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故事集|演算藝術可以共創嗎?

豆泥
·
·
IPFS
·
當藝術家把彼此的程式碼融合在一起,會創造什麼新世界。

今天與大家分享三位台灣生成藝術家的故事,他們即將在本週六於生成藝術史寫下一筆,可能是一大筆。以上有點太浮誇,但請聽我層層拆解,我會分析為何接下來即將發生的事,在 NFT 藝術圈很關鍵,有可能會改變藝術生產的方式。

這三名台灣人分別是,王新仁(阿亂)、林經堯、林逸文(林哥)。

他們要把彼此的程式碼融合在一起,做全新的作品。

別再問 NFT 可不可以是藝術,它可以是,也早就是。

而且以超乎你想像的速度在進化。


故事要回到今年二月,台北當代美術館展覽《蓋婭》開幕,阿亂與黃新都有作品展出。當時與會的 Volume DAO 成員在 @Matt Deslaurier 的作品《子午線》前拍了一張合照。 Volume DAO 是一個在 Tezos 區塊鏈上沒日沒夜買演算藝術作品的團體。

當時我們還特地用手機螢幕,讓遠在英國的 Matt、林哥可以一起留影,因為他們是好朋友。(請看照片)

這張相片後來在 Twitter 上面,被 fxhash 的官方人士看上。或許該人士心裡想「這幾個人很熟嘛,之後找他們一起搞事。」

過了兩個月,阿亂、經堯、林哥真的要一起搞事了,名為 fx(collab),就在這週六。


解釋一下為何這三個人要一起搞事會這麼令我激動。

這陣子 fxhash 1.0 版本正式上線,阿亂新作 Chaos Memory 與經堯新作 Requim: Cloud 雙雙霸榜,前五交易量佔了兩名。(我都有收藏到讓我很開心)

chaos memory #236

除了交易量替他們感到開心,這兩件作品都磨了很久,裡面藏了許多的謎題。阿亂甚至曾經將 Chaos Memory 做成封面相片,說要送給我,但是說不准上鏈...。參與這些作品誕生的過程讓我很過癮。

chaos memory #236

而這三個人,於這週六要把各自的程式碼整合在一起,創造全新作品。台灣生成藝術宇宙要誕生了。


回過頭來介紹 fxhash

fxhash 是一個位於 Tezos 區塊鏈上面的生成藝術 NFT 平台,由法國人建立。我在去年十二月寫過一篇文章《生成式藝術巨浪,適合大教堂還是跳蚤市集?》,分析以太坊上的 Artblocks 與 Tezos 上的 fxhash 有何不同。

自我引用:「如果 Artblocks 是大教堂,因為有嚴格的策展與審查;那 fxhash 就是市集。一個是精緻的生成式藝術品,一個是跳蚤市場,誰知道裡面有哪些不為人所知的寶物?」當時我非常期待 fxhash 的發展,因為一切都太有機,太蠻荒了。

四個月過後, fxhash 的確超凡進化。 fxhash 在歷經長達三週的暫停服務後,迎來了重大升級,於上週重新開幕,正式成為 1.0 版。而 Artblocks 則是出現最高級的 Curated 新作品上架差點賣不完,還馬上出現破發(跌破原始售價)的狀況。

黃金交叉到來了嗎?

久違的再開幕,創作者累積了將近一個月的修煉,收藏者累積了一個月的不耐,店舖一開,大家向瘋子一樣瘋狂上架作品與下架作品。昨天還搞到瓦斯費飆漲(交易給礦工的手續費),一度到 30 tez(約新台幣 3000 元)才能成功買到作品。這在 Tezos 的世界實在不可思議,但也可以在這裡看到跳蚤市場的繁榮。

新版的 fxhash 出現了幾項強悍的功能:共創分潤、無限期白名單、荷蘭式拍賣。加上先前已有的內建銷售數據工具,還有之後的 DAO token, fxhash 已經成為一個設備精良的跳蚤市場。


今天只談共創(collaborations)的功能。

共創,顧名思義為多人協作作品。而從平台端來看,是智能合約可以瞬間將利潤分配給協作者。「創作者有價」在區塊鏈世界可不是喊假的,如果有自動分潤的功能,每一個參與創作的人,都能夠分配到合理的收入。

而創作者掛名參與,也對自己的鏈上聲譽非常重要,長久經營下來,錢包與平台的 profile 比一個人的履歷還要更真實。共創分潤目前在 NFT 平台還是稀有功能,台灣的 akaswap 有,而 fxhash 應該是第一個主打生成藝術支援分潤的平台。

甚至,fxhash 還允許創作者將收益,分潤給初級市場的收藏者。這將會大大改變生成藝術市場的遊戲規則。可以想見,分潤給買家,將促進一級市場快速完售,同時將收藏者與創作者的關係拉得更緊密,成為利益共同體。web3 向來都是獎勵早期支持者的地方, fxhash 這招真的厲害。


為了促進共創功能, fxhash 官方主導了一系列藝術家成為偶像組合,名為 fx(collab)。第一檔推出的組合為 Zancan 與 Yazid,Zancan 自不用說,為全鏈最火紅的藝術家,其生成式植物系列向來是 Tezos 高價物件;而 Yazid 也是 Artblocks 藝術家,其作品《Automatism》剛於三月底在 Artblocks 銷售完畢。

作為第一檔 fx(collab) 作品,其聯名作品《 (kinder)Garden, Monuments》果不其然獲得熱烈迴響,採用荷蘭式拍賣,一級市場總價為 200,000 tez(約為新台幣兩千萬元),目前單一張作品地板價為台幣十七萬元。

(kinder)Garden, Monuments

該作品將 Zancan 的植物與 Yazid 的積木混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全新的敘事宇宙 — (幼兒園)花園與紀念碑。


當演算藝術遇上共創,不僅僅是分潤如此簡單,這簡直開創了新世界。

每個人貢獻的程式碼可以整合成一件作品,再藉由收藏者鑄造當下的種子碼,鑄造出獨一無二的 NFT 生成藝術作品。從作品本身來看,可以看見不同創作者的影子。

可以是視覺上的個人特色,也可以是聲音、動態、或者是更底層的架構。

自動分潤,在市場經濟上將「共創」常態化;
但真正將「共創」落實到創作過程的,是生成藝術 。

彷彿大家共同寫一份樂譜,讓機器人演奏。

好事之徒甚至可以審視程式碼,判斷哪個視覺特色,出自於哪位作者一慣的敘事系統。

如果 NFT 是畫布,種子碼產生隨機性,那每一位共創者提供的程式碼,便是不同的畫筆,打造一個共同的控制體系。讓骰子永遠在體系裡面滾動。

這是演算藝術共創的況味。


回到這次故事的主角群。

作為 fx(collab) 第二梯隊,擺在 Zancan 後面壓力實在大。但這次的 collab 有許多值得關注之處。

三位創作者都是台灣人,以往只是仰望彼此,並不相識,因 fxhash 才得以相遇。這三個人都投入巨大的心力在 fxhash 上面,隨著平台一起成長。漸漸成為一方之霸。

阿亂其知名度不用我多提,除了是 Artblocks 藝術家,也參與創辦 AkaSwap 平台,後來又發行了 TezDozen 頭像專案,這陣子阿妹的 NFT 阿亂也在背後參與設計。最近甚至其作品還上立法院成為質詢標的。

2022/04/13 台灣立法院財委會備詢,左圖為阿亂的 Good Vibrations

經堯是南藝大助理教授,他的 NFT 創作者生涯可以說是貨真價實地與 fxhash 一起成長,從早期簡單的聲音作品,到後面繁複華麗的 Cloud 系列,單價與銷售量節節高升, twitter 追蹤人數已經突破 3500 人。這種超級激勵迴圈,讓經堯的作品進化速度驚人。他真的沒事就在練功發習作,到處問別人這件作品怎麼樣,名字要叫什麼,簡直著了魔。

而位於倫敦的林哥,前互動藝術家/接案者(其實現在也還是),因 fxhash 讓自己終於成為完全的創作者。原本我們是不認識他的,是因為林哥在 fxhash 發作品,才讓我們得以跨海認識這名台灣人。真懷念當初每一件作品上架都還有餘裕研究的日子, fxhash 已經成長太多,每天數百件新作品讓人目不暇給。

林哥說,他發了 fxhash 作品之後,認識的台灣人,比他前面十年還要多。林哥原本在巴黎與倫敦是一個多產的互動藝術家,其歐洲朋友於去年 Tezos NFT 開始成長時,沒有跳下來;在 Matt 靠 Artblocks 拿到令人瞠目結舌的銷售成績時,沒有跳下來;終於在 fxhash 問世時,終於也進入瘋狂創作的過程。目前林哥的追蹤人數將要破萬。

三個台灣人共創出來的生成藝術作品,這次很明顯是在對抗主流市場,或許可以稱之為西方,這次他們使用日式和紙(wagami)拼貼的特色,整合三個藝術家最擅長的紋理。

阿亂的纖維、經堯的穿雲、林哥的六角,灑落在山、河、花等造型之中。

這張是三位藝術家的 fx(collab) WIP

稍早與三位藝術家訪談過程,我最訝異的其實是「不滿」。

阿亂、經堯即使作品完售,仍然不滿。不滿於收藏者的靜默,NFT 沒有創作對話,不滿自己的傑作埋藏在大量簡單易懂的習作裡面。林哥前作破盤的打擊,讓自我懷疑技術之不足、市場之冷淡。市場曾經高高捧起創作者,也會摔傷創作者。

三位藝術家開始討論 NFT 藝術市場的喜好,也進入東西方審美的觀點差異。這次共創也大量的留白,可以說是與對主流市場的挑戰。即使三位藝術家已是某種主流,仍然在新作品挑戰既有認知。


至於三個創作者的體系,是怎麼互相嵌合的呢?

我原以為演算藝術創作者是孤獨的求道者,所有的設定都應服膺於自己的系統之中,每一個系統呈現出來的都是創作者的小宇宙。如要合作,可能會有所衝突吧,合作是需要無盡的妥協、謙讓、堅持、理解。

沒想到這次共創過程中,幾乎是無縫絲滑的。每一段程式碼有自己的任務區間。而每一位創作者有明確的任務分配。如同阿亂所說,他們因為過去的經歷,早已適應團隊工作。而生成藝術當然也可以拆分成團隊工作。畢竟 Library 與各種小技巧,也是各種前人的心血呀。

演算藝術因為工具特性,得以快速不斷迭代,新秀使用前人種的樹;而共創機制的發明,讓迭代成為現在進行式,讓創作者可以在同一件作品中互相影響彼此。


最後,這次的共創作品,有四分之一捐給 FAB DAO(Formosa Art Bank DAO)。這絕對不是一小筆而已,先感謝三位藝術家。FAB DAO 目前已在 Tezos 上策劃大大小小的公益專案,當然會善用這筆經費,幫助更多非營利組織,創造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FAB DAO,福爾摩沙藝術銀行 DAO,為公益NFT自治組織。 專注於非營利NFT鑄造,與區塊鏈公益普及教育。 聚合組織與個人,打造公益、文化、藝術之跨域社群。 

至於以太坊會不會有生成藝術共創與公益機制,敬請期待下個月的百岳計畫。


最後總結, fxhash 讓我見證了藝術市場、藏家與創作者之間的高速演化,對話不一定是直接的,但各式各樣的推敲、不滿、猜疑,絕對是對話的一環。

而這次共創機制的創新,不僅只是一個底層智能合約的更新而已,它從前端介面影響社交行為、替演算藝術作品譜出了新的創作形式、也更深遠地影響了創作者的創作邏輯與互動關係。

台灣藝術家有幸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共創案例,就看這週六的銷售狀況,不管如何都會在 fxhash 平台史留下一筆。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