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颜
解颜

教育,心理,历史

简介Scott Peck 的社群概念(上)

人与人之间能达到这样的交流和信任程度,这听起来美好得有点不现实,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关系的影子,比如一对关系比较融洽的夫妻,他们可以一定程度上容纳和超越彼此的不同,在许多问题上都能形成共识、一起为之工作;他们彼此之间也有安全感。这样的关系在好朋友之间、信任度非常高的同事之间也有可能。既然这些类似于社群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构建派克所说的社群就不是空中楼阁。

今年对我最有启发的书是派克  (M. Scott Peck) 的《不同的鼓声》 (The Different Drum)。派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畅销书《少有人走的路》 (The Road Less Traveled) 的作者。由于《路》的巨大成功,派克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作心理咨询讲座。在与成千上万人的交流中,他注意到许多人都缺乏社群 (community) 生活而又渴望这种生活。这让他开始思考如何创建社群的问题。他在1984 年创立了社群促进基金会 (Foundation for Community Encouragement),在全国各地开办社群培训班。他在1987年出版的《不同的鼓声》就是这些思考和实践的结果。下面的内容主要是对这本书的介绍,兼有一些我自己的引申,最后邀请对这种社群式交流有兴趣的人一起参与到建设社群的实践中来。

 

  1. 社群的定义

英文中的community一词涵义宽泛,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场合。派克对community (本文译为社群)的定义比这个要狭义一些。社群促进基金会网站对社群的定义是:

社群是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群体,不管其成员的背景如何不同,他们能容纳并超越这些差异;他们能开诚布公地、有效地交流;他们能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他们彼此之间有高度的安全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定义的内容:

首先,社群处理其成员之间的差异的办法是“容纳”和“超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即使是在有诸多共同之处的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其性格、兴趣、政治立场都可能差异很大,更何况在不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经济状况的人之间。社群的成员们承认彼此之间的差异,并且能找到在这些差异之上的共同语言。更重要的是,他们以彼此之间的差异为契机来发现自己认知和情感上的盲点,所以这些差异最初或许是交流的障碍,但最终变成了成长自己的营养,由此他们的生命得到各自独处时无法得到的提升。这是社群与其他群体的最显著的差别。

其次,成员之间的交流开诚布公而有效。交流的开诚布公意味着他们不必掩饰他们之间的不同。言者能无忌通常意味着听者不受用,所以交流的开诚布公要求听者必须愿意倾听。孔子的“耳顺”应该就是善于倾听的意思。交流的有效意味着成员互相之间的了解能不断加深、通向共识的路相对平坦,即使成员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个角度来看,社群成员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中文里的“诤友”,但社群成员之间不需要如生活中的诤友那样需要多年的互相了解和适应才能达到开诚布公和有效的交流。

最后,成员在社群中的安全感意味着他们可以放下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必担心自己在袒露心扉时会有人觉得自己愚蠢、自私、软弱、多愁善感,也不必担心大家会居高临下地给自己开出各种各样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药方。这是因为社群的成员是好的听者。

人与人之间能达到这样的交流和信任程度,这听起来美好得有点不现实,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关系的影子,比如一对关系比较融洽的夫妻,他们可以一定程度上容纳和超越彼此的不同,在许多问题上都能形成共识、一起为之工作;他们彼此之间也有安全感。这样的关系在好朋友之间、信任度非常高的同事之间也有可能。既然这些类似于社群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构建派克所说的社群就不是空中楼阁。

 

  1. 社群建设的四个阶段

上一节提到的在生活中常见的类似于社群的关系通常有几个特征:

首先,每个关系中的成员人数通常较少,比如夫妻关系是两个人。好朋友之间、信任度高的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很少超过五六个人。

其次,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些关系的成员之间经常有比较相近或相投的性格。

最后,这些关系的形成通常需要长期的交往,也需要每个成员不断调整自己。我们经常用“磨合”来形容这个过程。

派克在《鼓声》中讲得最多的社群的例子是他主持过的上百个短期培训班。这种群体的规模通常是几十个人,偶尔多达几百人,由一个主持人带领大家交流。时间通常是一天到几天。交流的内容类似于朋友之间的交流,比如大家各自谈困扰自己的问题、个人经历、感受等,由此开始互动。

显然,群体的人数越多、彼此之间的了解越浅,形成派克定义中的社群也就越难。彼此之间并不那么熟悉的一群人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建成社群?派克发现,他主持创建过的上百个社群虽然各有不同的特色,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共性。他总结了社群建设的四个阶段:

(1)伪社群。之所以把第一个阶段称为伪社群,是因为它从表面上看起来像是社群:成员之间一团和气,好像大家之间有许多的共识。派克说:“这个阶段的规则是:不说任何得罪人的话;如果某人说了什么话得罪了你、让你不快,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假装你一点也不在乎;如果看起来一场争论快要爆发,赶快转换话题,就像每个有经验的女主人会做的那样。” 在现实生活中,陌生人初见面的交流大都是这种状态。

派克观察到,这个阶段的一个共性是不少人会讲一些以偏概全的大结论。听者虽然不以为然,但出于礼貌隐忍不发。这样的交流没有深度。时间一长,纸里包不住火,大家开始发作,由此进入第二个阶段。

(2)混乱。在这个阶段,交流开始向纵深发展,一些成员开始直言不讳地说出与自己其他成员的不同意见。大家在这个阶段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别人开处方,叫别人像自己那样思考、信自己信的那些东西。大家用的标准句式是“你应该这样做、那样做;你不应该这样做、那样做”。这通常是出于好意,但会遭致听者的激烈反弹。

举个由一个基督徒和一个无神论者组成的群体的假想例子,在伪社群阶段时,他们大概会小心翼翼地避开宗教信仰的话题;到了混乱阶段,双方就撕下了礼貌的面纱,使尽浑身解数要转变对方的信仰。

唇枪舌剑的混乱阶段会让参加者感觉很不好,但这是在通往社群的路上比伪社群更进了一步的阶段。一团和气、没有冲突时,大家就很难看到问题的所在;有了冲突,大家看到了症状,解决的方法才有可能出现。有人认为传说中那些从未红过脸的夫妻并不是真实的模范夫妻,因为从未红过脸通常不是因为双方没有矛盾,而是因为至少其中一方在掩盖矛盾。我赞同这个看法。夫妻间偶尔的争吵不见得是坏事,因为争吵把问题放到了桌面上,这给了双方以调整自己的契机。当然,争吵不一定总是能导致每一方都改变自己;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每一方要履行对这个关系的承诺,不轻言拜拜。后面对此还有进一步的讨论。

前两个阶段的共同点是:每个人都认为我总是对的,而别人满是问题。两个阶段的不同只是掩饰和不掩饰。派克的观察是,社会中绝大多数的群体都是伪社群,因为它们一进入混乱阶段就四分五裂,就此散伙。

(3)放空。“放空”是相对于我们通常对他人的态度而言:我们总是装满了自己的成见,这是我们与他人进行开诚布公和有效的沟通的最大障碍。那么,要与人进行开诚布公和有效的交流,我们就需要放空这些成见。需要放空的东西包括:对其他人的先入之见;自己的道德优越感和智识优越感;自己对他人和对场面的控制欲等。

主持人引导大家进入放空阶段常用的办法是请大家静思。经历了混乱阶段后,静思给成员们以自观的机会,让他们觉察到这些交流障碍可能是来自于自己的各种成见,从而开始试着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他人与自己的差异。用派克的说法,成员们在前两个阶段是用“坚硬的目光”来看别人,即总是坚信自己完美无缺,总是想迫使他人接受自己的思维方式。从第三个阶段开始,他们开始用“柔软的目光”看其他成员:能看到别人的价值,也能注意到自己的盲区。

(4)社群。在这个阶段,成员们放下了自己的心理防线,能诚实地讲述自己的感受。其他人能专注倾听,并且不试图去改变发言者。成员之间形成了一个可以把许多不同意见成长为某种共识的交流机制。

仍然举那个由一个基督徒和一个无神论者组成的群体的假想例子,在放空阶段,双方可能都开始意识到,对方的信仰是有其一生经历作为后盾,不是自己一番逻辑推演就可以改变的,而自己可能是太居高临下了。这就有可能把他们的关系导入社群阶段。比如,他们可能会发现,虽然双方的宗教信仰不同,但在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上有许多共同语言。在这个阶段,他们并不讳言彼此的不同,但仍然可以无障碍交流,好像是乐队里两件不同的乐器,虽然弹奏的旋律不同,但是很和谐,并且能表达出只有一件乐器弹奏时无法表达出的美感。这就是派克对社群的定义中说的对彼此之间的差异的超越。

伪社群阶段和混乱阶段是群体的常见互动形态,很多人应该对此都不陌生。形成社群的最难的阶段是第三阶段“放空” – 这要求人改变自己,而我们都喜欢改变别人,不喜欢改变自己。

派克认为,一个群体要想成为社群,需要其成员们在开始时就作出一些承诺 (commitment)。承诺的核心是:不管在交流中出现如何让自己不舒服的情形,坚持参与下去。如果能守住这个承诺,他在不喜欢自己听到看到的一些东西时,就会愿意诚实、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尽量少扣大帽子、下大结论。他也就会愿意仔细倾听他人的反馈,在有话触到自己的痛处时,给自己一点时间消化。

人都有很强的思维定势、过分的自信、很快下结论的倾向、敏感的自尊心等。把两只骄傲的公鸡放在一个笼子里,其剧情的发展可想而知。人的这些习惯很难被别人改变,可能的改变只能是出于自觉自愿,并且要花漫长的时间。社群就提供了一个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为契机来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派克把将一个群体建设为社群的过程比喻为将一块看起来跟普通石头差不多的璞玉打磨成玉璧的过程,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每个人本来都有高贵的价值,但由于他们充满了成见 (英文中的表达是 full of themselves),由他们组成的群体经常显现不出来这些价值。通向社群的打磨过程有许多的痛苦 – 人要改变自己是很痛苦的事 – 但其结果是闪耀着最美丽光泽的玉璧。前面提到,我们把夫妻关系达到融洽的过程称为 “磨合” – 这就是璞玉打磨成玉璧的过程,是双方履行了对这个关系的承诺、愿意改变自己的结果。如果任何一方完全拒绝调整自己,关系将很难维持下去。

上文提到的日常生活中那些类似于社群的人际关系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而派克主持的那些培训班在一天到几天内就可以成为社群,其不同在于:前者的成员履行承诺和改变自己大多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许多时候是并不情愿,但出于自己对这个关系的承诺而必须去做;后者则是成员们在刚开始就作出有意识的承诺,并对互动中将要发生的很多崎岖不平有心理准备,所以就会走得顺利一些。

我们都很熟悉的另外一种群体是组织 (organization)。我们受雇的那些群体,如公司、政府机关、军队、学校、非营利机构等都是组织。社群与组织有几个显著的不同:

首先,组织是自上而下的层级结构。不同意见出现时,最终的解决方式靠领导的权力。也就是说,组织靠权力来压制成员之间的差异。社群是去中心化结构,没有领导,或者用派克的话来说,每个成员都是领导。这也要求参加者们的另一个承诺:对群体中发生的情况有一种主人翁意识,不要总是指着主持人或其他人来设置方向。可以给社群与组织的这个不同打个比方:在一个十字路口,如果大家都直接驱车通过,不避让其它车辆,会出无数的车祸。组织对此的处理办法类似于红绿灯,是用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力来指挥大家的行为,而社群对此的处理办法类似于环岛,每个车都自觉踩一点刹车、转一点向,所有的车都能顺利通过。

其次,组织的主要目的通常是做事,其中的个人只是做成某些事情的工具。社群的目的则是个人的成长,做事只是要达到这些成长所借助的一些手段。

最后,组织是排他的,只吸纳那些能满足组织的特定需要的候选人。社群是包容的,原则上每个人都有资格进入,除了极个别的特殊情况(如某个成员被多数成员认定对社群确有恶意)。这要求参加者们承诺不要经营小圈子(即不把其他成员排斥在外);也不要不辞而别(即不把自己排斥在外)。

组织基本上是被利益驱动,而利益是所有人都理解、所有人都需要的东西。社群的建设则不同,其一个必要条件是参加者愿意改变自己,这是很多人不情愿做的事。所以,虽然社群成员之间能达到的交流深度远高于组织成员之间,社群恐怕很难完全替代组织的社会功能。组织应该是更适用于物质社会中的高效率运作,而社群更适用于精神交流。

一个社群的存在时间可长可短。派克主持的培训班通常只是两三天。如果一个社群的存在时间很长,成员们的老的思维习惯会经常杀回马枪,迫使社群的交流方式退回到混乱阶段或伪社群阶段。这时候就需要成员们重新放空自己。派克的观察是:很多社群在重新回到放空阶段时会卡壳,然后散伙。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