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克实
姜克实

日本近代史专攻。日本冈山大学名誉教授。從事日中两方战争档案史料的学术考证。以正学术风气,留真相于青史。

小国主义与大国主义

在日本,有些人称我为“小国主义”研究的专家。似乎有些夸张,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因为我是石桥湛山(1884-1973)研究者,而石桥,在日本若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是一个有名的小国主义论者。在百家争鸣的今天,小国主义论并不为鲜见,可若能主张在战前,可谓价值连城了。石桥的小国主义之可贵就在于此。出现在举国一致的大日本时代。

在今天,趋向和平的小国主义常和“反战”思想、“反帝国主义”论相提并论。也有人干脆说它是一种“外交论”。可我想这种政治的美化恰恰遮掩了石桥思想的光辉。固然,石桥从1910年代就是一个反战、废除军备论者,主张放弃日本的殖民地和特殊权益。但实际上,他的真本领却不在于此。战前作为一名经济评论家,他的小国主义的妙意,更在其经济论中。

日本近代化的最大命题,可谓能否克服“国土狭窄,资源贫乏,人口过剩”之意识,因这种危机认识的普遍存在,才是滋生帝国主义的土壤。又想近代化,又不具备启动条件,所以只能到海外去寻找。侵略、扩张在此被称作自我生存之计。诸如“生命线”、“生存权”、“特殊权益”等,即从此滋长。不解决这个命题,反战、反帝论再彻底,也不过是一场空言。

石桥的小国主义,就是从经济理念,方法上给日本指出活路的理论。一句话,很简单,就是“以人为本的国内生产力发展论”。不要到海外侵略,也不要什么殖民地,靠人的头脑,勤劳在国内努力,日本人肯定能吃饱饭。石桥的口号就是完全就业。当然,这种方法还需要国际贸易、世界分业经济为媒介,需要国际和平的保障。有点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正是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的方法和理念。维新后,日本搞了大半个世纪的扩张侵略,使上千万人丧生,换来的只是一场败战。把近代化富国强兵的老本赔个精光,只剩下四个岛,和8000万饥饿的人口,被逼的不得不走小国之路。大国主义终将败国,这是近代日本侵略膨胀带来的教训。血的教训。

提起高度经济成长,中国学者都将其归功于池田勇人(1899-1965),实际上在战前就指出这条路,在战后又使之成为国家经济理念的设计者和绘图师,正是石桥湛山。当过大臣,也做过几天首相。所得倍增计划之蓝本,即出石桥通产大臣时代。

到此,大国主义和小国主义的概念已经很明确。不在国之大小,资源人口多少,且在以民为本还是以国为本的立国方针中。靠人的智慧,劳动创富是小国主义,靠资源、领土、国权发展的是大国主义。从此概念可以说,改革前的中国是大国主义,改革后走的是小国主义之路。判定材料在“人”的可能性,积极性是否能尽情发挥,贵重的劳动是否被充分利用。毛泽东的时代,什么都靠国家、靠领导,政府大张旗鼓的搞政治、做计划,而下野的百姓却死气沉沉。谁也不努力,也不能努力。一切都交给了国家、党。连个人的命运都拴在国家权力上。而改革之后,没有靠资源,也没有靠领土,靠的是经济的自由,是出于向上本能的,社会底层人间焕发出的强大动力。如同战后复兴期的日本。

战后日本人进行了反省,放弃了大国主义。我想,至小康有余之境,中国也有进行历史反思的必要。不要去追求什么大国模式,也不要杨威耀武。航母,火箭,挥霍的是国民血肉,换取的是世界危机。看看今日的贸易战争,争权称霸,到底谁有所得?一世纪半前的美国梦,是个人的努力之梦,劳动之梦,成功之梦,而今日的中国梦,一带一路,其政治含义到底在指向何方?国大,强权的结果,带来的只能是个人权利的限制,利益的消减。且记住石桥湛山的名言,“只要人人有工作,景气就一定向好”。大国主义绝不是中国的救世主。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