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寶山

@leungpoinfo

從轉折的讀書路線,聽見歷史的迴音(一) 長城與清帝國的一國多制

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以身體來表忠,古已有之。

Gum Lin與阿力──人名、狗名與跨文化共融

本篇小品,原擬收錄在拙作《模達今昔──南丫島模達灣歷史及社會研究計劃》中。唯篇幅所限,就此發布分享。

說南丫 On Lamma (關於《南丫說:》,仲有好多野想講……(之三)

An entry in Shuowen Jiezi, a Chinese dictionary of etymology, expounded on the word dao (island), referring it to “hills found in the sea that provide rest stops”.

街坊渡輪上的慢活風景 (關於《南丫說:》,仲有好多野想講……(之二)

原本想將本文刊在展覽出版物上,作為馬智恆紀錄片《全記渡》的語境。但篇幅所限,還是放在這裡更能吸引讀者。《南丫說:》的兩部紀錄片,包括卓翔的《風調雨順》都不是那種有故事有劇情有人物的故事,甚至有鄰居在看初剪時反映甚為難看。然而卻最能把握計劃想要探索的文化地景。

關於《南丫說:》,仲有好多野想講……(之一)

12月11日《南丫說:》展期開始。說好會再從島嶼的角度,逐一介紹作品。卻一直在忙,跟進開展後的導賞和活動。現在突然停擺。正好整理思緒。這裡先回應若干質欵,特別是計劃的藝術方針,研究與創作的關係。之後再有續篇,選談個別作品所呈現的島嶼視野。

Moving tighers

南區的日常。但有人還是覺得正常。Everyday life in the Southern District has become a new normal.

初探馬灣

新鴻基「以心建家」,把小島變成樂園。末日與再生的想像,難道真的把自己當成了救世主?

[讀書筆記]Judith Butler, The Force of Non-violence. 2020

· 因為好無力。所以開多本書睇。法國哲學的英文翻譯有時實在太難睇,無咁多時間同佢糾纏,惟有睇番啲英美野。唔想睇william j. Dobson, the dictator’s learning curve (我係城寨忠粉),除了Butler,應會開埋一直想睇但無睇既The Human Condition。

Bernard Stiegler, “Pharmacology of Capital and Economy” 筆記

#無時間改錯字 #我都係一知半解 有啲書真係要一大早起身睇先至明。因為想理解咩係economy of contribution,薄薄一本For a new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都搞咗幾個月。其實只係為去搵art space除咗靠公共資助和金主,仲有咩出路。

《民現》講座筆記,也談幾件藝術作品(之二)

*頁碼據英文版標示 [ ]為個人點評第四章 Occupy (Art)的政治我認為是全書的點題編章,同時在處理:1. 佔領運動帶來的新型社會運動;2. 政治與藝術的關係,如何擺脫(尤其左翼)藝術被工具化的老問題;3. 深究康德的藝術自主性,如何結合Arendt談自由的政治訴求。

《民現》講座筆記,也談幾件藝術作品(待續)

[首次在Matters發表作品] 彭麗君的英文著作The Appearing Demos: Hong Kong During and After the Umbrella Movement剛由李祖喬譯成中文《民現》,兩個版本相隔只有三個月。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