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renTaylor
LaurenTaylor

信仰是思考的起点

《國史大綱》讀書筆記之二

必先立一‘體’,乃能有所取裁。

評語:書中講到明代政權初立、清軍入關、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等,若能找到明史、清史稿,相關實錄,《資治通鑑》司馬光自序,來讀一讀,對還原歷史事件都是可以獲得更深的理解。


讀書日期:2023年3月12日

文獻標題:引論,書成自記

版本:錢穆.國史大綱[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文字摘錄&讀書心得

引論


十、社會組織

封建社會」一詞之誤用,p21

馬克思認為社會沿著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五種社會形態直線發展。(左翼史觀在本質上都是進步史觀。)這種判斷來自他對西歐社會(古希臘和羅馬社會)的觀察,卻常常被時人用于形容中國古代社會。

在中國的傳統語境中,「封建」是封邦建國之意。在秦之後,統一的王朝皆採取專制制度,這和「封建」一詞的分權建制之意是相悖的。因此只有走出陳陳相因的固有名詞與定義,才能真正理解國史。

關於國史,除了用五種社會形態論來解釋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還有學者採取循環論或停滯論,認為兩千年來沒有發生質的進步,這些對於國史的看法都是需要商榷的。氏著主要基於儒家史觀。總之,對於歷史,不能簡單地下一個判斷,需要細緻地思考與分辨。


十一、東西文明比較

(1) 地中海文明:「力」的轉換

(2) 華夏文明:「情」的融合。P23-25

氏著中常有東西文化之比較,大概與民國東西文化論戰有關。

東西文化論戰是民國時關於東西文化之異同、長短和取捨的論戰[1]。這場辯論始於1915年《青年雜誌》之創立,至1927年北伐前結束。期間,數百人以逾千篇文章參與論戰,辯論圍繞着中國文化和中國社會的出路。

1915年,《青年雜誌》以《敬告青年》《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等文比較東西文化,抨擊中國文化。

胡適、陳獨秀等西化派批判並全盤否定中國文化;

梁漱溟、杜亞泉、章士釗等人則為中國文化辯護,認為應當要調和中西文化[2],稱為「調和派」。1919年,巴黎和會議定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引發了五四運動,中國知識分子對西方產生了失望情緒。1921年起,梁啓超等人的著作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的悲觀情緒傳回中國,令論戰中出現對西方文明的反思[3]。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和梁啓超的《歐遊心影錄》成為討論的焦點。

1922年1月,《學衡》創刊,梅光迪、胡先驌、吳宓、柳詒徵在內的學者在《學衡》上發表意見,其作者多以國立東南大學為中心,亦有北京的王國維、陳寅恪、湯用彤等人參與,這些人又稱「學衡派」,其思想根源在歐文·白璧德之「新人文主義」。


十二、病象

生原,見於全部潛在之本力;

病原,則發於一時外感之事變。

病象,由中唐安史之亂始。

1、 社會與政府相行漸遠,王室與政府驕縱專擅。

2、 貧無賑,弱無保,其事不能全仰之於政府,而民間每苦於不能自振奮。

3、考科舉是為了個人富貴,「忘其義命」。(p26-28)

「病灶」:

(1) 蒙古之入主,一切政制,為急劇之退轉,益與後世中國以莫大之創傷。

從儒家史觀來看,蒙古入主中原當然是對傳統文明秩序的嚴重破壞。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元代的思想和經濟貿易相對自由,是中國進入甚至「主導」世界體系的一個關鍵點。可詳見杉山正明《遊牧民的世界史》。

杉山正明在沃勒斯坦「世界體系論」基礎上,發展出了以「中央歐亞大陸」為中心的世界體系理論,結合多語種的文獻,揭示了遊牧民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性,突破了漢文化中心論,提供了看待國史的新角度。

(2)明祖崛起草澤,征元政廢弛,罷宰相,尊君權,不知善為藥療,而轉益其病。

(3)清人入關,盜憎主人,鉗束猜防,無所不用其極,仍襲明制而加厲。「宋、明七百年士人書院民間自由講學之風遂熾。」

故中國政制之廢宰相,統「政府」於「王室」之下,真不免為獨夫專制之黑暗所籠罩者,其事乃起於明而完成於清,則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十三、民國之「病灶」

「民主共和」虛有其名,遠離社會實際。晚清以來社會力量薄弱,地方武人當道,缺乏西式「民主共和」之土壤。「悍於求變,而忽于謀安。」(p29-30)

民國時期對憲政和民主多有探索。孫中山意識到國人缺乏基本的論辯常識,議會里常常會打起群架。他便翻譯了一本小書《羅伯特議事規則》(Robert's Rules of Order)。他本人非常看重這本書。此書作者是美國將領亨利·馬丁·羅伯特。此書出版於1876年,蒐集並改編美國國會的議事程序,使之普及於美國民間組織,也是目前美國最廣為使用的議事規範。

十四、文化

民族之抟成,国家之创建,胥皆“文化”演进中之一阶程也。故民族与国家者,皆人类文化之产物也。(p31-32)

中國之生命力在「文化」,本質上是一個文化共同體。「華夏之古老常使我們忘記,中國其實多麼年輕」。受到「民族國家」理論的影響,現代中國起于梁任公之國族發明。民族乃「想象的共同體」,是歷代文化精英有意識加工的產物,而非血統之說。在中國,上層儒家知識分子以十三經為思想基礎,將歷史整理為整整齊齊的二十四史。兩者為「華夏文化正統」之基礎。

十五、著書緣起

昔有宋司馬光,以名世傑出之才,當神宗、王安石銳意變法之際,獨愀然以為未當,退而著史,既獲劉、范諸君子相從扶翼,又得政府之資助,晏居洛陽,設局從事,先後垂二十年而書成,以為可以「資治」,故名曰《資治通鑒》。其書衣缽沾溉於後世,至今不能廢。稍知從事於國史者,恣漁獵焉。(p33)


書成自記

國立北大「中國通史」課程講稿

「必先立一‘體’,乃能有所取裁。」

(對歷史脈絡須有瞭解,才能不迷失於歷史的細節。

史學、史才、史識。史學是知識,史才是文采,史識則重視義理層面,乃氏著最為精要之所在)


「秋後,學校又遷回昆明,餘以是稿未畢,滯留蒙自,冀得清閒,可以構思。而九月間空襲之警報頻來,所居與航空學校隔垣,每晨抱此稿出曠野,逾午乃返,大以為苦。乃又轉地至宜良,居城外西山岩泉下寺,續竟我業。而學校開課之期已至。昆明塵囂居隘,不得已,乃往來兩地間。每週課畢,得來山中三日,籀繹其未竟之緒。既乏參考書籍,又僕僕道塗,不能有四天以上之寧定。」

(著於戰亂之時,塵囂未定,成書大不易。讀之令人喟歎)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