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森
寓森

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白紙、天使還是惡魔?--嬰兒早期心智狀態的探討

我們都看過嬰兒,甚至照養過嬰兒,更重要的是,我們都「曾經」是嬰兒。但是對於嬰兒的心智狀態,我們的所知還是極為有限。
究竟早期心智狀態,是生命的一個過渡時期?還是精神的核心,不斷影響我們之後的一生?

對於人心智狀態的研究,原本就相當困難,因為心智活動難以「客觀」的測量,大部分都需要經由「主體」對於「主觀」經驗的表達才能了解。人類語言的表象能力雖然很強,但是無法百分之百呈現所有的經驗。而紀錄這些經驗的「記憶」,又經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會被「主體」所竄改。這些都是研究人類心智很大的困難。

而嬰兒早期心智的經驗,在語言能力尚未建立之前,更無法成為可以被回溯的記憶。既便是非語言的感官經驗,也很難在成年之後被清楚地回憶。因此,早期心智狀態只能經由外界的「觀察」去推論,因而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

但是理解嬰兒的心智狀態,對於我們如何照顧嬰兒,卻又相當重要。近代多數心理學的看法,認為早期生命經驗對於一個人之後的一生,有著重大的影響。

究竟嬰兒是很多人所認為的一張白紙,在之後寫出不同的生命故事?還是人性本善論所認為的一個小天使?或是人性本惡論的惡魔?我想試著從人類學、佛教與精神分析理論的看法去勾勒可能的輪廓。

原始社會對於嬰兒的看法

人類學家觀察原始社會對於嬰兒的看法,因為文化的不同,看法相當歧異,但其中有為數不少的原始社會把嬰兒看成「介於人與神鬼之間的狀態」。他們通常不會在一出生就授予嬰兒「人格」的位置,直到比較確定嬰兒可以存活,或是表現出「成人」的特徵。他們認為嬰兒可能是祖先或是其他的靈魂轉世,可以跟靈界溝通,甚至被拿來獻祭給神明。

他們對於嬰兒的照顧方式,主要受到生活方式與環境的影響為主;對於嬰兒的心理狀態,並未有太多的關注,大多放任其自由發展;到了可以溝通的年紀便被視為「人力資產」,教育他如何為群體及家族貢獻。

佛教的輪迴轉世觀

輪迴轉世本就是佛教「因緣說」的核心理念,其中藏傳佛教對於轉世的歷程有很深入的探究,這在之前一本蠻有名的「西藏生死書」裡有詳盡的描述。書中描述人死後到投胎轉世前,是處在所謂的「中陰身」的狀態,此時的靈魂會處在一個充滿妄想與幻覺的恐怖狀態。之後它會受自身「執念」與「業力」的影響,當他看到未來父母交合(性交)場景時,會受到吸引然後投胎轉世為人。從受胎到出生後的 一段時間,心智狀態先處於「中陰」的狀態,慢慢再過渡到「人」的狀態。其中「夢」的狀態被視為遺留的「中陰」狀態。

這樣的看法其實與上述原始社會的看法相當接近。

佛洛伊德的 Id 「本我」

精神分析的開創者 Sigmund Freud 認為人出生後的嬰兒期,是如同動物般的充滿不斷想尋求滿足的原始本能與衝動。這個原始的「我」佛洛伊德稱之為 Id,中文翻譯為「本我」、「原我」或是「它」。這樣的命名也隱含著如同原始社會一般,尚未授予嬰兒「人格」的意涵。

佛洛伊德將嬰兒的心理發展歷程,依序分為「口腔期」、「肛門期」,以及「性蕾期」。嬰兒從尋求口慾的滿足,到對於身體排泄的控制,然後是性刺激的快感,歷經不同階段的本能刺激。這些原始衝動會得到外界環境的滿足或是受到壓抑,過程中「本我」逐漸發展出自我(Ego),來調節這些本能衝動與環境壓力的衝突。之後的「自我」再受到父母照顧方式的影響,一部份變成「超我」,成為「道德」與「規範」的主要來源。

因此佛洛伊德認為早期嬰兒,是在本能與外界的衝突中尋求發展。過程雖然相當掙扎,但是在「心理防衛機制」的協助下,嬰兒能暫時度過心理危機。可是如果壓力與挫折過大,可能會造成嬰兒心理發展的「停滯」,固著在某個發展時期,或是過度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衛機制」,形成不同精神疾病的根源。

在這樣的看法下,嬰兒雖然不至於說是「魔鬼」,但我想怎樣也不會像是「天使」。

克萊因的「妄想-分裂狀態」

精神分析理論中對於嬰兒心智理解最深的,應該就是「客體關係學派」了。他們大量地觀察嬰兒的行為以及母嬰互動的情況,以此來建立對於早期心智的模型。雖然解讀上受到精神分析舊有理論很大的影響,但應該是最具有實證基礎的。

這學派的奠基者 Melanie Klein 認為,嬰兒有「追尋客體」的本能,最初的對象通常是母親。當「客體」帶給他安全舒適的感受時,嬰兒處在滿足的狀態;當嬰兒的世界出現不舒服的感覺(例如飢餓、寒冷、不舒服的排泄物),他會將之經驗為一種「內在的危險」,迫切地需要將這些危險驅離。他使用的方式是先用原始心理防衛機制中的「分裂」,將內在「好感覺」與「壞感覺」分開,再將這些感覺「投射」到外界。嬰兒因此幻想外界有兩個客體,一個是會滿足他的「好客體」,一個是會迫害他的「壞客體」。「好客體」會在他需要時出現並滿足他,所以要跟「好客體」結合來獲得安全感;而「壞客體」則會迫害他,所以要在「壞客體」出現時攻擊他。這樣的分裂與投射,Klein 稱之「妄想-分裂位置」。

Klein 認為,經由母親的「涵容」,嬰兒能夠逐漸將「好客體」與「壞客體」重新整合為完整的「客體」,內在因而不需要一直處於「分裂」的狀態。

因此客體關係學派基本上認為,嬰兒是處在焦慮不安且充滿幻想與分裂的狀態,這與佛教所描述的「中陰身」相當類似。

可能的輪廓

綜合上述的看法,不管是「介於人與神鬼之間的狀態」還是「中陰身」,是「原始本能」還是「妄想-分裂」狀態,早期的心智基本上是混亂且不安定的,平靜祥和比較是在混亂得到處理後的短暫狀態。嬰兒既不是一張白紙可以任意書寫,也不是單純的「天使」或是「魔鬼」。精神分析更進一步認為,早期生命經驗會形成心理與人格的「模板」,影響人之後如何經驗與面對這個世界。

我個人的看法是,如果能用適當的照顧方式,協助嬰兒處理早期的不安與焦慮,或許可以協助兒童建立較為穩固的自我,讓之後的發展可以順利與開放的進行。其中 Klein 所主張的「涵容」,是我認為相當重要的概念。經由「涵容」來避免早期心智的分裂,進而讓心智可以維持在較為整合的狀態,成為未來良好發展的重要基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