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istie
Kristie

台大獸醫畢,貓咪暖暖的媽,喜歡閱讀。 #獸醫 #閱讀 #個人成長

《從讀到寫》讀後心得

閱讀與寫作,就是一切問題的解答。

在傳統教育體制下,我們被迫讀書、被迫寫作文,但你有想過閱讀及寫作對我們而言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嗎?《從讀到寫》這本書是在寫林怡辰老師將閱讀帶進校園、帶進教學、帶進孩子們的生活中的一本書,但我認為書中提到的觀念,其實值得我們每個人好好的思考:為什麼要閱讀?為什麼要寫作?

作者介紹

《從讀到寫》的作者林怡辰老師是一位國小老師,也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閱讀實踐家。怡辰老師在書中提到,她來自一個債台高築的家庭,從小家裡被查封、接到各式威脅討債的電話,她知道,唯有透過努力閱讀及實踐,才能翻轉自己的人生。她透過閱讀學習贏得獎學金來繳學費、透過閱讀堅定自己的信念,在不被所愛的人認可、不知道未來在哪裡的時候堅持前行。數學系畢業的她一進入教職就開始教完全不會的作文,也是透過閱讀來精進自己的教學模式。在怡辰老師坎坷的人生歷程中,閱讀就是一道光,不斷照亮前行的道路,也溫暖了來時路的寒冷

書本內容

《從讀到寫》這本書除了描述怡辰老師的背景外,大部分的篇幅是在紀錄她在一所資源缺乏的學校開始建立閱讀教育的過程。身為一位開拓閱讀教育的先鋒,要將本來不存在教育體制中的「閱讀」帶入課堂中已經十分困難,除此之外過程中還有來自同事、來自家長的不諒解,他時常被質疑「為什麼不好好教課程內容就好?」「成績才是最重要的,閱讀課外書有什麼用?」,因為閱讀帶來的好處是長期的,不是立即可見,因此更容易遭受旁人的質疑。但因為宜辰老師自己是最懂閱讀的好處的人,所以堅持前行,同時透過閱讀尋找解決眼前難題的辦法,最後將閱讀成功帶入了課堂,更爲學校建立了資源豐厚的圖書館,也讓孩子的成績有了顯著的進步。

雖然我們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像怡辰老師經歷過的逆境、也不是每個人都是教育人,但我認為這其中的確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也引發了我的思考,想要跟大家分享讀完這本書我對於幾個問題的思考:

  • 為什麼要閱讀?

  • 為什麼要寫作?

  • 該怎麼寫?

為什麼要閱讀?

閱讀有許多的好處,但對我而言,最重要的兩個好處是幫助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以及讓我找到解決一切難題的方法。

細想開始閱讀的契機,幾乎每次開始大量閱讀,都是因為遇到挫折。大二、大三經歷了一段情緒不穩定的時期,分手、課業壓力、社團壓力、家中的壓力等接踵而來,《Headspace 冥想正念手冊》幫助我調整自己紊亂的大腦、重拾生活的自主權;人生感到迷茫、沒有目標的時候,《與成功有約》、《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給了我思考人生目標的方向指引;身為一位獸醫卻因為自己常常「不務正業」而感到焦慮時,《原子時間》的作者就像是我的前輩,走出了一條路並大方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希望提升自己的閱讀與學習力時,《大腦喜歡這樣學》、《雪球速讀法》提供我了可以嘗試的辦法。其他諸如幫我解決睡眠難題的《為什麼要睡覺?》、在初入職場因為內向不知該如何是好時給我人際相處建議的《人性的弱點》,一次一次的幫助我解決了許多的難題。

除了「幫助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以及「讓我找到解決一切難題的方法」外,其實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如巴菲特、蒙格、比爾蓋茲、馬斯克、張忠謀等人)每天也都花幾個小時廣泛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而我們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就該向他們學習。其實,這些成功人士讀書,也是透過閱讀前人留下的資訊,找到問題的解答,是智慧不斷傳承的證據。這些事實對我的意義是,我們做選擇時可以以典範人物為標竿——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就去看看他們做什麼樣的事。對象可以是這些不間斷閱讀的成功人士,也可以透過閱讀直接與作者對話,以作者為我們的典範人物。透過書本,我們的思考不必再受限於我們的生活環境、受限於周遭的人,我們可以隨時向世界上最頂尖的專家們學習。

為什麼要寫作?

寫作的重要性到底是什麼?以前的我對於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強烈的認知,但因為我心目中的典範人物幾乎都有寫作的習慣,因此我認為寫作肯定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再加上看了這本書,因此就開始認真的思考為什麼要寫作。

從我自己出發的話,我認為寫作有以下三種功能:

  • 寫作可以促進理解

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看書、聽演講、看影片,我們都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要內化這些資訊,我們需要透過理解,才能使外界的知識變成我們能夠擁有的資訊。有兩種方式可以促進理解,一種是直接把吸收的知識套用在實際情境中,另一種就是以自己的話重新詮釋。寫作就是重新詮釋的一種方式,透過寫作,我們可以將吸收的資訊用自己的邏輯重新輸出一次,過程中可以再次檢視自己的邏輯是否有不通順或是有缺漏的地方,就可以加深自己對於新資訊的理解。

怡辰老師也在書中寫下這段話:

對我來說,閱讀後,實踐才最重要。我覺得重要的書,讀後一定筆記、思考,想著怎麼滲透到我的生活、我的日常,成為我的養分,成為嶄新的自己。其中,「寫」又是最重要的,最淡的墨水都比過最強的記憶。我書寫、用我的筆、我的腦,重新組合思考書裡的重點,導引到我一年中的每天,成為行動。

透過書寫加強自己的理解,再將這些已經轉化的內在知識實際應用在生活當中,就是寫作的價值。

  • 寫作可以記錄情緒、梳理思緒

當我們有情緒反應時,通常都只是感覺自己深陷某種氛圍中,如果沒有刻意的去分析與詮釋,那種感覺時常會無限被放大,但其實我們不會清楚認知到自己到底是因為什麼而感到感動、感到憤怒、感到沮喪。情緒是重要的線索,它反映了我們的價值觀、我們是不是用對方法來面對這個世界或面對自己。除此之外,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如果刻意的去寫出負面情緒的來由,其實很大一部分的情緒就會消解。「原來也就這樣」、「其實好像也沒那麼嚴重」,將情緒的來由梳理完畢後,其實很常會有這樣的想法,憤怒的種子就不再無限蔓延。

怡辰老師也在書中寫下了這段話:

我總覺得,長期使用文字的人會有一種魔力。那種真實面對自己、真實面對他人,利用文字凍結過去溫度、感動、痛苦的人,能自由地穿越時間,看穿時間的障眼法,看見人心的細微處與真價值,然後為自己、他人、未來,做出真正有價值的決定。

透過寫作記錄情緒,同時也是幫助自己了解情緒到底為何而來,能夠真正的、深刻的去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

  • 寫作是分享的媒介

寫作是一種對外分享的媒介。就像我自己很喜歡讀書、喜歡照自己的步調吸收資訊一樣,寫作也可以是我傳達知識、經驗給別人的一種方式。公開分享能讓「解決問題」的價值發揮得更大,分享這件事情除了可以練習自己的表達方式,也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傳承給別人,更重要的是在得到他人的回饋後我們可以進一步反省及迭代,因此「透過寫作來分享」對自己及對他人而言都是一個有價值的過程。

該怎麼寫?

怡辰老師在書中的一段話,引發了我很多的思考:我收到好多老師或家長的詢問,關於孩子的閱讀或寫作困難。但我先反問,您的閱讀,是「閱讀」什麼呢?是指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理解、閱讀品味,還是閱讀策略?您所謂的「寫作」,又指的是什麼呢?寫出感覺、寫出思考、寫出生活、寫出省思,還是寫出好成績和比賽優勝?

的確,閱讀及寫作能達到的目標有許多,我們在尋找解答前,應該要知道我們要問的問題是什麼。以我為例,現在我最常寫的長文章就是閱讀心得,因此我應該就要針對閱讀心得的撰寫去學習;有時候我會針對自己或他人的情緒做紀錄及反思,那我就應該要學習如何透過書寫梳理情緒。假如有人要寫的是學術研究相關的論文,那就應該針對那個方向去做學習。我們需要先知道自己的目標是麼,才去找到相對應的寫作方式。怡辰老師提到,他在教學上會先請孩子談自己想要寫什麼,再搜集相同主題的不同文章,比較看看,讓孩子在閱讀中覺察不同寫作技法的運用,最後統整內化成自己的寫作技巧。同理,我們除了尋找相關的寫作教學外,也可以閱讀後歸納,慢慢摸索出自己最喜歡的寫法。

結語

《從讀到寫》這本書裡面提到了許多怡辰老師的心法及實際的教育方針,我認為非常適合教育工作者閱讀;除此之外,一般人也可以從中省思閱讀及書寫的意義,以及思考自己能從閱讀及書寫當中獲得什麼價值,我自己讀完這本書之後,確實對於閱讀及寫作確實有更深刻的理解。不過書中就比較少提到實際的閱讀及寫作方法論,因此比較偏重於心法的學習,而非實際的閱讀及寫作步驟,如果需要實際步驟的聽眾,這本書可能就比較不適合。但整體而言,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地打動人心,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怡辰老師的溫暖及堅毅,也彷彿感覺得到閱讀帶來的光。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