場海泳的戰服 再過來左邊像只有外套這件,也挺方便的怕晒我就泳衣加這件 最左邊的是全身中間拉鍊式的,買到現在還沒穿過 但這些還不是我的全部.....

我還有另外上漁人潛水的自潛課,所以有一套BestDive潛水衣(很厚的那種要灌泡泡水才能滑進去),還有另外一套全身但是露腿的(打算自己玩的時候穿...),原本想說澎湖海泳怕失溫,在考慮要不要買件背心式防寒衣,但是後來想想就算下雨6月的天氣根本泠不到哪裡去,加上海泳時其實身體一直在動,穿著防寒衣太限制了反而很難游,會影響划手,所以後來就是水母衣上戰場,SBC的5000老手大哥,一件紅短褲就衝了....為什麼他們都不會遇到水母呢,可能是我游太慢划手水壓太小,才讓水母有機會碰到我??(買刮刮樂運氣要是有這麼好就好了)

下水前我還是有塗一點防晒,不是怕晒黑是怕晒傷,我記得20年前海泳時因為我懶得塗腳,結果上岸後,小腿晒傷連走路都用跳的,大部份海域活動都會宣告標榜保護海洋珊瑚,盡量不要用防晒乳,所以我也都選友善海洋的防晒乳(thinksport澳洲品牌),但我覺得最方便的是防晒膏,因為它可以帶下水只可惜thinksport的只有spf30,另外還有一個牌子的防晒膏DF美肌醫生也是海洋友善,我後來也買了ahc韓國品牌的防晒膏,可是我發現購物網站上誤導它有海洋友善但其實並沒有,大家可以多仔細看看。

另外下水前還是會有集合、做操,下水前的等待(跑廁所),所以我還是臨時在澎湖net用99買了一雙美美的拖鞋,這種夾腳式的我下水前就用D扣扣在浮球上,上岸了再拿來穿,也是很多人在下水前就赤腳走來走去。

因為我覺得這雙拖鞋很漂亮,硬是跟我家的貓拍了一張傳上來

還有浮球、魚雷浮標長泳規定的浮具,但我真心覺得...真的其實可以什麼都不用帶就下水的,在海上累了頭一往後就仰飄就是休息了,上面我描述的東西除了泳帽、蛙鏡,其實認真講都可以不用帶,但浮具是活動規定不得不帶,我看過有人帶著跟屁虫浮具小小一顆的,一看就知道是高手帶這跟屁虫只是應付規定,本身根本不需要浮具這種東西,自潛的浮球跟這個長的不一樣,這邊我講的是長泳用的浮球,從右邊往左數過去第3顆,是我第一顆浮球(應該也是自己買的有點忘了不太確定),一開始覺得它太小後來又買了最右邊這aropec這顆,後來比較有海上經驗後又覺得aropec這顆太大,游的時候有拖的感覺,最左邊是sbc團購的還沒下水過,中間那個橘色的是這次澎湖游5000提供的。

下海最想用的是第一顆買的浮球(從右邊往左數過去第3顆),因為它最小最輕便
我魚雷浮標是上面這款但顏色比較偏藍,但我覺得不好用 當初買是因為日月潭國際賽規定不能用浮球一定要魚雷浮標臨時買的(不是日月潭萬人泳渡那個)
在一個國外救生員比賽影片看到過,覺得這個好像很耐操用
這個是自潛用的浮球,會有一個牽引繩跟沈水浮球勾在一起很大一個,提供自潛趴在上面休息用的 跟長泳浮球不同

我有一個折疊水袋,後來又買了一個 噴射水壼(雖然它噴掉了...),但其實在海上我也只喝了一次,我只想趕快游回觀音亭,SBC這次游5000的高手就只帶著一個跟屁虫裡裝著一罐保特瓶奶茶,瞬間覺得我怎麼好像帶了一堆家當(又不是一去不復返),雖然海上有補給船但離船都太遠根本不想游過去,不過我還是會再補一個噴射水壼,我猜之後我的裝備也會愈來愈少(或是變多?)。

再來講到高價位的手錶了,原本我為了測試泳池的時間距離一開始是買amazfit的bipU,不得不說這牌子真的是便宜又好用電力又持久只是沒有內建GPS,也是有人用小米在測泳池時間,但我覺得小米偵測的距離誤差太大加上螢幕太小,有一段時間我都戴著bipU,因為它的app裡面分析數據詳盡豐富還可以測血氧,直到我看到別人分享了手錶APP裡的長泳圖,才動了想再買一隻錶的念頭。

這是我自己這次2023澎湖長泳5km的suunto APP路線圖

我在Garmin和Suunto這2者之間猶豫了很久,Garmin在server上有很豐富的app社群外掛支援,因為想說要練習潛水,G1solar看了很久,後來網路看到Garmin會死當重開機,想說我游到一半已經很累了你還給我在那重開機我會氣死(但955好像比較少聽到這個災情,swim2也很少),我就是不太喜歡主流的東西(老是反骨跟人家不一樣)後來發現SUUNTO有美人魚模式也可以潛水時拿來用,決定下手SUUNTO的一點是,在mobile01看到有人戴SUUNTO戴了5年、8年,還抱怨說它都不會壞都換不了新錶,咬著牙買了Suunto Peak Pro,除了手錶的桌面圖示太少沒什麼選擇外,覺得它介面其實也很簡單(我不喜歡太複雜的選單),但是SUUNTO的血氧偵測很有問題,我壓的很緊壓到手會痛了才測得到真是見鬼,另外我有看到 有人分享amazfit的TREX手機app圖,覺得也挺不錯的這款價位比較親民,如果沒有要玩潛水的話長泳我會推薦amazfit的TREX或是Garmin的swim solar。

另外提到一點,內建GPS手錶帶去開放水域時,因為手錶要偵測GPS的緣故,用自由式才會測的比較準,像我這次澎湖海泳自由式和蛙式交替,我猜我的路線圖應該是像閃電一樣但是並沒有,下水前我看到有人把手錶綁在蛙鏡的帶子頭套後面,一開始我想說為什麼要這樣,後來我想到這是為了讓手錶偵測位置覺得好聰明噢,但是當時沒想到也照做,明年再說😁。

來澎湖前我買了DJI(我就是不想跟別人一樣都用GOPRO),主要是為了中間有一天的空檔浮潛拍照,和玩自潛的團之後8/5去金銀島聖堂拍照用,澎湖我參加東福浮淺-阿福家薰衣草浮淺時拍得很開心過癮,但是晚上在整理隔天長泳用的道具時,我想了一下最後還是放棄不帶DJI,其實也是因為東西已經帶太多...哈哈哈,但我明年會帶著DJI下海,我想在海中間拍定位遊客中心的照片,和回頭看大果葉的照片,順便拍清楚我在中間看到的那個長十字倒底是什麼東西。

我游泳的裝備還不只這些,以下提到的跟海泳沒什麼關係,都是去玩、或是自我訓練用的道具,最左邊的划手板是用來修正自由式手的方向,如果手不平的話會感覺到壓力不平覺得不好游,我是覺得自己的自由式划手力量還不夠穩定(簡單講力量不足)用這個還太早,倒是左下灰色那個划手板,大概划了100m手臂就超酸很有感比拿啞呤還有用,我應該之後會有一陣子都用這個灰色划手板在泳池自我訓練。

拍薰衣草珊瑚時我穿紅色那雙,中間那雙比輍厚的溯鞋是去年去綠島時穿的 帽子是有一次划SUP時用過之後拿來遮陽而已 黑黃色手套是自潛時用

因為覺得自己下海時都還是會有一點害怕,可能是海泳的經驗還不夠多,所以又跑去上自潛課(不過自潛團練一直跟海泳日子衝突我看我的aida2至少要1年後才有可能拿到),所以我還有短蛙鞋、長蛙鞋(都在噴錢),我很喜歡運動後的酸痛,台日成人游泳訓練營那2天後是全身緊繃了3天,可是最累的是自潛完後那一週,可能是我從來沒有處在身體缺氧的耐二氧化碳訓練,反而是自潛這個幾乎沒什麼運動到,卻感覺超級累了好幾天,這次5000游完只有游到後面時覺得手臂很酸肩膀都抬不起來,但是隔天上班時只覺得小腿上方緊一點而已,其實不太會累(除了水母的問題以外),我的程度距離神人還很遠,我還要加強手臂的力量,下次不要在海上飄這麼久了希望2小時半就上岸,如果明年有機會我也會參加橫渡基隆嶼,這個聽說是7km,澎湖5000其實沒那麼恐怖,但還是要確認準備好足夠的體力和學會觀察海流、定位、氣象,明年澎湖大菓葉見。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