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 talk
JK talk

既然煩惱無盡,那就以化解眾人煩惱為大願吧!在一個偶然的機遇裡,發現自己特長,能夠洞悉每個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然後透過對話幫助人們放下心中的煩惱。深信沒有煩惱才是真正的快樂。希望透過文字與故事的傳達與更多朋友們一起發現生命中的解答。

八月十五轉生石~山中無歲月

小石頭依稀記得,似乎是從一歲開始,他有記憶味道的能力。母親的乳汁是濃郁香甜的、母親煮的米湯有種春天陽光的味道,母親炒的青菜有種夏天下過雨的清香味,母親做的麵餅有種秋日下午夕陽的餘溫,母親煮的蘿蔔湯有種寒冬裡溫暖。小石頭每每在廚房跟著老典座做飯時,都會從每道飯菜上找到對母親的記憶。有時禁不住想哭,仍會強忍著,帶著微笑為眾人繼續準備飯菜。

小石頭來到山上的寺院生活一轉眼就過了五年。這五年來,他跟著寺裡的僧人一同生活,一同學習,幫忙照顧前來避難的大眾。寺裡的老典座(負責煮飯做菜的寺院主管),在初見到小石頭那天就發現他手腳勤快,待人親切,於是就把他留在身邊學習煮飯做菜的本事。

寺裡的米飯、蔬菜的來源主要是靠山下各地村落居民的供養,一部份則是僧人日日的勤勞耕作而來的農收。有時糧倉裡的食物不足時,老典座也會帶著眾人,到山上採些野菜野果,暫時充飢應急。他發現,只要來到山上的小溪旁,小石頭就會特別開心,竟然十分熟門熟路的,可以溪澗裡四處奔跑,然後就能帶回許多野菜、蔬果等等食物。「這孩子就好像是這座山裡長出來的一樣。」老典座自言自語的說著,似乎也很高興看到小石頭開心的模樣。

眾人的日子過的也許艱難,卻也在寺方住持的帶領下,能互相扶持度日,在物質匱乏的生活景況下,內心還能自在滿足。還好的是,山下的戰火似乎沒有繼續蔓延,讓大家得以暫時偏安過日子。

小石頭在老典座的教導下,除了學習煮飯做菜,也開始學習讀書寫字。一開始老典座要求小石頭要確實記錄眾人供養的食物,每一項都要條列明細,要小石頭記得這裡的一飯一食都是眾人的努力而來。要懷著感恩的心來料理每項食物,不得有一丁點浪費。於是小石頭慢慢學會寫字、記帳,還記得要把眾人供養的名冊,拿到寺裡的大殿上,讓負責早晚課誦的僧人們,祈福、感恩,回向。

大庫院,僧人用餐的場所。相門來源:永平寺官方網站

小石頭依稀記得,似乎是從一歲開始,他有記憶味道的能力。母親的乳汁是濃郁香甜的、母親煮的地瓜湯有種春日下田裡的味道,母親炒的青菜有種夏天下過雨的清香味,母親做的麵餅有種秋天午後夕陽的餘溫,母親煮的蘿蔔湯帶給他的寒冬裡溫暖。小石頭每每在廚房跟著老典座做飯時,都會從每道飯菜上找到對母親的記憶。有時禁不住想哭,仍會強忍著,帶著微笑為眾人繼續準備飯菜。

「為什麼人會有戰爭?」小石頭對著老典座問。這一年小石頭十三歲了,開始對生命裡的種種產生更多的疑問。老典座回答:「因為人有恐懼啊!怕不夠吃、怕不夠用,無法好好溝通,就敗給內心的恐懼,只能發動戰爭帶來更多傷害了。」小石頭心裡不解,卻又不知從何問起。雖然寺院裡的食物常常不夠吃,可是大家互相忍耐一下,好像也就度過了。這讓他同時想到了,住在寺院附近的老先生,大家都叫他又吉桑,常常會主動把自己的農作拿給寺院,明明他自己也經不夠吃,可是卻總是要寺院拿他的食物去照顧眾人。還常笑說,他一個人而已,餓不死的。後來小石頭才知道,原來又吉桑有三個兒子,都被抓去當兵了。他的妻子因為傷心過度,幾年前也病死了。又吉桑將妻子的牌位供在寺院的祠堂殿裡。據說有次,寺裡的住持看到又吉桑在祠堂殿裡跪在地上痛哭,不斷地向已逝的妻子哭訴,說著自己無能,無法照顧孩子與家人等等話語。只見住持當下,也與他一同跪在地上,禮敬菩薩後,便轉身向又吉桑說:「雖然你的家人離開了讓你很痛苦,但是你可以把眾人當成家人來照顧。你跟我來,我帶你去一個地方。」又吉桑擦乾眼淚,跟著住持來到齋堂,看著眾僧人與大眾,吃著簡單的餐食,臉上卻充滿感恩與喜悅的表情。又吉桑明白了住持的用意。

從那天起,又吉桑成了寺院裡的常客。有時農忙時,寺院裡眾人還會前去又吉桑的田裡幫忙。這當中最勤快的無非是小石頭莫屬了。這一老一少,竟也成了莫逆之交。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