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屿人
马屿人

看看、试试、想想

血殇

阎连科说有三种人不要看《丁庄梦》:一是心灵脆弱的人,看时会感觉到太多的痛苦;二是追求时尚文化的人,如热爱张艺谋《英雄》和陈凯歌《无极》这些大片的人,因为我的小说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三十那些永远关心自我、永远以自我中心的人不要去看。《丁庄梦》这部小说传递给读者的不是自我,而是要你去付出对别人的爱。

2020-08-06 

2001年9月5日,《三联生活周刊》以《血祸》(主笔/高昱 记者/于彦琳)为标题首次在国内公开报道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因输血而导致的AIDS病流行,中央电视台随后转播了相关报道。

这篇报道讲到在之前的“2001年8月23日,国家卫生部在北京首次公布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的AIDS病疫情——包括6个自然村、3170人口的文楼大队,1995年之前有1310人常年卖血,按照1999年11月和2001年4月卫生部门的调查,43%左右的卖血者感染了AIDS病毒。从1995年至今,至少31人死于AIDS病,241名病毒感染者和38名AIDS病人正在等待死亡。具体到只有800人的文楼自然村,按照村民们自己的统计,90%的青壮年——至少300人以上——常年卖血,其中大概只有5个人得以幸免。”


而早在多年前,已有人意识到并且报告过因输血而导致的AIDS病传播,


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家曾毅依据血清检测显示,判断已知作为Aids病病原的HIV最早于1982年以进口血液制品形式进入大陆,于1983年感染一名血友病患者。这一发现促使大陆从1985年开始停止进口血浆等血液制品。


为了填补医疗用血的缺口,大陆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提出“无偿志愿献血”,同时采取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献血”政策,并向各地方政府下发采血指标。但是无偿献血的推行并不顺利,愿意无偿献血的人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想到可以通过鼓励农民卖血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有地方政府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设备,兴建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同时一些地方官员们开始和农村血贩们合谋鼓励卖血,农村也涌现出了大量单采血浆站和农民献血者,而血贩则可以从官方的血液中心及采血公司获取报酬;这也催生出农村的卖血产业链。


在这当中给最积极卖力的便是河南省,在时任封疆大吏和省卫生厅长的大力推动下,河南省甚至形成了以卖血为产业的“血浆经济”。


1992年,河南省卫生厅和河南红会血液中心达成协议,将血液计划指标一次性拔高到原来的两倍,企图超额完成分配的献血指标。甚至传说河南某县广播电视当中还出现了“不卖血就是不爱国”的宣传语。当然这个宣传语非常荒诞,未必是真的。


但是从当年当时的情况考量,正如《三联生活周刊》报道中所说“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也是一桩一本万利的好买卖。血液制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稀缺商品,中国直到80年代末白蛋白的产量也不过十多吨,根本供不应求,由于进口受限,价格高企。而中国是人口大国,像河南这样9000万的人口大省,80%是低收入的农民,哪怕这7000万人有百分之一二愿意卖血,哪怕每年只卖一两次,也能创造上亿的价值。与此同时,可以带动大批采血人员就业——于国、于民、于商都是只赚不赔的好事。”


于是一时间,各地疾控部门、卫生部门、医院,药厂,甚至血贩个人开办的非法的采血站大规模涌现。从15岁到60多岁的农民纷纷加入这场“以血致富”的大运动。

“1993年到1994年,血浆经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由于国家“适时”开放血液制品出口,更大调动了采血收浆的积极性。不仅是防疫站、卫生局和医院,乡镇企业局、公安局、人武部、物资局,各种相干不相干的部门、单位都纷纷上马血站。而给血站发许可证也被认为是有利可图的权力,由于采血许可证需要省级卫生厅发放,在全国范围内,几乎都出现了卫生部门中医政、疾病控制和爱卫会三家争管的局面——最终医政夺走了这块肥肉。”

“最巅峰的时期,整个河南省血站超过230家,仅驻马店就有39家——这些都是由政府部门主办,经过省卫生厅批准的。”


当时采血站普遍采用的是“单采血浆”技术,也就是把采到的人血经离心机分离,取走血浆后再把红细胞回输给卖血者,使其能很快恢复体力。而在实际过程中,为了加快采血速度,采血站往往会将前一位供血者分离出血直接输给下一位供血者。血站有时还会欺骗卖血者回输血球可以控制贫血,从而增加献血次数,这导致献血者往往主动同意回输血液。另外当时的手工采血,针头不洁等都大大增加了AIDS、乙肝等血液传播疾病的感染概率。正如《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中所言“由于回输这种特殊的操作过程,无论是消毒剪、消毒钳还是离心机,尤其是前两种器械,为病毒的可能传播大开其门。”


2005年,作家阎连科在早些年拜访高老太时的一些见闻基础上,写了部小说《丁庄梦》,出版三天后被下架;2011年顾长卫将其改编为电影《最爱》。阎连科说“我提出不要说是根据我的小说改编的,不要说我是编剧,把小说里的名字都改掉。我放弃一切名誉为了这部小说的电影能让大家看到。”



20年后的2015年12月,《新京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媒体探访河南AIDS村:病患融入社会 年轻人不回来》的报道,笔触平静祥和又略显哀伤:2003年那年的某天,村里一下子死了7人,“办丧事吹唢呐,那天,整个村都是唢呐声。”

阎连科说有三种人不要看《丁庄梦》:一是心灵脆弱的人,看时会感觉到太多的痛苦;二是追求时尚文化的人,如热爱张艺谋《英雄》和陈凯歌《无极》这些大片的人,因为我的小说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三十那些永远关心自我、永远以自我中心的人不要去看。《丁庄梦》这部小说传递给读者的不是自我,而是要你去付出对别人的爱。




时间线


1984年左右,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家曾毅判断Aids病病原的HIV最早于1982年以进口血液制品形式进入大陆,于1983年感染一名血友病患者。


1985年,大陆开始停止进口血浆等血液制品。

1992年,河南省推行“血浆经济”。

1993年,在河南周口地区卫生局下属的血站工作的王医生(名:淑平,1959年 -- 2019年)发现部分献血者肝化验数据异常,察觉到丙肝正在流行,于是上报省卫生厅。


1994年,一批由兰州生物制品所出口韩国的血制品中被发现含有AIDS病毒,原浆就采自河南;上蔡县人民医院血站收到上海生物制品所的通知,它们售往上海的血浆中被抽检出有2例携带AIDS病毒。


1995年初,王医生首次亲自化验检测到AIDS病例。她收集各地409份样本用4家公司试剂检测AIDS病,最终发现HIV抗体阳性反应率均在13%左右。由于地方政府的不予理睬,她携带样本到北京拜访中科院院士、医学家曾毅,最终确认16份样本检测出13份HIV阳性,3份不确定,曾毅最终向卫生部上报AIDS流行。


1995年3月,河南省卫生厅和公安厅发布通知,开始大规模取缔已经泛滥成灾的单采血浆站。


1995年冬,王医生撰写疫情报告,报告提交省里之后,河南省卫生厅派专家前往王医生当时所在的周口市医院临床检验中心“调查处理”,指责“实验室不合格”,下令不准发表调查报告。王医生被停薪停职。


1996年1月,王医生再次到北京把报告和检测数据给了曾毅,由曾毅转交给卫生部。后来在河南省的卫生厅会议上,当时的省疾病防控处处长指责王医生是要将“卫生厅厅长和处长搞下台”。但在曾毅等人的一再督促下,河南省卫生厅搞了一次全省范围内的献血员抽查。《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得到的数据是,当时全省17个地市,信阳的调查结果排名第一,抽检5000份,其中106份呈阳性。“这个排名让信阳地方领导很难堪”。最终这次抽查的结果被放置于保险箱里。


1996年初,河南省几乎所有的县级单采血浆站都被关闭。与此同时,许多非法流动采血站转入地下,血头们走乡串户忽悠农民献血。


1996年11月,王医生所在的临床检验中心被关闭。


1996年12月30日,《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实施,规定单采血浆站可以由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设置或者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置,并对发行人进行“一对一”供应血浆。单采血浆站必须使用单采血浆机械采集血浆。


也是在1996年,70岁的退休医生高老太(名:耀洁,1927年— )通过逐村走访,发现有农民声称患了“无名高烧”或“古怪的病”,与AIDS的临床表现完全一样,其中一些病人已经在省市大医院确诊为AIDS。随后她多次向河南省各级政府反应疫情,被当地官员斥为“大惊小怪”。高老太锲而不舍地写信向国家卫生部反应AIDS传播的严重性和真实情况。她自费进行AIDS病防治和救助工作,并从2000年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对遗孤的救助方面。在6年多时间里,她走访了河南省100多个村庄,见了1000多个患者;并自费出版《AIDS病、性病的防治》一书,免费发放30万册。


1997年,王医生被迫离开河南,前往曾毅所在的预防医学科学院工作。

当时王医生的丈夫也在卫生部门工作,因而在机关中受到排挤,最终导致两人离婚。


1998年10月,《献血法》实施,从法律上取缔血液交易;与此同时号召和命令军人、国企员工以及学生义务献血。


1999年,湖北武汉的桂教授(名:希平,1937年 — )因为来自河南上蔡的学生向他反应家乡有怪病,怎么都治不好,于是前往河南上蔡县调查,发现该传染病是AIDS病,随即向上蔡县政府报道疫情的严重性,但未获理睬。当地政府以“破坏了上蔡县的形象,影响了上蔡县的经济发展”为由,宣布桂希恩为“不受欢迎的人”,并强行阻拦他进村开展更多调查。桂教授后被迫秘密进入上蔡县,并在多位热心村民的帮助下悄悄深入文楼村调查。同年10月,他带着上蔡县文楼村的详细调查报告去北京,直接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报疫情的调查结果,得到当时副总理批示。随后中央AIDS病防治工作组到文楼村村民慰问。文楼村后来成为全国第一个可以接受AIDS病免费治疗的村子。但是有当地官员认为,桂教授作为湖北医生,“不该管河南的事情”。


2001年,王医生出走美国。


2001年5月,桂教授将5名AIDS病病毒感染者带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做全面检查。为了证明AIDS病不会通过普通接触传染,打消人群的顾虑,他将这5名患者带到家里同吃同住,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


2001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AIDS行动计划(2001—2005 年)的通知》,开始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实行总量控制。


2001年8月23日,国家卫生部在北京首次公布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的AIDS病疫情。


2001年9月5日,《三联生活周刊》以《血祸》为标题首次在国内公开报道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因输血而导致的AIDS病流行,随后中央电视台也播放了相关报道。


2004年,高老太当选2003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同年,时任总理在武汉登门看望桂教授。


2005年,桂教授当选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2006年,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河南省AIDS病疫情现状及流行形势分析》,报告确认HIV抗体阳性者31 578例,确诊AIDS现症病人19 488例,HIV/AIDS已死亡4 891例,并得出结论河南省AIDS病呈低流行状态,局部地区呈聚集性升高,经采供血传播HIV已被阻断。有人认为该报告数据远低于之前估计。


2006年4月,卫生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单采血浆站转制的工作方案》,要求单采血浆站应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


2006年7月,《南风窗》发布报道《贵州血浆经济忧思录》:贵州拥有25家单采血浆站,列各省之冠,年供血浆量占全国市场的近四成,并多次发生血浆站重大违规案件,2006年1月,贵州省公开卫生数据显示,乙类传染病(HIV、乙肝等)的发病率、死亡人数和致死率分别增长了21.36%、65.38%、36.28%。


2009年,高老太出走美国。


2011年贵州浆站改制, 共关停 16 家浆站,导致全国血浆供应减少约20%。

2011年底,卫生部部长提出“十二五” 期间血液制品供应量“倍增计划”


2013年,河南社科院研究员刘倩经过六年田野调查于2010年写成的 《血殇:中国河南HIV/AIDS田野报告》在台湾出版。


2019年2月,上海新兴血液制品被发现AIDS抗体阳性,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称:根据国际相关文献报道,结合该药品灭活病毒的生产工艺特点和产品PH值等因素,专家认为使用该药品的患者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很低。


据上海新兴公司官网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由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在原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上海新兴血液制品研究所基础上改制而成,注册资本1.64亿元,于2009年随新兴集团整体重组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


2019年9月,天风证券发布《血制品行业报告》,提到2018年全国单采血浆站总数约 253 个, 8 家上市公司浆站数量占比约73%,其中天坛生物位居首位。


9月21日,王医生在美国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59岁。


一些链接:

《三联生活周刊》:血祸--走访河南“AIDS村”

bbc.com/zhongwen/simp/c

贵州血浆经济忧思录:贫困的农民 热闹的血浆站

他第一个发现AIDS病村―记武汉中南医院桂希恩图

马深义:英雄父亲的2006(图)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媒体探访河南AIDS村:病患融入社会 年轻人不回来

河南AIDS病村:希望被历史记住 对得起先人子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